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剪梅】不經意間火爆,讓人十分感慨寫下博客【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慘敗給“一剪梅”】。歌詞“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加上視頻上不同人創作的動感畫麵,足以闡述當下人們於疫情下的不安彷徨。音樂不分國界撼動人心。【一剪梅】此番走俏,讓我們重溫了一首老歌的生命力與延伸至不同文化背景的張力。與此也讓咱回想起當年首聽【一剪梅】的青蔥歲月[
閱讀全文]

上星期在北京的老姐發微信說,唐山又發生了5.1級地震,住在她家四樓以上的稍有感覺。之後我們聊起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其中的不少細節至今記憶猶新。那個龍年,中國大地著實不安寧:1月8日周恩來逝世。4月5日爆發了以悼念周恩來為由的“天安門事件”。7月6日朱德逝世。7月28日 河北省唐山地區發生裏氏7.8級強烈地震並波及北京等地。9月9日毛[
閱讀全文]

前兩天跟在北京的老媽通電話,她高興地告知前不久大院出現新冠個案得以控製【北京家裏小區剛被新冠入侵】,周邊人又開始享受“清零”的生活。電視廣播鼓勵民眾支持本土經濟,去購物去吃喝....不少人反應唯一不習慣的是餐館要求顧客進餐時用公筷,嗬嗬,夾個菜多了一道程序,品味佳肴的情趣大減...籍此他們也是少出門就餐,吃喝在家自己打理。
聽了老媽的&[
閱讀全文]

疫情發展到今天,人們由當初的不安舉棋不定到現在幾個月過去後,坦然了許多。相比之下,政府部門倒是依然按部就班將防疫當做頭等大事,民眾聽不聽,執行不執行,隻能跟著感覺走了,命是自己的,要不要自己看著辦。一個明顯改變就是路上現是車水馬龍,人們購物的頻率加大,完全是走向恢複常態生活的節奏-:)
有幾周沒去Costco,昨日走了一趟,居然發現有不少變[
閱讀全文]

周周追看孟非的【非誠勿擾】,除了關注場上24位養眼的MM,重要的是通過孟非與男女嘉賓的唇槍舌劍,了解當下國內人們的現狀與熱點。咱是愛屋及鳥,連帶著收看了他的另一檔婚戀節目【新相親大會】,這個平台是父母做主為兒女牽線搭橋,猶如舊時媒妁(孟非)之言,父母之命,給兒女訂“終身”。節目設計的挺巧,之中不乏兩情相悅感人至深的瞬間,但好玩有趣的[
閱讀全文]

人離不開生老病死,芸芸眾生或早或晚都套進此一環一環,這聽起來有些悲觀,但此乃現實。麻煩之麻煩的是,我們忙忙碌碌一輩子,年近黃昏,與之牽手同船渡的另一半先行一步,孤影隻身何以渡餘生,人們終將要麵臨。看到周邊不少此類案例,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擺脫了過往傳統的痼疾,不少中老年人,通過不同途徑尋到另一半,開啟了人生的第二春.....
人過了歲數[
閱讀全文]
1.我正在改變!以前我愛父母、兄弟、配偶、孩子、朋友,但現在我已開始愛我自己。
2.我正在改變。我了解到,我不是上帝,我扛不起整個世界。
3.我正在改變。我不再和老伴計較,任何事情都由他(她)去吧!人生苦短,讓他(她)做些自己願意做的事情吧,上帝留給我們的時間都己不多了,順其自然、由他(她)去吧!不給他(她)的人生留下遺憾。
4.我正在[
閱讀全文]

上周寫的【渾身起疙瘩的國產劇,追劇,掃劇,棄劇】,白描了一些國產劇如何導入被棄的尷尬境地,不少博友表示感同身受,看來此乃國之現狀,不是咱一家之言。文中對比韓劇,展示了幾部國劇的短板,略顯粗糙,今天就挑【如果歲月可回頭】解析一下,看看是不是擊中要害。如何您是這部戲的粉絲,不好意思,多有得罪-:)
咱通常都是在Youtube上追劇,現在這App有AI後台[
閱讀全文]
疫情下,“被迫”窩在家裏上網課的孩子幾個月以來頗為鬱悶,這兩天突然情緒高昂,有事沒事哼起“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如此熟悉的【一剪梅】何以出自孩子之口,一頭霧水,是不是病了。竊想咱家裏近來的背景音樂不曾播放過,於是就問他為何high這首老歌。兒子也不廢話,估計閑俺老土,直接在YouTube播放了一段視頻,嗬嗬,看到不同版本的"雪花飄飄[
閱讀全文]
疫情下,人們響應政府號召蝸居在家,一下子閑暇時間多了起來。過往計劃在家想做又沒時間做的事情似乎有了著落。上星期幾個朋友聊起疫情以來的生活,有說還真幹了幾件事,大部分則說,有時間沒有動力,該做的還是埋於塵埃,心不在此什麽都沒達成。即此,哥幾個的日子依舊,但發現共同的一點是,閑暇都消磨在手機上網上和追劇.....
咱也是朋友中的大多數,除了[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