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album/bd/9a/f5/46bea7b79844LBntKUHR.jpg)
大家聊過不少有關同學微信群“土崩瓦解”的故事,若是沒慘到那個地步的也差不多“石沉大海”。存活下來的群基本上是好事的同學逢年過節冒個泡打個招呼或發張圖片表示“在下”平安無事。微信同學群大體就是這個局麵,連當年熱心的群主也撒手不管了-:)名頭大的同學群,比如xx年級,xx屆,基本都是這個下場,但其有個好處,群大聯係麵廣,各個犄[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cc/0d/68/3f0e78616887pKjtCepo.jpg)
人是群居的“動物”,都願意結伴而行,尤其在遠古時期,生產力低下,眾人靠抱團取暖維係基本的生活需求,否則一人獨行不是成為豺狼野獸囊中之物,就是被餓死凍死...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解決了生活的基本要求,安危得到社會的保證,從而有了多樣的選性,也更加關注小單元的家庭生活及個人生活。
男女無論是愛情或是什麽其它原因組成了家庭,經過“相[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16/46/22/6b20d5d92857TpV01XXc.jpg)
前些天抽出一本書“紅底金字-六七十年代的孩子”翻看,一下就被深深吸引,之中的字字句句刻畫的都是我們當年的經曆.....很喜歡作者在這本書的序言裏引用古羅馬時期一個詩人的話:“回憶過去的生活,無異於再活一次。”
書中關於“玩”的一章讀來十分親切,因為那都是咱的經曆,其中每一個玩的項目有很強的時代印記自然也有不少故事。冰棍棍,糖[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06/41/8f/ecd7e41c1814eDE2nVpj.jpg)
周末與身在上海的嶽父母微信聊起當地的疫情,方知他們非常幸運地逃過一劫。之前在【老了遇事,孩子靠不靠得住】說到老嶽母去年聖誕期間摔傷,在醫院治療之後轉到一個與其有掛靠的民辦康複中心療養,前後一切進展還算順利,隻是要勞累嶽父,每天要送吃送喝,雖然中心有護工幫助擦洗翻身處理大小便,但他時不時還要陪床聊天,幫助嶽母打發天天躺在床上難挨的寂[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78/6c/1a/31f876e622710onlEx0O.jpg)
上周跟父母例行通話,老爸說起國內手忙腳亂的防疫,是非不明的俄烏戰役及神秘的東航墜機,夾敘夾議多少有點憤憤不平,而老媽與咱聊的基本上都是家長裏短,吃吃喝喝,養生健身,嚴防新冠,之後提到他們南方的老友近來從養老院搬回家住了,這讓咱有些好奇,因曉得老兩口大半年前剛遷入養老院,當時咱父母就有些不解...
那老兩口是我父母的死黨,男方是老爸的大[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0c/3a/bc/5e70ffda0870YTDF2qBr.jpg)
之前提到過去回國探望父母時都會背些書回來,一是愛好硬皮書,二是想著隨時翻翻也是個樂。願望是好的,疫情前忙綠活動多多,書擺在書架也就是個擺設,很少去碰,誰想新冠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閑暇時多,咱倒是開始翻看“藏書”。前兩天抽出一本【紅底金字-六七十年代的孩子】,一下就被深深吸引,之中的字字句句都刻畫的是我們當年的身影..
序言的一段話十[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5d/e4/aa/49a1eac50792Li8ArVoT.jpg)
上周四咱在家工作有點鬱悶,於是就利用午休時間開車去超市買點吃用以舒緩一下心情。出門一路駕車,四外望去冬日裏茫茫白雪,感覺外麵的世界無比精彩,對疫情前的上下班生活多少有些向往。車路過一個公園,夏日的絢爛已轉為冬日的冷豔,別有一番景致。咱把著方向盤沿著湖邊賞景,一時心動就計劃回來時下車手拍......
咱在超市匆匆購物,心裏惦著公園的雪景就立[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bd/49/8e/95bd6ce30263jK1MiXHg.jpg)
近來熱播劇《人世間》牽動了不少人的心,特別是成長於那個時代的老“海帶”,看到一幕一幕熟悉的身影感慨萬千,上山鄉,建設兵團,支援三線,棒子麵玉米餅....熟悉的言語熟悉的場景讓人閃回到一場打著文化大革命的旗號將人們帶進苦難深重生活的過往,特別情感戲的部分,父女,母子,夫妻,戀人,朋友各自關係鋪墊的絲絲入扣感人至深,催人淚下。
起初看《[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65/11/6a/280e9bf24212mLnuQfKF.jpg)
記得兒子說過他上大學時,幾個同學完成一個課程project後就去一個中餐館小慶,因為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老外有移民後代,所以在吃的方麵要求也是五花八門,最後求同存異他們各自點菜共同分享品嚐。稍後美味菜肴端上桌麵,同學各個都已垂涎欲滴,有拿刀叉有持筷子,一側一位不知來自印度何方的“印二代”伸出爪子撲向麵前的一盤大菜,抓起就往口中送[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02/eb/6e/9a59c53e61225SlHqpUO.jpg)
近日“徐州”兩字很敏感,一旦提起,百姓憤憤不平,政府避而遠之,起因是趕在冬奧會之際,江蘇徐州被鐵鏈鎖破屋的8孩母案件揭開了在中國發生的拐賣婦女的黑幕。這些天事件一直在發酵,尤其徐州本地處理此時的手法及不作為引起人們更大的不解與憤怒。
在今天的中國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令人十分不解。“鏈鎖女”自被曝光一直是網絡社交媒體的關注焦點[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