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革小報”尋根第27篇。文革時,在太祖的“英明”領導下,咱有巨量的太祖牌“精神食糧”消費。至於其它非“精神”類的,比如白麵,城裏人隻能定量消費,絕對吃不出胖子來。雖如此,咱們對不當胖子沒啥意見,因為哪怕是棒子麵有得吃已經很不錯了,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的“人民”是生活在“水深火熱”那種高濕度高溫[
閱讀全文]
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生活的時代,從政黨政治上看,是“亂世出英雄”的時代,這包括他做總統並經曆美國內戰之前的幾十年。林肯,感興趣的咱同胞可能知道是位共和黨人。但是,他起初從政不是共和黨人,共和黨那時還不存在,林肯屬於另一個黨,“偉哥”黨(Whig)。偉哥黨出過四位美國總統,後來忽然作鳥獸散。一個大黨,說沒就沒了,另一黨說冒就冒出來[
閱讀全文]

“文革小報”尋根第26篇。挺有意思,咱城一位“60後”鄰居最近發了個文革“回憶”,聲稱他在文革中的成長過程是在“一個沒有汙染,沒有仇恨和爭鬥,鳥語花香的山裏度過了愉快的童年”。姑且聽之。文革中有沒有“鳥語花香”?當然有,太祖再霸道,不可能把所有的鳥都滅了花都掐了。但是,那東西不是文革的主旋,有小報為證。上小報:[
閱讀全文]
鄧小平鄧大人110年舊的出生日將至,咱國在“照例”紀念,於是有了個幾十集的鄧劇在央視開播。開劇不久,有一段台詞,是扮咱黨前麵曆史人物華國鋒華大人的角色所說,大意是1976年太祖死後27天華大人抓捕“四人幫”是太祖遺訓授的權。抓“四人幫”在當時是很得人心的事兒,有沒有太祖的遺訓有那麽重要嗎?別說,在中宣部控製的央視上大聲嚷嚷著[
閱讀全文]

浪漫,全在創意的“創”字上。當然先要有“意”。你對一位姑娘或是小夥來電了,要把那個感覺發送過去,就是這個“意”。有意不難,難就難在那個“創”字上。隻有意,沒創好,感覺送過去有可能被斃掉,愛情喜劇轉成尼爾伍德事件就杯具了。幾個月前碰上個不錯的浪漫創意,給朋友們侃一個。話說老漢與老板在海邊閑逛,享受加州陽光。來到一[
閱讀全文]

“文革小報”尋根第25篇。說尼克鬆,先講個老漢當年鬧的笑話。才到美國留學不久,參加係裏一位教授家中的小型聚會。閑談中,聊到政治,美國政治。老漢當時的英語比較扯淡,能聊出來的東西不多,說美國政治恰巧引出個老漢知道些許的話題,尼克鬆。老漢祖上與山東多少有些淵源,對水泊梁山“該出手時就出手”原則有好感,於是天外飛仙來了一句&ldquo[
閱讀全文]
周永康(非同誌)涉嫌嚴重違紀被(咱黨)立案審查,你的反應是?這麽說吧,如果你幾年前吃過某個品牌的方便麵,忽然聽說那個品牌的麵條含有大量毒素,可以傷肝傷肺的毒素,你會如何反應?你當然會先把手上存著的該品牌方便麵找出來銷毀,別再被人食用造成更多的毒害。然後,趕快去體檢看看肝與肺是否已經受損;如受損了,損到啥程度,能不能補救。“康[
閱讀全文]

“文革小報”尋根第24篇。現在有些女孩想出名,被人“潛規則”成為定式之一。“潛規則”這玩意兒,不是啥新東西,“萬惡的舊社會”就有。這個“舊社會”也包括文革。“潛規則”具體流程啥樣?這裏講一個文革時“潛規則”的後謝細節。這篇是上一篇那個“林大帥照片”故事的勾引出來的。上次的那篇小報文章:
[
閱讀全文]

“文革小報”尋根第23篇。輕鬆一次,講個“多角戀”的故事。先說什麽是“肥皂劇”。肥皂劇,就是美國各電視台大白天放的連續劇。因為曆史原因,白天堅持看電視的以經典居家女性為多,此類劇的故事也以女性情感話題為主軸。基本是四個角色,你愛我、我愛他、他愛她、她愛你。因為是不能結束的連續劇,轉天還是這四位,你恨我、我恨他、他恨[
閱讀全文]

“文革小報”尋根第22篇。文革的主題不是反科學。像“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那是“大躍進”的主題。不過,文革還是繼承了一些大躍進的“革命精神”,沒少反科學。“打雞血”就是一個極具色彩的例子。上小報:
(不到一百種,嗬嗬。)
到這兒,有些許科學知識的人應該明白了,這個療法是比“喝水抽血療法”還“殺[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