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鄉愁

本博客文章除非注明轉貼(ZT)之外的,版權均為作者所有。若要轉載,請通知博主。
博文

個人電腦(PC)之父恩格爾巴特和個人電腦的黎明演示之母1968年,12月9日。在美國舊金山會議中心的秋季計算機聯合會議(FallJointComputerConference)上,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麵的計算機係統演示。該演示在計算機史上是如此重要,以至於後來人們把它稱為“所有演示之母”(MotherofAllDemos)。該演示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為後來的計算機技術發展指出了方向,尤其是為人機互動的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風險投資家克萊納、KPCB公司、矽穀創業和風險投資的成熟 第一次知道尤金·克萊納,因為是讀了一本有關矽穀的書。書中花了一個章節專門介紹了克萊納和他創辦的KPCB公司,以及風險投資業的興起。矽穀之所以能成為第三次產業革命的發源地,有幾個原因:一是斯坦福大學(UniversityofStanford)和它的辦學方針;二是高新科技;三是風險投資業的興起;四是加州政府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艱難的成長英特爾4004麵世時成本不到100美元,英特爾當年的首席執行官戈登·摩爾稱這款CPU是人類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產品之一。但其他人並沒有同感。當時供職於DEC公司的處理器分析師納薩恩·布魯克伍德(NathanBrookwood)表示:“這款CPU的概念的確有趣,但人們當時沒有認識到它能夠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事實上,很多人幾年之後仍然沒有掌握這款CPU的概念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十九世紀是機械化的世紀,所有重大的科技進步都離不開機械,蒸汽機、火車、汽車是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工業化的標誌。二十世紀則是電子化的世紀,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事件是電子計算機的發明,以及由它帶來的第三次產業革命。今天,電子計算機已進入了社會的各個方麵,成為信息時代的人們工作與生活須臾不能離開的工具。計算機是上個世紀最重大的科技發明。第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大選落幕。希望新一屆政府能吸取教訓,早日控製住新冠。還是那句話,事實、邏輯、和數學燉在一起就是科學了。社會科學的難處在於人心人性變化太快。先賢梁啟超說過:中國學人的理想是為朝廷的作為尋找合理性,而西方政治家則是在實踐前輩學人的政治理論。梁啟超的底線是中國的現代性,除了參政議政,他一直在努力改變人們對學術與政府行為關係的認知。因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篤信‘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這句格言。我不記得此言出自何時何地,但事實是:一旦涉及到企業管理,我相信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安迪·格魯夫(AndyGrove)中國大陸來美留學的學生中,很多是學物理的,我也是其中之一。到了美國後,就改學電子工程了。但沒學過電子工程的本科,底子終究差些,碰到教授也是物理出身,我的論文雖然是電子器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正如刀劍是維護自由的最後一種手段,那麽在自由牢固確立之後,刀劍是應該首先被擱置起來的東西。”—喬治·華盛頓,一七七六年。這個世界上,稍有點文化的人都知道喬治·華盛頓的大名。提到華盛頓也一定會想到美國獨立。華盛頓是大陸軍總司令,美國第一任總統,在所有美國國父中對美國獨立的貢獻最大。那麽,華盛頓到底是何許人也?一七三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們這款微處理器(CPU)是人類史上最具革命性的產物,我們才是這個時代的革命者,而不是那些在伯克利和其他地方留著長發鬧事的學生。”-戈登·摩爾,1972年在英特爾4004CPU產品發布會上的發言從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每過半個世紀,人類就會創造出一種改變人類生活的技術和與之相應的產品。這些技術創新中對這個世界影響最大的就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半導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麽事情是確信無疑的,除了死亡和納稅”。——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個近代意義上的國家。她有自己的性格。那麽什麽是美國性格呢?有些美國知識的人對這個問題都會有自己的答案。十八世紀末,放眼世界,到處都令人氣鬱不快。美國則不同,美國健康,美國人最接近自然。美國以外的舊世界,被“弄錯方向的宗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談論IT革命之前,先讓我們來看看晶體管之前的計算機。 人類的進步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人類的組織原則和組織結構的進步,另一個是科學技術的進步。近代以來,人類在組織原則和組織結構方麵的進步相對比較緩慢。但是,科學與技術則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用理工科的說法就是,以往的世代裏,科技進步是線性的,近代以來則是以指數形式在發展。近代的科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