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國除了看父母看朋友,還能幹什麽那?現常常回去,沒有新鮮感少了好奇心,有時真有些無措。像現在俺在國內,這夏日炎炎去旅遊,那不是拿自己燒烤嘛,去購物,早十幾年前有這差價還可撈點東東,現到那高檔的商廈,天價,那不是自己嚇自己,這剩下的就是美味佳肴了,吃,吃,吃吧-:)
回來這幾天,沒少上餐館,搞得這肚子,跑廁所的次數也嗬嗬。去了不同檔次的飯[
閱讀全文]
回到國內這有幾天,熱火朝天就不必說了,倒時差也是相當地熬人,好在能VPN翻牆,所以清晨早早地醒了,無事可做可又不好打擾家人,於是咱就上【文學城】掃掃新聞讀讀八卦。
這兩天最大的新聞莫過於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逝世。回國前一直在關注他的病情,看到各方的報道估計已到了晚期,國內政府也說在積極搶救。上星期在朋友送去機場的路上,我們聊起劉曉波[
閱讀全文]

回國前為了和國內家人看劇接上軌,主要是想借機多陪陪老媽,因她老人家把著頻道絕對說了算-:),於是咱就接上放置了很久的小電視盒子,看了她在正在追的劇【我的前半生】。起初咱【文學城熱點新聞】頭條提到這部劇時,還以為是什麽末代皇帝傅儀的自傳之類的玩意,看進去才知是個時裝劇,還有不少“腕”在裏麵撐場麵,誰想又看到了“老幹部”靳東,[
閱讀全文]

看到韓國的宋慧喬,就很自然地在中國影視劇裏去尋找有無類似的身影,第一個想到的是高圓圓,當年她出演的【十七的單車】,那份清純在銀幕上難得一見,說實話多少有點宋慧喬的影子。這些年過去了,她長大了,依然很美,可在影視劇的形象有些走偏,多多少少有些“傻白甜”表情更是“生硬”,越來越像“傻妞”,更缺些”文化感“,給人感覺[
閱讀全文]

就要啟程回家探望老爸老媽了。這幾天忙著整理行李箱,左裝右裝,看這用了有些年頭的箱子頗有些感概,一是如之前說過的箱子裏的內容發生了變化,二是想裝得滿滿的也不太容易,再瞅一瞅這箱子也與早先出國時的不大一樣,至少用起來更人性化一些。
當年出國,兩個行李箱就是一切,能塞多少就塞多少,連大菜刀都插進去了。那時一個箱子大概限重~30公斤,尺寸似乎[
閱讀全文]

就要回國探望父母了,心情有些忐忑,主要是怕國內炎熱的夏日。你想回去一定要東竄西竄,那“熱”情讓人無處可藏,雖如此,咱還是願意往回跑,因那裏畢竟有我們的親情和友情。
啟程前忙忙碌碌,同時也想著回北京到哪裏去采采風?通常人們到首都主要看的是老景觀如長城,天安門,頤和園....,然後是新景觀,如鳥巢,皮蛋大劇院,大褲衩子央視......咱從小在[
閱讀全文]
現在出不出國,讓國內人很糾結,皆因他們有太多的選擇。這一是中國的發展確實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讓人有了一定的自我發展空間,二是國外尤其是北美缺人缺錢,希望咱老中帶著銀子來落地“送交高學費”。之前的兩次出國潮,那時生活條件是如此這般,大夥沒錢沒財,不擠出國門“好像活不下去”了,現在正好相反,有房有車有金磚,人們還是想著往外跑[
閱讀全文]

國內有朋友來訪,住了一周,他們自己開車四處轉悠,該玩的玩該買的買,十分盡興。到了周末,他們想出去與我們一起逛一逛。由於他們不是第一次來,該看的風景也看過了,shopping的地方好像比我們還熟,所以真想不出還有什麽地方可帶他們去溜達。後來朋友一拍腦袋說,看國內介紹說國外的跳蚤市場很有意思,要不去那轉一轉,俺一想既然他們不嫌棄看舊貨,咱就走一趟,[
閱讀全文]

大家還在時不時地提到【歡樂頌】,對於這戲大家評論吐槽那是熱火朝天。劇中五美把人物刻畫得還算到位,這好看與不好看,人們依然關心,說明此劇勝之有道,至少通過都市裏的幾個女孩的婚戀折射了當下人們生活的關注焦點。第二季的劇情過於拖拉且劇情缺乏新意,本以為《歡樂頌2》似乎有收官的跡象,但是還是留下些尾巴,如安迪和包奕凡的感情越來越好了,而咱看他[
閱讀全文]
暑期近在眼前,又到了回國的高峰期,這裏有小留也有像我們這些拖家帶口的老留領著放暑假的孩子回去看望父老鄉親。趕上這季節往國內跑,不光機票見長而且國內的高溫更是人見人怕,有時想來回這一趟,是高興,高興,還是高興,,,,,待孩子上大學離家了,俺們再也不趕這個季節去湊熱鬧了。
我們一家馬上就要啟程了,又要去機場了,每每去那報到,總會見到或撞上奇[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