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曲終個不見,月轉花梢

誤人猶是說聰明。成陰結子後,記取種花人。
博文
小序:唐代高適的“燕歌行”28句用了5韻,兩句一換很常見。高適就是燕人,“燕歌行”實際就是燕趙民間敘事曲演化來的,最早采用這個民間曲調寫入文學史的是曹丕。高適《燕歌行》 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禦史大夫張公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選自奧匈帝國作曲家雷哈爾作曲的、世界上最著名的輕歌劇“風流寡婦”。這首女高音獨唱是維也納愛樂樂團旗下的新年音樂會等音樂會上上經常可見的曲目。 演唱:鹿野薇念 配樂版: 清唱版: 維利亞是日耳曼的山間女神,象阿爾忒彌斯(戴安娜)那種高冷型女神;這首歌大意是青年獵人與女神相遇,勾起女神相思病,這首歌的情景大致類似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10-23 14:32:42)
菩薩蠻
撲撲雪換輕煙雨,
長街如鏡行多趣。
春信自白鷗,
燕遲唯剪愁。愛它新綠早,
脈脈含情好。
青麵靨紅妝,
琉璃苔上霜。【定格】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中仄仄平平(韻),中平平仄平(韻)。中平平仄仄(韻),中仄平平仄(韻)。
中仄仄平平(韻),中平平仄平(韻)
又名《子夜歌》、《重疊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前言:六朝風格的行歌,要麽帶有樂府民歌那種質樸、赤裸裸特點,要麽辭藻與意象華美之外,還帶點玄學特征。這篇習作也是戲作,仿第二種風格。北國歲晚行樂歌蒼茫天地雪,淼淼銀波月。沉吟卷丹碧,一夢金犀趐。
乘槎窺魏王,林下見子都。高台祈上蒼,寒天凍箕鬥。
翌秋選紅葉,珍藏又經冬。紅葉載吟詠,流觴七子家。
若非鬥牛氣,哪堪帝子貞?暮鼓複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10-23 14:04:00)
午後大餐罷,急急上火,牙床高,連飲冰水,服阿斯匹林,慢火熬綠豆,順手寫在一張美麗的餐巾紙上。上下片換韻,填完,灼痛竟好了大半,豆湯尚溫,藥力乎,文學之力乎,格物致知,萬般趣味可入詩詞。南歌子牙疾小恙
煮豆當煎藥,清心沸焰活,桃腮失卻杏頰托,萌智新茁牽動亂煩多。
饕餮權回夢,尋冰片懶嚼,輕寒稍助靜心訣,猶喜枝柯輕顫雀腰約。【南歌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深秋的故事 作詞:張棗 作曲、演唱:鹿野薇念
向深秋再走幾日 我就會接近她震悚的背影 她開口說江南如一棵樹 (我)眼前的景色便開始結果 開始迢遞; 嗬,她所說的那種季候 仿佛正對著逆流而上的某個人 開花,並穿越信誓的拱橋 落下一片葉 就知道是甲子年 我身邊的老人們 菊花般的升騰、墜地 情人們的地方蠶食其它的地方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初步給喜多郎這首曲子填了詞,改編成歌曲,自己唱來。
作曲:喜多郎“孫文與慶齡(1997年港片SoongSisters宋家皇朝插曲)” 作詞:鹿野薇念 永恒的心 天地之間聽驚雷,勇士的理想;
天地之間聽驚雷啊,純潔的愛戀; 春寒料峭,爐火映紅,
幾度蕭瑟,幾回風雨?
執子之手,相伴相行啊,
死生契闊,無怨無悔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先來我們這代古典樂迷心裏的同世代女神----JuliaFischer茱莉亞·菲舍爾。這位嬌小靦腆的日耳曼金發女郎跟上一世代的弦樂日耳曼女神安妮-索菲·穆特一樣都是童年成名,二十出頭就成為德意誌著名音樂學院的大教授(按照德國大學教職等級為C4級別)。但是她有一個當代隻有極少數其他古典音樂演奏家(比如荷蘭籍的小提琴家、指揮家、鋼琴家安德烈裏歐;我們熟悉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專題的最後一集我專門留給傅聰先生和肖邦、德彪西。我認為,他是當今在世的鋼琴家裏最理解肖邦的人--那個程度已經到了莊生與蝶不分。他要再現的是肖邦生活時代的肖邦。傅聰先生偏愛的曲目,用今天的大白話來說就是“詩和遠方”。不多說了,聽吧。成名作,馬祖卡船歌夜曲的兩個版本傅聰先生精選的德彪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關於陳歌辛、陳鋼父子兩代作曲家的紀錄片陳鋼親自演奏父親陳歌辛的作品“玫瑰,玫瑰,我愛你”劉詩昆伴奏的夜上海陳鋼的協奏曲裏其實我更愛“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幹”和這曲“苗嶺的早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