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曲終個不見,月轉花梢

誤人猶是說聰明。成陰結子後,記取種花人。
正文

朝鮮半島暗流洶湧,中華何往(連載5-6,原創)

(2016-11-07 06:30:23) 下一個
韓國總統樸槿惠親自到德國取經,2014年3月26日,出訪德國。
  樸槿惠出訪德國期間,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了首腦會談,學習和借鑒德國統一的經驗。會談後,召開了聯合記者招待會,樸槿惠表示,“德國已經實現統一,實現融合,從這一點上對韓國來說是朝鮮半島和平的模式”。並具體提出,“充實統一部和德國內務部韓德統一谘詢委員會活動”,“構建統一經濟政策合作網”,“為共享德國統一過程的外交經驗、戰略而組建韓德統一外交合作谘詢委員會”。
  26日,樸槿惠訪問柏林市政府,她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柏林是給予我們統一希望的城市,我非常羨慕柏林市民的自由往來”,“與實現經濟發展和統一的德國共享優秀經驗並獲得幫助是這次訪問的主要目的之一”。
  3月28日,在德累斯頓訪問時,樸槿惠提出了實現和平統一的三大構想:構建民生基礎設施以實現韓朝共同繁榮,優先解決韓朝居民的人道主義問題,恢複韓朝居民之間的同質性。
  德國之行表明樸槿惠已經把統一作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標,並采取持續的措施不斷地推進著統一。
 
  新年伊始,韓國總統樸槿惠積極回應了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新年賀詞中的希望朝韓首腦會談的呼籲。
  2015年1月6日,樸槿惠在青瓦台召開的新年第一次國務會議上表示,希望朝鮮盡快重返韓朝對話與合作平台,為實現朝鮮半島和平統一展開實質性協商。樸槿惠稱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新年賀詞中“對南北對話和交流方麵表明了比以往積極的態度”。韓國統一部當天也發表聲明,敦促朝鮮盡早同意對話,強調會談可以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縛,不設任何先決條件,任何話題都可以談。
  這一切,說明韓國為統一正在努力地前行。
  
駐韓德國大使馬費爾(Rolf Mafael)認為,因為德國當年統一時同樣麵對了無數複雜的議題,故德國可以為兩韓提供許多經驗。德國本身有很多相關的經驗,麵對過很多有關統一的複雜議題,因此可以提供莫大的幫助。德國聯邦經濟及科技部及韓國統一部自2010年起合作設立了一個商討統一問題的機關,目前已會麵了4次,議題主要圍繞德國經濟、貨幣及社會聯盟。其他的議題包括東西德的軍隊合並、私有化、政黨資源管理、大型的籌劃以及東德居民財產重新分配的問題。
韓國的其中一個主要憂慮是統一所帶來的經濟重擔。很多人憂慮這將會影響到韓國人的生活水平。但是中期和長期來說,統一所帶來的政治和經濟效益將遠遠超過它所帶來的負擔;隻是,很多人也忽視了這一點。整個朝鮮半島的生活水平會一起提高,尤其是在北方;統一後他們將有一個7千5百萬人的市場,雙方可以互補經濟不足,那經濟潛力可不容小覷。統一的效益明顯會超過最初的負擔。和平本身亦會為政治和經濟帶來巨大好處--光想想在軍事支出上可以省下多少就會明白。
 
有些人認為中國實際亦如美、日、俄一樣願意看到朝鮮半島維持目前的分裂局麵,認為這樣對中國有利。其實不然。中國明示希望朝鮮半島統一,不僅出於國際道義,而且也出於其本身之利益。但是從地緣政治以及曆史經驗看,中國又希望統一後的朝鮮半島在中、俄、日、美四大強國中,以我國為首選依傍的後盾。
1. 曆史經驗證明,朝鮮半島處於統一時,中朝關係就會穩定而友好,中國的東部安全就會得到保障;朝鮮半島處於分裂或動蕩時,中國安全就會受到威脅,甚至被拖入戰爭。
近代曆史開始以後,東北亞地區爆發四次大規模戰爭,中國被卷入,遭受莫大損失,而這四次戰爭都與朝鮮動蕩和分裂有關。第一次是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放棄中朝宗藩關係,並對日割地賠款。第二次是1904年日俄為爭奪朝鮮爆發了戰爭,戰爭是在中國領土上進行的,中國東北遭戰爭蹂躪。第三次是1931年開始的抗日戰爭。當時朝鮮已被日本吞並,朝鮮成為日本入侵中國的前沿陣地和戰爭物資、兵員的來源地和集
朝鮮半島實現統一後,首先,美國在韓國駐軍就失去理由,民眾也不會接受自己的土地駐有外國軍隊的現實;其次,南北間的結地。第四次戰爭就是1950年的朝鮮戰爭。中國為此付出數十萬人的犧牲。這四次使中國遭受巨大損失的戰爭,皆是因朝鮮失去自主,或被分割、被占領所致。
 
