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五湖以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在度假村安頓下來後,第一個念頭就是到沙灘上看那片多年前就深深刻印在腦海深處的一洗白沙。 站在海邊往東望,天際邊也看到一線白沙從椰樹婆娑的岸邊,一直延伸向蔚藍色的大海深處。十年前從南邊乘車路過看到的,和今天在沙灘西邊看到的,幾乎是同一幅美的畫麵。不同的是,上次看到的那一線白沙是從畫麵左邊的海岸邊伸向右邊的大海深處,而今天的畫麵則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6)

2024年4月28日 這是一次我們從來沒有過的,真的是說走就走的假期。 今年自從年初以來,工作的事一直是處於救火狀態,一件事情還沒有搞定而另一樁又出來了,所以基本上沒有整塊的時間可以像以往那樣外出度假。一直忙到4月下旬,才在5月初擠出一個空檔,有一周時間可以出去散散心。 因為實在太累了,隻想找一個地方躺著好好曬幾天太陽。比較了一下,決定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2024-05-18 02:31:16)
十年前,在文學城上注冊了自己的網名"五湖以北",從此就成了這個虛擬城市的一個居民。 當時城裏人才濟濟,才男才女們或詩詞歌賦,或指點江山,氣氛熱烈得就像紅樓夢中的大觀園一樣。 十年後,卻一時找不到詞了。早上在YouTube遇到YesterdayOnceMore這首老歌,謹以此致過去十年有過往來的城友們,也希望下一個十年仍在堅守,同行。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6)
(2024-05-12 16:47:15)
自一出生,我就和綠皮火車結了緣。 父母一開始就是異地戀愛,結婚後自然也是異地分開生活。我跟著母親和外婆住在一起,而父親長年工作生活在鄰縣,直到1972年我上初中時才調到我們生活的小鎮上,我們也才有了一個完整的家庭。文革之前的那幾年,每年總有一兩周的時間,不是我跟著母親去父親工作的鄰縣那個小鎮,就是父親回家和我們團聚。但大多時候還是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6)

返回加拿大後照例是倒時差,但這次不用像以往那樣心煩了。半夜兩三點鍾醒後睡不著,就拿剛買的以色列曆史學家赫拉利所著的熱門書籍"人類簡史"翻上幾頁。 書是回來時在浦東機場買的。書店不大,就在機場Check-inCounter那一層後麵,靠近安檢通道的入口。幾乎每次路過浦東機場,都會進書店逛一逛,看看有沒有感興趣的書籍。這次在書店正好碰上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去中國,時差有12個小時,晚上免不了要失眠。 入睡沒問題。白天硬撐了一整天,到晚上早已困得不行,一沾枕頭就睡著了。但睡到半夜兩三點鍾,醒來後正是加拿大的下午,那時再要入睡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最初兩個晚上最折騰人,反反複複可能要到四點左右才能再入睡,早晨醒來後總覺得沒睡夠。 第三天晚上外出用餐,幾人約好在一樓大廳碰頭。我先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因為飛機延誤,出上海浦東機場已經快半夜12點。當天的目的地本來是浙江千島湖邊的建德,即便走高速也得要近5個小時,當晚顯然是去不成了。 我問保安機場最近的地方哪兒有賓館酒店,他手指前麵說那邊就是。順著他所說的方麵我們走了不到一百米,很快看到大廳中央有座奇特的圓筒形結構,牆上的指示牌寫著"空港酒店由此去"。到近前發現是一處電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2)
二月份去了一趟上海,本來以為會很順利的,結果折騰得夠嗆。 多倫多以前有直飛上海的航班,疫情期間取消後一直沒有恢複,現在中途要在其它地方轉機。我們這次的航班原定是上午八點半離開多倫多,飛行5個小時到溫哥華,然後轉機再去上海。 但是那天早晨5點半收到了加航的短訊,說航班因故要延遲3個小時,上午11點半才能起飛,但這一來我們就趕不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06年因病在國內住了幾個月的醫院,住院部是重慶的西南醫院,當時是第三軍醫大的附屬醫院。 病房是四人間,靠門的病床是西南師大的一位退休老教授,我是緊挨著的第二個床位。第三個床位是貴州某個縣來的中年人,有四十來歲,是一個開餐館的小老板。靠窗的病人最年輕,隻有30來歲,是重慶美院的年輕教師。 國內住院都需要陪護,西師老教授的病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2)

這幾年一直在關注國內幾個人的騎行視頻,其中看得最多的是浙江寧海一個自稱"老葉"的老青年。 "老葉"說年輕不年輕,說老也不老。他今年38歲,家中排行老幺,上麵的哥哥早已成家生女,在上海幫著老父親打理工廠。據他自己說,葉以前一直在深圳打工,因為厭倦了打工人那種日複一日重複又重複的生活,2021年夏天開始騎單車周遊中國各地。 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1]
[2]
[3]
[4]
[5]
[>>]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