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的傳人

祖國在唱紅歌。祖國山河一片紅。 文革在延續,因為有文革的傳人。 文革不是毛主席的文革,不是文革一代人的文革。是我們民族的文革。
個人資料
文革傳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紅寶書返讀”  十八、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 1國際主義者的共產黨員,是否可以同時又是一個愛國主義者呢?我們認為不但是可以的,而且是應該的。愛國主義的具體內容,看在什麽樣的曆史條件之下來決定。有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愛國主義”,有我們的愛國主義。對於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所謂“愛國主義,共產黨員是必須堅決地反對的。日本共產黨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2)

“紅寶書”返讀  二、階級和階級鬥爭
1階級鬥爭,一些階級勝利了,一些階級消滅了。這就是曆史,這就是幾千年的文明史。拿這個觀點解釋曆史的就叫做曆史的唯物主義,站在這個觀點的反麵的是曆史的唯心主義。
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四日
太祖爺是把複雜的東西簡單講清楚的第一高手。可是,這裏正相反,把簡單的事情有意說的玄虛。不就是有的窮人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8)
“紅寶書”返讀   十七、為人民服務
1我們應該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
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三日“應該”是這一段的重點。還是沒有走出孔夫子“求仁”的格局。不“全心全意”了怎麽辦?如果連半心半意都沒有,像2010年紅遍網上的山西呂梁地區村官王支書公然宣示“我不貪汙,當官幹啥?”。所以,太祖爺的道德勸說,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題注:“紅寶書”,從小倒背如流。那個印記,與生長存。後來,說是“紅寶書”不代表“毛澤東思想”了,而要大家掌握真正的“毛澤東思想。具體那個“思想”是啥,一直沒搞清楚。小時候的事兒總想琢磨一下,就是為了弄清自己是誰。搞不清楚的事兒,無法反思,隻能從知道的入手。這裏把原來學的“紅寶書”返讀一番。“紅寶書”之外,當年太祖爺的詩詞也沒少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2011-08-12 18:31:02)

各位朋友、網友、先輩、同齡與後生,這個“咱們”與“文革”的係列到這兒就結束了。謝謝各位的關注、支持與討論,兩位作者在這兒給各位鞠個躬。文革,應該是世界曆史上空前的,落到中國人頭上,就是咱們的責任把它的前因後果理清楚,讓日後滿世界想再搞文革或是避免文革的有個借鑒的落腳點。兩位作者文革開始時正是7歲大的小屁孩,文革塑造了我們的人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文革從頭至尾,隻有一個貫穿全程的旋律,就是階級鬥爭。階級鬥爭是太祖爺的殺手鐧。從起家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開始(注1),太祖爺就認定,要取勝,就要找多數做朋友,把少數敵人打敗。於是階級鬥爭就成為太祖爺取勝的不二法寶。成為太祖爺的法寶,需要咱們大家配合,結果真的配合良好,於是就有了文革之前太祖爺的感歎“階級鬥爭一抓就靈”(注2[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8)

“同誌們”,太祖爺可以號令全國上下的三個字。 文革時,筆者們還小。在學校裏,相互間直呼其名。可是走出學門,見到大人並不稱叔叔阿姨,而以同誌相稱。進了副食店買醬油,問一聲“同誌,給拿瓶醬油”。售貨員可以是爺爺輩的年歲,被稱同誌也不會見怪,會賣一瓶醬油給你。同誌成了全民通用的稱謂,取代了以前的先生,小姐,太太等一幹稱呼。筆者之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從頭到尾(1970年到1976年)存在過七屆的“工農兵學員”是文革中倍遭痛恨的特色事務。其實,以文革時全社會的亢奮,大學就是不收工農兵學員而隻收愛因斯坦類的奇才進去,也釀不出相對論。加上當時高等教育規模有限,七年下來所有“學員”放在一起總數並不大,對高等教育不該有持久的影響。可是,它的震撼力巨大,不是在高校之中,而是在高校之外的社會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咱們封建皇權社會兩千多年下來,靠的是孔夫子的一套東西維係。識字率不高,四書五經不是所有的人都念過,眾多文盲如何追隨孔夫子?其實簡單,就是家教。母係的奶奶和媽媽教育孩子做人要厚道,別欺負人。基本上就是孔夫子的道德學,仁。父係的父兄們教育孩子,要有規矩,該磕的頭都得磕。基本上是孔夫子的社會政治學,禮。你我在無形之中就都是儒家人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11-07-28 18:53:29)

文革時上小學,筆者之一班上有個張姓男同學,木呐寡言,平時很少加入男孩子間的的嬉鬧打鬥,可還是常遭其他孩子們的欺負。一次,被別人惡作劇,他憤而反攻,正在握拳相向時,圍觀的人群中突然傳來一聲“麻鋪”的喊叫。該同學的臉馬上脹的通紅,緊握的拳頭放鬆了,雖然對手還在繼續挑釁,可他已沒有了反應,轉過身低頭走開了。原來,該同學的父親曾經經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
[71]
[72]
[73]
[74]
[7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