2. 朝鮮半島實現統一可排除其餘大國勢力對這一地區的幹預,東北亞局勢將趨於穩定。
軍備競賽也就不存在了,各大國欲參與朝鮮半島事務,隻能是通過建設性的經貿關係,而不是集團政治和軍火交易;再次,朝鮮半島將曆史性地成為自主自為力量,同各大國建立正常的平等關係,東北亞局勢將會趨於穩定。中國的和平發展需要這種良好的周邊環境。
 
中國最近提出振興東北的戰略構想,朝鮮半島的統一和繁榮將會成為實現這一戰略構想必不可少的外部條件。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更加積極地推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平衡發展同半島南北雙方的友好關係。
1992年8月中國同韓國建交,標誌著中國在半島問題上不再以意識形態劃線,不搞集團政治。至今中韓建交僅十餘年,但兩國的經濟合作發展極為迅速,同時政治、軍事、文化方麵的合作也有長足發展。中國積極促成了三方會談和六方會談,為通過外交途徑和平解決朝核危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可以相信,在朝鮮半島走向統一的進程中,中國也將發揮同樣的作用。
 
 
 
可惜,中韓的理想很豐滿,金家王朝在北部營造的現實很骨感。
一個時期以來,朝鮮接二連三地向國際社會炫耀武力,發出戰爭叫囂,例如2009年的“天安號”事件等,堅持宣稱:一旦戰爭爆發,朝鮮將兵發韓國,趁機完成“統一祖國大業”。
物是人非,朝鮮不是東德,韓國也不是西德,朝鮮半島的統一絕非像拆除柏林牆那樣簡單。
 
2014年朝鮮外務相李洙墉在美國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期間,會晤潘基文並轉交金正恩的密信。會晤期間,潘基文對李洙墉的到來和轉交這封信表示感謝。
 
李洙墉表示,朝鮮願意與國際社會討論朝鮮的人權狀況。他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會議時表示,實現朝鮮半島南北統一的唯一方式是按照邦聯原則兩大體製共存,其他方式都是不現實的。
 
李洙墉在紐約聯合國第69次會議框架內的政治辯論中指出:“韓國應該放棄有關朝鮮半島統一的不現實方案的言論和想法。統一的唯一可能方式是邦聯,也就是南北體製共存。”
 
按照目前金三提出的實質是金家王朝保留既得利益的邦聯製統一方案,朝鮮半島的統一對於中國來說都是一場噩夢。中國的這個窮鄰居將會更加有恃無恐,威脅東北亞的安全;那時美國定會合理合法地在中國的圖們、丹東、集安、和龍等邊境城市對麵建立軍事基地,完成對中國的東北亞包圍圈。知名的高盛公司曾報告表示:朝韓若統一,40年後朝鮮半島的經濟實力或將超德國、日本。
  宋誌鋒先生經過對半島問題的多年研究,就當前朝鮮狀況指出:虎父無犬子,微笑迎嘉賓,朝美一家親。
  宋先生指出了二點:
  1.金正恩對統一充滿歡喜心;
  2.金正恩對與美結盟充滿歡喜心。
  金正恩的祖輩和父輩——金日成和金正日,執行的外交政策主要是倚靠蘇聯,和中國友好,與美交惡;金正恩上台時,蘇聯不複存在;金正恩政權堅持“經濟建設和核武力建設並行路線”,多次進行導彈發射和核試驗。在朝鮮是否棄核等問題上,金正恩政權與中國的關係漸行漸遠,以至於進入目前實質性的惡化階段。
  朝核問題始於1993年,國際社會為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進行了持續的努力。金正恩上台後,繼續堅持發展核武,在2013年,朝鮮不顧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大國的反對,進行第三次核試驗。之後,聯合國安理會於當年3月7日一致表決通過新的決議,進一步製裁朝鮮。
  中國政府也對朝鮮進行了相關的製裁,從而結束了朝鮮長期以來對中國的核綁架、核敲詐。中國製裁朝鮮主要在兩方麵:一是停止糧食援助。朝鮮目前人口2414萬人,每年的糧食缺口在100萬噸左右,中國停止了以前無償援助的50萬噸左右的糧食供應。二是掐斷對朝鮮的石油供應。朝鮮的石油供應幾乎全部來自於中國,每年約50萬噸左右。自2012年2月以來,中國首次未向朝鮮出口原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