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病人1:60多歲、女。過去史: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和外周血管病。一天突然發作頭痛,來到急診室。 實習生收病人。我先去看了看病人,以避免被實習生誤導。 問病史:病人說她昨天上午還好好的,去轉商店。回家後突然開始頭痛。頭痛位於右側顳部,繃緊一樣的痛。問她視力有沒有改變。回答右側視力下降。 查體:病人血壓190/100左右。右側顳部(太陽穴)張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提香(Titian.TizianoVecelliorVecellio1488/1490-1576),一個香豔的名字,原來是一個爆焉子老頭,和他的畫反差強烈。Titian,中文拚音是梯田,英文發音是體型,意大利文Tiziano踢次牙漏發音與提香相差更遠。 波士頓IsabellaStewartGardnerMuseum2021年8月12日到2022年1月2日展覽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畫家提香的6幅畫。展覽的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病例1:病人,女、50多歲。過去史:冠心病、高血壓、肌肉纖維痛、糖尿病、抑鬱症和焦慮症。 該我收病人。急診室醫生打電話,說病人嘔吐幾個小時,來到醫院。注射了鎮吐藥Reglan後,嘔吐消失。正準備讓她出院,化驗發現肌酐升高到1.7mg/dL(150mmol/L),肌酐正常1mg/dL(80mmol/L)左右。他認為這個病人應該住院。 我想:肌酐升高這麽一點,就要住院?我並不在乎肌酐升高這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病例1:男,86歲,過去史不詳。一天,被家人發現昏倒在地板上,送到醫院。到醫院後,一直昏迷不醒,收到ICU。入院診斷:1代謝性腦病。
2呼吸衰竭。
3急性腎功不全。第二天接手,看完入院誌,不清楚這個病人究竟是什麽情況。查房:家屬不在,問不到其它情況。
血壓是88/58左右。病人看起來非常消瘦,昏迷不醒,隻對疼痛有反應。肺上有濕羅音,下肢水腫2+。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四399BC,蘇格拉底受審。首先,起訴人美勒托斯(Meletus)傳喚蘇格拉底,來到王者執政官(ArchonBasileus)前,對蘇格拉底提出指控。執政官聽取雙方發言後認為,根據雅典的法律,審判可以進行。然後確定預審(PreliminaryHearing,Anakrisis)日期。預審中,聽取雙方相互質詢後,執政官認為,可以提交法庭審判,然後起草指控書。501個陪審官,坐在長凳子上,審判蘇格拉底。此外,還有大群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胃痛群友1:幫幫我呀!嚴重的胃酸食道反流。有沒有辦法治啊?我要死了。清醫:病史不清,需要更多信息。
1腹痛多少年、腹痛位置、性質、嚴重程度、一天24小時的變化,吃飯有什麽影響。
2服了什麽藥,劑量。服這些藥多久?
3最近有沒有什麽變化?疼痛突然加重?持續時間延長?等等。
有了上述信息,晚上來回答。群友1:
•腹痛多少年:五年左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蘇格拉底大名鼎鼎。蘇格拉底幾個字一出口,人馬上變得深沉淵博、陽春白雪。如果再來幾句蘇式名言,連打出的飽嗝,都充滿了西哲的智慧:
我不瓜,因為我曉得自己瓜。他們都瓜,因為他們都以為自己不瓜。
知道不知,是走向知的第一步。法國哲學家萊恩.布倫斯威克(LéonBrunschvicg1869-1944)說:“把所有關於蘇格拉底的知識加在一起,使他自己也成了蘇格拉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美國加拿大的教學醫院和一些大醫院有一個專題講座或者討論,叫MorbidityandMortality(MM),專門討論一些死亡病例,或者一些疑難、典型病例。先把死者從發病到死亡的過程總結一下。女性,21歲,沒有過去史。一天下午,開始發作心悸和胸痛,大概持續了4-6個小時。(第一個醫院急診室和入院後的記錄相互矛盾。這裏根據他們的記錄來推出可能的病史)心悸和胸痛。胸痛是突然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23-12-14 17:08:02)
本科時,讀過王蒙的一篇小說:如歌的行板。幾個年青工程師,偶爾聽聽西方音樂。他們聽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時,有時候把燈關上,黑暗中如醉如癡。領導和同事指責他們是小資產階級情調。57年,其中大部分人成了右派。熬了幾十年,平反後,幾個人又聚在一起。想作的第一件事,就是聽如歌的行板。 如歌的行板,行板如歌;如泣如訴,消失在漫漫長夜。唯有那遊絲般的歎息,如黑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60多歲男性。過去史高血壓和慢性肺阻,沒有其它什麽病。發冷兩天,來到醫院。化驗白細胞正常。胸片報告右肺下葉浸潤,可能是肺炎。病人收入院,入院診斷是肺炎,上抗菌素Rocephin,Zithromax.美國加拿大治療肺炎最常用的抗菌素組合。第二天接手。看完入院誌,第一個反應是這個病人有沒有革蘭氏陰性菌血症。在我的經曆中,發冷可以說是典型的革蘭氏陰性菌血症的症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