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期間去了一個朋友家,聽他們說要給父母辦移民,我們為之高興,一家祖孫三代能在一起也定是喜樂融融。可高興之餘,也有點擔心。因為之前朋友母親腹腔長了東西,剛做過手術,可能還會繼續長。目前國內家裏請了護理,在慢慢調養,到底能恢複到什麽程度會不會複發,不得而知....因孩子們都在國外,所以朋友就想著要把父母接出來,養老送終.....
聽他們這麽說[
閱讀全文]

近來看國內的綜藝節目,常見台上的導師說這參賽著者有顆“玻璃心“,好生奇怪,後經國內朋友微信點撥,才明白這是指那些過於敏感和缺乏安全感的人,他們生怕自己言行惹人不快,遭人白眼,有時就會無端的自責、傷心難過,這純屬顧影自憐嘛。由於這種人過於在乎周邊人的眼光與態度,因而高度敏感,情感被外界和別人左右,使得他們缺乏自信,心如玻璃,一不[
閱讀全文]

孩子一直在身邊,咱是看著他一天一天長大,直到去年開始上大學,才離家獨立生活,即便如此,他在咱眼中還是個“小破孩”,總覺得離成熟還差十萬八千裏遠-:),因而時常遇事說事,總愛指導一番,孩子小的時候不聽也得聽,到了現在進入大學,自有主見,再溝通就不那麽順暢了,常常俺這骨子裏的“中式”傳統教育理念對他是百試不爽。
新年伊始,咱[
閱讀全文]
去年九月份孩子去上大學,我們開始了空巢生活,起初十分不習慣,主要是過往這些年一直為他忙忙碌碌,突然間沒什麽可張羅的,感覺空落落。現夫妻倆吃喝用遠沒有孩子要求那麽高,所以現在的兩人生活相對簡單,總之是清淨之清淨。之中孩子回來過幾次,不過隻呆上兩三天對我們的生活節奏影響不大。
到了去年聖誕節,孩子放假兩周,回來“長”住,這讓我們[
閱讀全文]

來到海外這些年,我們素質有沒有提高......內在還是外在,表麵還是內心?
從咱的觀察和個人體驗,應該是有大大的提升,不論過去行為舉止如何,還是曾被國內“汙染”過的內心道德尺度如何,在北美這大環境下,都會漸漸收斂守規,其次會被感化修煉以致轉為行為之準測。比如進出商店時,前行時會hold住門,讓後來者先進,更雅的是時時為女士太太開車門-:)
[
閱讀全文]

近來朋友相聚,有哥們見胖,我們都調侃說太太給調理的好啊,他搖頭說在海外好山好水好風光,心情大好,胃口也跟著變大,此外到了歲數吃進肚子裏和身體消耗的不成比例。還有朋友追劇、刷微信,每天要到半夜一兩點才能入睡,盡興之際餓了就吃,生活沒有規律,那是累身不累胃,久而久之,這肚子上的肥肉見長,“將軍肚”的派頭就不知不覺呈現了。
海外留學[
閱讀全文]
“養兒防老”,不知還有多少人還相信這至理名言,現在晚婚不育倒是成為了普遍現象,養個孩子至多是為了傳承香火,為他們成長忙活撒錢搭時間,臨老了在如今這流動性如此強的社會,孩子能與你同城就實屬不易,更何況忙忙碌碌的他們,何以有空整天陪老爸老媽頤養天年?
對於人在海外的我們更是如此,養大的孩子求發展,大學畢業就各奔東西往有發展的城市[
閱讀全文]

我們人到海外,生活有了著落之後,最重要的是趕緊置下一畝三分地,當然這關鍵是上麵的那一棟房子,有了這我們才感覺到漂泊這些年,根才紮下來,生活要從這裏起步,再上一個台階-:)
不同於現在背著錢箱來落地的移民,大部分老“海呆”都是這樣一步一步“趟"過來的,因而對於自家的房子情有獨鍾,大夥願意投錢進去,選個好地段再來個個大的,然而[
閱讀全文]

近來【獵場】之後,又有一部劇【風箏】火了,好像兩者有種必然的關係--浩瀚的【獵場】飄著【風箏】,讓眾親蜂擁而至去觀賞-:)受大夥的影響,俺也逛完【獵場】就自然而然抬起頭去看【風箏】,這周末忙著追看,搞得休息時間都顛三倒四-:)兩部戲的中的胡歌和柳雲龍都是咱十分欣賞的男演員,人帥人正人紅,演技杠杠的。關於【風箏】,是人帶戲還是戲帶人,也有[
閱讀全文]

進入2018,一大早在微信收到一個朋友發的年輕時的照片,看了有點莫名其妙,心想是不是“神經”了。之後又見有人在不同群裏發青澀的照片,十分詫異,後經點撥,才光然大悟。今年開年最熱鬧的是大夥玩味年頭的數字,去掉了前兩位就剩下了18,這是一個多麽讓人向往的歲數,那時,風華正茂,氣宇軒昂,對未來充滿了向往。
咱18歲趕上了【芳華】歲月的尾巴[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