英倫微風

記錄生活,追憶歲月,抒發感想,分享心得。
博文
現任首相蘇耐克最近出人意料地宣布提前大選,日子就定在七月四號,巧合了美國的獨立日。作為執政方,在大選時間選擇上保守黨占有優勢,有權選擇提前或者適當推遲大選。蘇耐克此舉是有著他的小心思的。保守黨上台的十四年,英國各方麵都在走下坡路,雖然這是脫歐的後果,也是受新冠、俄烏戰爭等全球大環境的影響,不是他們能左右的,可是英國老百姓顯然不這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2024-06-04 08:19:01)

今年英倫的春天扭扭捏捏,姍姍來遲。久盼的豔陽仿佛在跟人們捉迷藏,露一臉兒便躲進雲層裏不見了。四月下旬從國內返英,一下子從暖意融融的故國,穿越到了寒意未盡的英格蘭,也就更加令人渴盼春光。 返英之初,趁著印象的鮮明勁兒,寫下了一些有關中西差異之對比的文字,後來看到不少博主對此有著種種客觀陳述,和我的體驗相近,恐怕自己的文字也沒有什麽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9)

失去諾爾城堡的薇塔一直想找到一個可以做為“家”的定居之地。在一次訪友時,朋友介紹附近有一處廢棄農場在出售。當薇塔看到那個用紅磚砌成的塔樓,一下就愛上了這裏,這個塔樓是伊麗莎白一世時期保留下來,寥寥無幾的古董建築之一。 西辛赫斯特城堡花園(SissinghurstCastleGarden)始建於十六世紀中期,和薇塔祖宅叫house,實則是castle不同,這裏名曰castle,其實並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薇塔·薩克維爾-韋斯特(VitaSackville-West,1892年3月9日—1962年6月2日)是一位英國作家、園藝家。她是一位成功的小說家、詩人和記者,也是一位多產的書信作家和日記作家。她一生出版了十幾本詩集和13部小說。她曾兩次獲得豪森登獎,1927年因田園史詩《土地》,1933年因《詩集》。她也是同性戀人弗吉尼亞·伍爾夫的作品《奧蘭多》主角的靈感來源。 1946年至1[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讀了思韻在王府征文裏,關於她在中學化學課上如魚得水的記述(我最喜歡的一門學科-博客|文學城(wenxuecity.com)),讓我回憶起自己在高中化學課上的一次傻氣十足的尷尬時刻。說起來,我的化學課成績還是不錯的,是我在當年北京市中考時七門科目中,除了數學之外的唯二滿分。我們高中的化學老師是一個特別有個性的老師,嘴角常常帶著戲謔的微笑,偶爾說的話有點兒小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1)
(2024-03-18 13:04:52)
剛剛過去的周末,我在二十四小時裏享受了一頓三道菜的電影大餐。趁著印象清晰之時,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 周六晚上在電視上看了夫子特意給我錄的《OtherPeople’sChildren》,周日和夫子在影院裏看了《Cabrini》和《WickedlittleLetters》。三部影片三種風格,不同時代、地域的故事,卻都是講述女性的生活,分別體現了法國、好萊塢和英國電影的不同風格,在我看來都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2024-03-16 10:24:24)
我是在北京海澱的一所中學讀的初中。初一第一堂英語課,在一眾毛孩子們好奇的期盼中,一個身材高挑,骨架不小卻很苗條的女子,靜靜地飄然走進教室。身著一條長及腳踝的黃底兒碎花裙,鮮豔卻又十分雅致,一下子就吸引了我。雖然當時並不懂什麽時尚,但女老師的這身打扮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頗為驚豔,那可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呀,雖然大街上人們的穿著已經開始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6)
(2024-02-29 09:29:45)
我當年開博是因為兒子上大學以後,為了避免空巢的失落感,讓自己更充實起來。及至後來有了諸多愛好,竟然覺得時間不夠用了,恨不得一天能有48小時,博文就寫得少了。時間過得太快了,兒子今年就要畢業了,大學六年的美好時光收獲多多,就要走上工作崗位,迎接新的挑戰了。翻出當年寫的一篇短文,發在這裏,以資存念。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7)
(2023-12-22 06:20:44)

餘光中先生曾說:何以解憂,唯有獨遊。而我要說:何以解憂,唯有山水。其實這兩個觀點並不衝突。先生講獨遊是側重強調出遊的方式,然而獨遊的實施對象最終還要落實到山水景致上來。所以把我和先生的觀點結合起來就是,何以解憂,獨遊山水之間爾。人生自古誰能無憂?現代人久居鋼筋水泥的叢林,越來越疏離大自然,周遭充斥的是喧囂繁雜,精神上就容易浮燥不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0)
(2023-12-20 07:32:43)

我最喜歡的日子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來吧, 讓我編織你們,用青春的金線, 和幸福的瓔珞,編織你們。” 王蒙的這首青春頌歌伴著我們這一代人長大。年輕的活力,青春的無畏,對未來的憧憬。。。想必這些年我們每個人的經曆,都猶如一部電影,演繹了我們萬歲的青春。 然而歲月不曾為任何人駐足,三十年恍惚一瞬。當年意氣風發的我們,如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1)
[1]
[2]
[3]
[4]
[5]
[>>]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