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08)
2016 (282)
2017 (172)
2018 (137)
2019 (122)
2020 (121)
2021 (93)
2022 (52)
回國除了看父母看朋友,還能幹什麽那?現常常回去,沒有新鮮感少了好奇心,有時真有些無措。像現在俺在國內,這夏日炎炎去旅遊,那不是拿自己燒烤嘛,去購物,早十幾年前有這差價還可撈點東東,現到那高檔的商廈,天價,那不是自己嚇自己,這剩下的就是美味佳肴了,吃, 吃,吃吧-:)
回來這幾天,沒少上餐館,搞得這肚子,跑廁所的次數也嗬嗬。去了不同檔次的飯局,發現一個不小的變化,讓你爽,不爽,爽 ....。第一頓飯是與老爸老媽一起進餐,他們主要是為我們接風,點菜時找服務生,半天才匆忙來了一位姑娘,她不耐煩地催我們快一點,當時我那暴脾氣,當然剛回祖國Hold住不能發,倒是父母和聲細語地配合她。待人走了,我問怎麽回事,爸媽解釋說現在餐廳招不來人,這行當多是外地來的, 月薪幾千,過去那生活水準還不錯,找人是一把一把的, 吃個飯幾個人伺候。現在在北京生活,那點錢不夠不夠滴,幹這服務的不是轉行就是回家鄉了,所以這服務由於這賣方買方市場的變化,其服務態度也就成這德性了。
昨天又和朋友聚餐,這是一個有些檔次的餐廳,點菜是來了一位小夥,一張嘴也不知說的是那的地方普通話,聽起來那個費勁,我心想他有沒有上崗證。不過有了和我父母那一頓,咱也就閉嘴了, 小夥記下點菜,然後就無精打采地就轉身走了。在等上餐時,我與朋友交換了這想法,他說這是普遍現象,中國勞工紅利不再,找個保姆不易,找個護工不易,這餐館服務員也是如此。不少幹這些工種的跑到二線城市或回家鄉。我們聊著,服務生開始上菜,哥們整個一個愣頭青,匆匆忙忙把菜一扔, 扭頭就走了, 好像我們欠他似的。之後又上了一個帶湯水的菜, 擺放的時候哩哩啦啦,滴到桌子上,俺看的不順眼,讓他整理了一下,他隨手擦了擦,就說湊活吃吧。
吃了幾段頓飯,味道好極了吃的也不錯,可這服務真不敢恭維。沒辦法,這就是市場,民以食為天,餐館多這行當需要人也多。可本地人不願做,全靠外打工的。這城市發展了, 生活指數飆升,幹這行的工資不高,這住就占去不小的比例,別說想掙點錢了,這沒了市場,誰還伺候你啊。當然高檔賓館餐廳,付得起高工資,那服務自不必說。
與朋友吃完飯,走出餐館,正好看到一餐館貼在門口的招人廣告,那收入.....手拍,大夥看看:
適應一點吧。或許你再回去的時候,飯店裏連服務員都見不到幾個了,一家規模中等的餐館原先用二十個人的,現在減少到五六個就能完成工作。現在很多餐館在盡量減少服務生,很多都是用手機點餐,然後吃前吃後的餐具也不用飯店來打理,全部都是外包公司來處理,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或許再過5年,飯店裏將會見不到服務生,在服務行業國內變化非常快,幾乎每半年就會發生一次進化
3500 工資夠個屁,在北京租房都租不到。中國工資太低
- 看清楚了: 包吃住的。
遠離西朝鮮
- 沒人請你回去, 待在狗糧國力接著刷盤子吧。
>>中國靠勞保環保欠債發展,到了該還的時候了。
根據這幾天在國內的體驗,確實如此.... 就是不知誰為這買單。
>>中國工資太低
這要看行業,技能少靠力氣吃飯的,可能就在這個 range -:)
》看來國內也應該實施小費製
有道理, 可這就要改變中國的服務體係,對穩定不利 -:)
》我朋友在上海,說上海餐館的服務生也是這樣,態度極差。
沒錯 -:)
》剛從國內回來,外出吃飯多次,沒有不爽感覺。不過大多不在北京。
這在一線城市,回感受得更深。
》是不是還因為北京排外力度加強,外地人找不到價格合適的出租房。
接觸了不少“外地人”,他們有十足的危機感,都說再過三五年就要回家鄉。
》可能是你要求太高,期望太大,太矯情。
也許 -:) 前些年回去, 三四個服務員伺候,現在幾個服務員滿堂跑,誰還耐心, 可以理解。
>>這個收入在北京很難招到人,
錢是杠杆,服務也就這樣了
有不是海外華人真沒有見過多少世麵。住大農村,上班回家
就這點事情。酒吧有沒有去過都成問題。別說白人的各種交際
場合了。華人有幾個是高球會員的?回國可以秀的就是一本美國護照而已。
所以擺正心態。
你太矯情了。看上去你真沒有見過什麽世麵,在國外也不怎麽外出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