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兒

用文字留住歲月的芬芳
個人資料
迪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23-05-03 10:38:11)

在國內時,我從弟弟的手機中,拷貝了過去三年中,爸爸所有的照片。最後的幾張,是他離世前兩天,弟弟隨手拍的。爸爸離去之後,我匆匆看了一下,不忍再看第二眼,因為,我從爸爸的氣色上,感受到強烈的死亡氣息。 今天,我再次打開相冊細細端詳。爸爸坐在床上,靠著背後的牆;他的一隻手放在身前的小桌板上,一隻手放在胸前;爸爸雙眼微閉,近兩年,他的視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2)
(2023-04-26 16:18:50)

爸爸走了,沒有等我。他是心疼我不想讓我受累,還是知道我做不到媽媽弟弟一般細致體貼,不想為難我。總之,我不再有機會孝敬他了。 爸爸是在去年的最後一天走的。那天上午我電話回家,吵醒了還在睡覺的弟弟,弟弟說,媽媽出門取快遞了,他在補覺。爸爸鬧了一夜,他守了一夜。我問,血氧儀收到了嗎,有沒有給老人測一下。他說,早上剛剛測過。媽媽的90多,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4)
(2023-04-23 18:02:38)

去年年底,中國在沒有絲毫準備的情況下驟然開放,引發慘烈的疫情海嘯,我在國內的親友,幾乎沒有不中招的。我的爸爸和舅舅,兩個風燭殘年的老人,留在了這場恐怖的災難中。親曆過這場劫難的,無不膽戰心驚心有餘悸。縱使是無條件擁護政府的人,也無法理解如此不計後果的突然開放。 弟弟一直很疑惑,一家人都很小心,也不知道是在哪裏染上的,甚至不知道是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7)

大年初一的夜晚,我將啟程奔向闊別三年多的,正在經曆疫情海嘯的故國。周末晚間,以擁堵著稱的機場高速暢通無阻,到機場的時間大大提前。和老公相擁道別,麵對為期兩個月的別離和日漸陌生的故鄉,我感到絲絲的不安和些許的不舍。思緒渙散之間,他已經鬆開了環繞我的雙臂,準備撤了。目送他的車消失在車流中了,從這個點開始,我要獨自應對前路上的焦慮和壓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7)
(2023-04-12 14:18:12)

之前兩個周末很忙,忙著追野花。我曾經最愛亭亭玉立的荷花和暗香浮動的金桂,她們的倩影,總是和我那些遠去的青春碎片交織在一起,或明或暗,似真似幻。但現在,我最愛鋪天蓋地轟轟烈烈的加州野花,尤其鍾愛火紅色罌粟花,她的頑強,她的溫暖,她的自由,是我現在想要的人生。 加州野花的爆發,依賴於豐沛的冬季降雨,這樣的年景,對於幹旱的加州來說,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4)

文學城不止一篇遊記,介紹過ForestGumpPoint。這個景點,得名於電影《ForestGump》。阿甘到達這裏的時候,已經跑了3年2個月14天又16個小時,如同他突然決定開跑一樣,他若有所思的停下來,想回家了。留在他身後的,除了一群手足無措的追隨者,還有矗立在遠方的漂亮的紅色巨岩。 163號公路又名ForestGumpHighway,是一條因阿甘聞名,有一定車流量的景觀公路。追尋阿甘的人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4)
(2022-11-22 12:36:17)

周六下午參加了一個戶外Party,見到不少久違的老朋友。出乎意料的是,一件本打算扔掉的牛仔衣,大大地滿足了我的虛榮心,在它的時尚減齡效果加持下,大媽我收獲了數個真誠的讚美。 先是遇到上上一家公司的老同事劍,他說:迪兒,好高興在這裏見到你,多年過去了,你一點都沒有變呀。我謝他,自我解嘲說:都快二十年了,怎麽可能沒變呢。他再次肯定地說: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8)

遇到盈,是在馬蹄灣。 第一次去馬蹄灣,在日頭高掛的上午。豔陽之下,紅色的岩壁亮得晃眼,而底部的一汪碧水,被周邊山岩的陰影覆蓋,變成了灰黑色。這樣的光線,是拍照的大忌。我們決定先去其它景點打卡,黃昏時分再回來,希望在溫柔的夕陽下,馬蹄灣展現出美麗的容顏。 馬蹄灣是一個U型拐彎,蜿蜒的科羅拉多河深沉在它的底部。而馬蹄灣上遊不遠處的Lake[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4)

和玫結緣,是在布萊斯峽穀。大自然是最偉大的雕塑師,布萊斯峽穀曾經的紅色巨岩,曆經千萬年風霜雨雪的切割打磨,變演成密集生長的紅色係的石林。 布萊斯峽穀一個觀景點看到的石林景象。 徒步中看到的,取名“女王”,多麽像高高在上盛裝的女王。 深入石林看到的,精致到似乎透明的石頭。 為了方便遊人,沿著布萊斯峽穀的景觀公路上,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3)

去年九月,我和老公自駕了西部的大環線,那些日子,遠眺近觀的,盡是刀劈斧削般的紅色山石,震撼之餘免不了視覺疲勞,甚至生出一分在火星上的恍惚。 著名的ZionNationalPark 在Zion的NarrowsRiver涉水時拍的跋涉者。 有一段路對我來說,是計劃之外的視覺震撼。那日,老公午睡我代駕,車子開進了一片鋪天蓋地的,猶如巨型水泥廠的灰色世界。正午的陽光照在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3)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