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步步驚心遊水鄉(上、坎坷的啟程) 步步驚心遊水鄉(中、處處是坑) 終於,我們按照預定時間開始回程“順道遊”。導遊說,即將要去的是個“休閑景區”,大家可以隨意走走逛逛,喝水,休息一下。她特別強調,這雖然是當天的最後一個行程,但卻是整個行程的高潮和重點,大家會看到最精彩的部分。這一段充滿了矛盾的話讓我本來已經失望滿滿的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步步驚心遊水鄉(上、坎坷的啟程) 步步驚心遊水鄉(下、百聞不如一見騙) 到達水鄉古鎮的時候,細雨繼續纏綿。距離十·一長假還有幾天,鎮裏除了我們團,散客稀少。可是,說好的“江南水墨畫”呢?我隻看到一個有“小橋流水,青瓦白牆”供照相的景區,門票一百。曾經的“水巷小橋多”,變成了家家皆商賈。每個住戶都在臨街的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初秋,我去江南。有天偶然興起,報了一個“純遊玩無購物水鄉古鎮一日遊”。夜裏,天公很配合,下起小雨,好像為第二天的“煙雨江南遊”做了序曲。我臥聽瀟瀟還淅淅,還真的做了一個白牆灰瓦,古意石橋的江南夢。 早上六點一刻,雨後的天色微灰。我按照短信的指示,在旅館附近的路口,上了一輛十五人中巴去位於市內某街心公園的旅遊團集合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有次我在高鐵碰上一位從上海去北京開醫改會議的專家,我趁機向他請教,為什麽現在有職工醫保和新農合,涵蓋了絕大部分人,保費也便宜,為什麽網上還動輒就有帖子,看不起病,需籌款幾十萬的。他說這樣的情況有,但是越來越少了,造成這樣主要是病人沒有按照醫保的程序走。 比如國家行政撥款給某縣醫院一年六億,有些縣醫院一年隻能用掉三億。為什麽呢?簡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17-12-11 12:59:08)
老家的人生病了。一開始身體覺得不舒服,就去了鎮上的醫院,照了片子說不大確定,就轉到了市立醫院。市醫院確診了,要做手術。不巧的是,這個科的主刀大夫兩個月前進行了新的工作調動。下一步就是去省城。這個病雖說不是什麽急性的,病人還能吃能睡能勞動,但既然是遲早的事,還是早解決早好。 看病,第一就是要錢。錢嘛,家裏雖然不多,但是為了這個事舍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小時候我一直跟父母住在屬於北京西郊的海澱區,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公交332(頤和園至動物園)沿線。一年當中,難得擠公共汽車顛簸一、兩個小時進城幾回——過了動物園,就算進城了。以至於後來他鄉遇老鄉,人家道地的北京人說起某繁華區某著名建築物,我都接不上,頗有禿子進廟堂——假冒和尚的嫌疑。所以一直以來,我對比較高端的“城裏人”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17-11-26 17:26:19)
不久前,朋友有事需要回國兩個星期,把小孩留給她先生一個人帶。朋友想他天天上班,下班又要接送孩子課外活動,再趕回來煮飯很難為他,就提前做好一些半成品,冷凍在冰箱裏。除了這些,再準備買一些現成的。 我們小鎮中國人有個微信群,平時有關社區的什麽消息大家都會在裏麵互通有無一下。有家商販,據說來自某大城市,周末輾轉於附近州各個中文學校擺攤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回國一趟不易,盡量陪我家老爺子到處走走。這天天好,我們決定去北大逛一圈。 名校的門是越來越難進了。考生難進,把藤校當作景區或聖堂來參觀或膜拜的遊客也難進。 我家老爺子從十七歲進京入北大,一輩子就沒離開過。如今八十好幾,每次進校門,還都規規矩矩照章辦事——出示證件,然後等著小保安點頭放行。 老爺子一直非常尊敬地稱呼保安為&ldqu[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我雖然算是一個老北京了,但是同樣的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總有新鮮的感覺,更何況相隔了這麽多年。此次回國,千算萬算,我這個密集恐懼症患者還是趕上了十一長假。既來之則安之,完全以遊客的心態在北京市內來趟說走就走的旅行。
第一天從從北京南站走到了永定門長途汽車站。
本來想找車去最繁華最高檔的地方轉轉,結果發現特12這條線經過好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17-11-12 11:16:23)

有天約了一個朋友見麵,她為人熱情、豪爽,平時我跟她很聊得來。她是一心撲在獨生子教育事業上的好媽媽,平時工作清閑,生活的中心主要是圍著孩子轉。她家就是最普通的中產,但為了孩子可以不顧一切那種。孩子現在上小學五年級,大半個中國遊遍不說,美國的夏令營也來過兩次了。
那天小學校租了附近的體育館開年度運動會,她幫忙老師做義工;我想見見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