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二天跟朋友聊天,她說到紐約海底撈。
我說剛開業時,去過,但是沒有吃到。
因為餐館已經沒有位置:約滿了~~
如果不是她提起,我差點忘記了去海底撈吃火鍋。
因為去年回上海有吃過海底撈:上海海底撈。
有一句話是:到此一遊。
我把它說成:到此一吃。
感受一下紐約海底撈的味道:
三種不同口味鍋底:牛油、菌菇、豬肚雞湯。
我應該點四種[
閱讀全文]

秋高氣爽的天氣,做些美食:
巧克力舒芙蕾餅:
看到網上說隻是一款上海網紅美食,覺得不難。
因為以前做過類似的舒芙蕾餅,再學做一次。
在鍋裏烘的時候,先生說好香,蛋糕的香味~~
網上舒芙蕾的製作視頻:
紅燒牛排鵪鶉蛋:
用本幫菜的做法做牛排,加上鵪鶉蛋,點綴幾顆青豆~~
香氣撲鼻的美食,按照以前要多盛一碗飯~~
現在[
閱讀全文]

上海最好吃的麻醬麵是位於淮海中路雁蕩路14號的味香齋。
店麵不大,隻有十來個桌子。
一進門,就聞到花生醬的香味。
一碗麻醬拌麵,加上一碗湯底濃鬱的小牛湯,是味香齋食客們的標配。
在味香齋裏,一般都是要拚桌吃不相識的客人們常常拚桌:頭碰頭、腳頂腳地吃麵。
去年回國就是跟其他人一起拚桌吃的。
一到飯點時候都是食客:有年長的老食客也有[
閱讀全文]

紐約是個移民城市,大家來到紐約,都帶來了家鄉美食。
其中來自中國各地美食有:河南的燴麵;福建的魚丸、燕丸;貴州的米粉;東北的燒烤;雲南的米線;天津的麻花、豆腐腦;廣東的燒臘;四川的擔擔麵;青島的鮁魚餃子;台灣的啊宗麵線~~等等。
曾經聽北京朋友說豆腐腦好吃,我被她說了就去嚐了一下~~
上次跟私房的年輕大叔學做了豆腐腦,這次決定山[
閱讀全文]

跟先生說,周末準備做個糯米螃蟹。先生說:吃糯米螃蟹是件幸福的事,哈哈~~
紐約的東湖餐館是最早做糯米螃蟹的。
網上說:糯米飯經過調味炒製、蒸熟之後再放入溫哥華大蟹中,進行二次烹調。這樣做出的糯米蟹,蟹肉鮮甜肥美,而糯米飯則吸飽蟹肉的鮮甜,吃起來格外的軟糯鮮香,再加入了荷葉的清香之氣後,這道集海鮮、湖鮮與地鮮的美味就誕生了。
我稍[
閱讀全文]

推薦視頻~~
現在看油管,不要訂閱的。
因為它知道我們喜歡看什麽~~
昨天又看“金寶寶”的視頻:上海大餛飩配川味口水雞馬來西亞的美好生活
題目是三個城市啊!
上海大餛飩:從這視頻裏學到一招就是把擠好的菜汁倒入肉裏拌~~
口水雞:這口水雞味道肯定不錯~~因為雞新鮮,拌得好。
紐約布魯克林有一家川菜館,他們用新鮮的土雞做口[
閱讀全文]

有次在意大利麵包店裏看到我小時候吃的奶油蛋筒:仿佛回到了童年~~
我們小時候吃的,可都是正宗的“歐式西點”~~
想什麽時候學做一次~~
到了公司,波蘭助理說她有這款點心的模具。她買了三年多,還從波蘭帶過來的。一共24個,她送我十二個~~
曾經做過小時候吃的哈鬥(泡芙)等西點,這次準備挑戰奶油蛋筒。
昨天忙了一下午:冰箱拿進拿[
閱讀全文]

一到冬天,紐約好像滿街都是大鵝(CanadaGoose)和蒙口(Moncler)
覺得加拿大鵝不好看,蒙口太貴~~
最近看到有個RUDSAK牌子的羽絨服,覺得不錯。
聽說它是加拿大本土防寒服飾名牌~~
查了一下網上:
皮箱品牌,RUDSAK創始人EvikAsatoorian富有遠見和經濟頭腦。Evik在服裝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一直夢想擁有自己品牌,1994年,他建立了RUDSAK並引領其快速成長為生活方式[
閱讀全文]

又到了周末,發個吃喝篇:
下班去聽音樂會:
聽音樂會之前,不怎麽餓。但是還是要吃點什麽~~
看到一家店有漢堡賣,就吃漢堡吧!
我不怎麽吃漢堡~~
看了菜單,問店員:怎麽沒有牛肉呢?店員說:漢堡就是牛肉~~傻的我,哈哈~~
看店裏師傅做漢堡:
好大一塊牛肉碎:
加培根、芝士:
店裏的師傅做完讓我拍照:看上去是不是很有食欲~[
閱讀全文]

曾經看到外麵麵包店的一款巧克力餡的條形麵包,想有時間做一下~~
昨天就行動起來~~
最近好像比較勤勞,做了不少美食~~
麵團的製作:
食材:
湯種(40克麵粉、160牛奶加熱攪拌)、一湯匙酵母和糖,一點點鹽、330克麵粉、150克牛奶、半根黃油條(56克)。
大家根據麵粉調節牛奶的量。
製作方法:
1:先製作湯種:40克麵粉、160牛奶加熱攪拌成糊狀[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