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在blog已風行了很多年後,我突然有了開博的衝動。為了記錄孩子的一些童言童語,也為了記錄生活中的一些看似平凡的點點滴滴。
博文

上一篇:2013年末中國行-上海吃喝雜記(1)
那日吃到的梅子魚,讓我至今仍難忘。梅子魚是江浙沿海一帶特有的一種魚類,乍看之下很像小黃魚,但入口的鮮嫩明顯比小黃魚更勝一籌。梅子魚長不大,圓圓的頭卻要比小黃魚的頭要大。身上都是圓滾滾的肉,嫩得用筷子夾時需用巧勁,否則很容易就夾斷了。環境的變遷,讓很多魚種瀕臨滅絕。野生的梅子魚如今也象鰣魚一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九月圓臍十月尖,持蟹賞菊菊花天。“若是在秋冬時節回上海,婆婆總是要做大閘蟹。此時的大閘蟹,肉質鮮美,膏肥黃滿,非常誘人。蟹膏與蟹黃兩相比較,我更偏愛蟹黃。那橙黃燦爛的蟹黃,有一種特殊的口感,讓人回味無窮。吃蟹是一個耗時的過程,尤其對我這個吃什麽都慢的人來說。把一隻熱騰騰的大閘蟹慢慢掏空,變成一堆碎碎的蟹殼,我可能得花上二十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14-01-14 16:43:51)
上一篇:2013年末中國行印象(1)
這次回去,感受深刻的除了吃(吃對我來說是頭等大事,所以會另外寫關於吃的博文的,嗬嗬)和空氣明顯變差以外,貧富差距也好像比以往更嚴重了。我不知道上海的高物價,普通的上海民眾是否能承受得起。在超市裏買洗發水,質量稍好些的動輒一百多人民幣。婆婆一天買菜的錢大概幾百人民幣。折算成美金不算多,但是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4-01-14 00:26:40)
聖誕節回中國,在上海住了兩個禮拜,最後一個禮拜去了成都和重慶。此行之前從未去過四川,所以盡管霧霾遮天蓋地,我們依然天天都在外頭跑。每天都很晚才回到酒店,興奮得很。在上海的日子,便閑散得多。在家裏吃吃婆婆做的小菜,在外和親戚聚餐或是我們自己帶mimi閑逛加吃喝,日子就不知不覺地溜走了。
離上次回國,已經三年。mimi爸的外公,九十多了,身體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3-11-15 21:17:06)

JackieEvancho是一個無庸置疑的天才。出道時年僅十歲,卻已擁有一個成年soprano的嗓音。其實剛開始知道Jackie時,心裏有些潛意識地抗拒。因為她表現出的超乎年齡的成熟總讓我覺得她缺少了應有的童真。每次看她演出,都無法把那張天使般還略帶稚氣的麵孔與她的聲音聯係起來。除了成熟的嗓音,Jackie似乎還具備了超乎尋常的領悟力。她演繹的很多operaticaria都關乎愛情,離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11-11 00:27:28)
爸媽回國旅遊兩個月,我和姐姐一家依舊延續著每個周末聚會的傳統,隻不過把地點從爸媽家換成了各個餐館食肆。昨天約好在一家餐館碰麵,晚飯後去了一家非常棒的cafe。用甜品和咖啡賄賂姐夫和mimi爸還有孩子們,我和姐姐便開溜在附近逛街壓馬路。倒不是一定要買什麽東西,隻是很享受這種和姐姐在一起的時光。一邊話話家常,一邊windowshop,很舒服的感覺。 回家的路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3-10-25 23:22:16)

今年夏末我的一個小同事結婚。婚禮別出心裁地辦在一個山裏的農場,許多婚禮的裝飾都是因地製宜,就地取材。聽說小兩口希望自己裝飾現場,不願假手他人。新娘子還在婚禮前特意發email給賓客,說是農場裏的路不好走,高跟鞋就免了,以避免鞋跟陷在地裏的尷尬,馬靴倒是歡迎。如此特別的婚禮,讓我有了些期待。尤其是那不用穿高跟鞋的條款,正合我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3-10-22 13:01:09)

那日下班,遠遠的就看見家門口有一個很大的盒子。我以為又是mimi爸網購的玩具或電器之類的。看著那麽大,想來我不定搬得動,也就擱在門外了。晚上mimi睡下後,mimi爸去拿信,便將它搬進屋來。上麵寫明是給mimi的,一看sender的名字,我想起來了。這定是我那好友M送給mimi遲到的生日禮物。前幾日他還email我說禮物寄出來了。每年mimi生日,他送的禮物總是最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10-16 11:12:39)
周六晚上我照例給mimi蓋好被子,坐在她床邊準備和她說會兒話哄她入睡。突然mimi緊緊抓住了我的手,渾身顫抖。我問她怎麽了,她哭著說突然想到她終有一日也要老去,麵對生命的盡頭。她問我當那可怕的一刻來臨時,她會不會很痛。也許對她來說,痛比死亡更可怕,但兩者都讓她悲傷不已。 做為一個五歲孩子的媽媽,我準備過很多問題的答案。但是mimi的這個問題讓我措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們的愛情很簡單。一路走來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隻有平實與溫暖。認識他的那個暑假,我大三,他已在念研究院。我們在同一個研究室實習。前一年暑假實習認識的一個朋友因為要趕博士論文不能來了,組裏向我介紹了他。並說因為研究室在擴張,位置緊張,我們要共用一個辦公室。好友不能來我已很失望,一看還得和一個書呆子氣十足的男生共用一個辦公室,便潛意識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