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拚到老

在字句裏看過去現在和未來
個人資料
chunfengfe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明代陸楫《蒹葭堂雜鈔》記一趣事:吳中名士陸楠,上京考試落第,乘船還鄉,經過揚州鈔關(收取關稅之處),被要求納稅。鈔關之設,本為向運貨的商船收稅,貨主根據載貨多少、路途遠近繳稅,後來逐漸演變為不問所載何物,隻按船的大小收稅,關吏借此橫征暴斂,雁過拔毛,百姓苦不堪言。落第舉子陸楠就遇到了這種索要過路費的事。他急中生智,獻上一首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膾炙人口、婦孺皆知的詩作出自唐朝詩人李紳的《憫農二首》。短短20個字生動形象地描繪出農民勞作的艱辛,感歎勞動果實來之不易。由於《憫農二首》揭露社會不公平、同情農民疾苦,李紳因此獲得了“憫農詩人”的稱號。如果隻是熟讀《憫農二首》,而不了解李紳的整個人生,你一定會認為李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西晉·潘嶽【悼亡詩之一】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曆。幃屏無彷佛,翰墨有餘跡。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悵怳如或存,周遑忡驚惕。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隻。如彼遊川魚,比目中路拆。春風緣隙來,晨霤承簷滴。寢息何時忘,沉憂日盈積。庶幾有時衰,莊缶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聽床,是人類窺探他人隱秘這個共同愛好的表現形式之一。一般親友鄰裏之間的聽床,古往今來,不知道發生過多少次,早已了無新意,不值得一說。但是,發生在宋朝的這一次聽床,卻是如此地與眾不同,以至於我不忍心獨享,而要轉述給朋友們聽。
宋朝這一次聽床,與眾不同之處有三:其一,聽床之人既不是頑皮孩子,也不是三俗青年,而是當時便已赫赫有名的詞人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漢魏樂府·雜曲歌辭 董妖嬈 洛陽城東路,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對,葉葉自相當。
春風東北起,花葉正低昂。不知誰家子,提籠行采桑。
纖手折其枝,花落何飄揚。請教彼姝子:何為見損傷?
高秋八九月,白露變為霜。終年會飄墮,安得久馨香?
秋時自零落,春日複芬芳。何如盛年去,歡愛永相忘!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腸。歸來酌美酒,挾瑟上高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龍門奪袍 龍門應製
宋之問
宿雨霽氛埃,流雲度城闕。
河堤柳新翠,苑樹花初發。
洛陽花柳此時濃,山水樓台映幾重。
群公拂霧朝翔鳳,天子乘春幸鑿龍。
鑿龍近出王城外,羽從淋漓擁軒蓋。
雲蹕才臨禦水橋,天衣已入香山會。
山壁嶄岩斷複連,清流澄澈俯伊川。
塔影遙遙綠波上,星龕奕奕翠微邊。
層巒舊長千尋木,遠壑初飛百丈泉。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舒蕪為《韓愈詩選》作序說:“通觀韓愈這個人,盡管是博學高才的大文學家,但是氣質上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躁急偏狹,無容人之度。他在仕途上,又特別熱衷利祿,無恬退之心。他的詩篇當中,經常貶低朋友,好為人師,攘斥異端,自居正學,就是偏狹的表現。他在詩中,一再公開地以富貴利祿教子,在兒子麵前吹噓自己的交遊如何光顯,就是熱衷的表現。二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宋朝的成就並不遜於漢、唐兩朝,它不僅是漢、唐社會的繼續發展,甚至在程度上還要高於漢、唐,可謂是中國曆史上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朝代。同時我們還應看到,與漢、唐相比,宋朝能夠在當時的條件下得到這樣大的發展是十分不易的。 首先,宋朝繼承的政治遺產不利,當權者容易失去自我。秦、隋速滅,其重要因素是開國皇帝在完成統一的巨大勝利麵前不能自持,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李白詩選 天寶元年(742年)八月,唐玄宗下令征召李白進京。雖然玄宗並沒有給李白安排什麽官職,隻是讓他待詔翰林,但是,這個臨時、候補的身份,卻讓李白有了接近玄宗、接近楊貴妃的機會。天寶三載(744年)春天,李白不得不離開朝廷,離開長安。李白做翰林供奉,前後不過一年半時間。為什麽? 有證據表明,李白進入宮廷之後,的確也是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據宋代坊間傳聞:宋祁長得挺拔俊俏、英姿勃發,越看越像神仙中人。
宋祁做官有自己的一套,他從不參加任何派別,和晏殊的為官風格比較接近。但無論是在他主持的財政、建設項目上,還是在政治、文化工作中,都成績斐然。雖然他風流倜儻、喜好聲色,仕途卻因此波瀾不驚、順風順水。而且,他的文采老早就被廣為傳播,可謂人盡皆知。
一天,宋祁在汴京城的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71]
[72]
[73]
[74]
[7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