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Y自然流露Y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前不久,在微信群裏,有朋友發了個鏈接【中國武術競技力真相:民間並無高手】,之中說到“傳統武術在攻防技術中摻雜了大量象征性動作和門派儀式動作,從功法上看,傳統武術仍保留著很原始、低效的操習,與其說是增長格鬥實力,倒不如說是在祈禱、苦行和磨煉耐心。”有此番說法,想必是近來一些搏擊比賽中“武術”連連失利之感慨。之後,發微信的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之前寫過博客說【咱健身教練被抬走了】,老兄一折,搞的一夥愛健身的同仁到了大中午不知所然,散散步吧不過癮,自己跑步吧也提不起精神,一幫人眼看著就作鳥獸散。如麽一折騰,中午時間多出來,咱總不能“白白”貢獻給公司吧-:)雖然都是好員工,工作也要有張有馳,否則上班八個小時那麽緊張,腦子壞了,也是公司的損失-:) 想來中午的寶貴時間還是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8-12-14 07:56:54)

早期出國的同仁多是一人拖個箱子懵懵懂懂地來到海外,沒有互聯網,沒有攻略,靠著新華書店不知那年出版的出國手冊“科普”。落地後才發現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規範世界,隻要張得開口,事情都好辦。起初家裏的另一半通常會小半年或更長一段時間才能出來重溫鴛鴦夢,因而早期多是一人,大家會勒緊腰包,拚租房子,合夥一起過日子,回歸快樂單身漢的生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古訓“禮尚往來”,言之人彼此交往於禮節上注重有來有往,且以對方待自己的態度和方式去待對方,此乃精神層麵上的人之交互。時至今日“中國禮尚”被新文化運動糟蹋的差不多了,能撿起來的也是被庸俗化的一麵,墮落到“禮上往來”。國內求人辦事,不打點是不行的,互禮為佳。有喜慶今天你一份禮,改日咱也還一份禮,最讓人不能欠的是人情。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如今在職場“混”不如當年了,過往知識更新的慢,一般公司的規範要求也不嚴格,隻要大夥肯幹為公司創造利潤,有工資有獎金,有空一起聚聚喝啤酒,日子過得都挺爽。現在不同了,找份工作麵試除了一番拷問,有時還要加筆試。過了這些年,咱已沒有了當年應付各種考試的鬥誌,一是“不愛”學習,工作需要什麽,網上一查全是現成,臨時抱佛腳絕對能應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18-12-04 07:47:48)
婚姻家庭是社會的最小單元,也是社會的基本組成部分,缺一不可。中國現在不婚不育的傾向卻越來越嚴重,以致黨和政府都要伸把手幹預幹預。從過往曆史來看,成家立業都不是社會問題,也沒有影響社會發展與家業傳承。進入現代社會,男女地位的變化及多向的選擇,婚姻是走向幸福之路還是給自己挖一個墳墓,隻有當中的眾親有發言權。 雖然有人恐婚,但願意拉上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我們考大學的年代,滿腦子充滿“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口號,因而在學校考理工和考文的截然不同,先是班級的比例一邊倒,其次課程的排序也是優先,能在數理化競賽得獎的佼佼者,學校網開一麵,安排輔導老師安排....,被同學們仰視....學理工就是牛。 上了大學,理工男女一視同仁,大家接觸沒有什麽異樣。遇上國家剛開放,上上下下改革整頓提高,需要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2018-11-29 07:16:45)

出國這些年,結交的朋友是一撥又一撥,有舊顧也有新知,有上學認識的也有工作認識的,總之本著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的“祖訓”,廣交天下友,彼此借力。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員的流動,不少新交遠去且由於交情不深,慢慢就淡忘了。有時不知什麽機緣巧合,朋友的朋友或是一個特殊的場合,一些舊故被提起被念到,讓人又回憶起當年在一起的一段情誼,親切溫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咱父母早己過了古稀之年,身體健康,精神矍鑠,夫隨妻唱。兩人時常出外遊山玩水,時不時來個到此一遊,玩自拍然後從微信傳給孩子們,以分享旅途的快樂。每每見此,咱人在海外都有說不出的高興。近來從他們的合影中發現,兩人越來越有“夫妻相”,有時讓人感覺是“兄妹倆“。把他們的照片給朋友們看,都說我父母的容貌確實越來越相像了。 後翻父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近來於【非常勿擾】中,有一期嘉賓在探討婚姻與家庭關係時,孟非提到了原生家庭的概念,當時有點懵,隨著討論的深入,慢慢悟到,它是相對於子女而言的,原生家庭指孩子還沒走出家門仍生活在父母的家裏,而與之相對應的稱新生家庭,是夫妻雙方組成的家庭,這樣的家庭不包括雙方的父母。在場上的不少女嘉賓,還沒成家應屬原生家庭,因而見地多是父母的生活態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46]
[47]
[48]
[49]
[5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