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不一時間曆史而變,多少是個常年話題吧,45年後多了一些其他的論題,比如歐洲的“西歐重回”,
共同市場,歐盟,北美的聯合市場,非洲的聯盟,阿拉伯的聯盟,俄羅斯的重回,中國的再起,
這些都是現實話題,在金融業中心向歐洲轉移的時候,也就是更多人回到法國大革命和一二次世界大戰那裏了,法國和世界各地的聯係比其他的殖民國家要多些,從海地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2-02-27 12:28:59)
在帝國主義就是戰爭的國際”戰國環境',文革的出現,絕非偶然。
急著把革命進行到底,是那個反殖民,人民要獨立解放年代的“特色”吧,
帝國主義處發動戰爭,“亡國滅種”的威脅隨時晃在中國人的頭頂,新中國第一代的領導人的危機與生俱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林彪說話的背後,有個人恩怨和野心吧
毛澤東積極推行文革的背後,保皇派和造反派的背後,是多種國內和國外,多種政治和軍事因素在內,
後人心平氣和的評論,不得不考慮到當時的時代背景,文革留下來的教訓很多,大方向裏,
毛澤東對新舊帝國主義都不賣賬,所以西方的學生群體裏不乏他的粉絲,而政客裏也有一些想藉他的“東風”,來平衡蘇聯的威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從二十年代抗戰前,三十年代抗戰之後的幾十年中國曆史,乃至世界曆史,都會有個大缺口,後人會難明白當時的時代背景,用後來的理想來想像當時的不足,讓人難以看到曆史的本來麵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企圖稱霸,也就是說,戰爭就在中國的身旁,從法國撤出到美國興兵,前後二十多年,後人看來不理解的事情,一切的政治化,也正是這種“生死係於一線”的時代背景,比如今天的阿富汗,蘇丹,
索馬裏那樣的被殖民,半殖民狀態吧,從和平年代的生活觀來看,很容易忘記這一時代背景吧?...
,如果說後人會慶幸自己,不是生活在文革的經濟政治化年代,還不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背後,在急於用經濟政治化手法的背後,是百多年來,帝國主義“戰爭經濟”,西方現代政治學的“魔鬼效應”在作怪,也正像說到凡爾賽和會,或是一戰前英法的帝國主義,1890年代柏林競賽會議
,不是替那以政治家,政客辯護,時代的背景是很難允許任何非西方,甚至西方國家內部,有任何安定的環境來執行老子的理想社會理論,也正如一次世界大戰後,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希望沒有說錯,在這個前提下,西方發動的一次,二次世界大戰,可以說是人類文明黑暗的最明顯代表了吧,而那中國的文革,在作者說到的林彪發表那樣說話的時候,已經從群眾運動發展或是變質到
野心家的權力遊戲或者是上層某種權力的個人恩怨。。。正如希特勒在最初是代表德國對一戰結束和會凡爾賽和會的不滿,由於不公平的機緣,這位野心家上了台,後來的蔣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覺得也想輿論宣傳“中國麵臨喪失(地)球籍危機的”,一般都覺得加入"世界第一俱樂部"是頭等大事,
運用中國的聯合國國籍,“大有可為”(那是踩著從抗戰到抗美援朝,援越,打擊殖民地二鬼子印度等等
戰功的背脊上,忘了本的買賣),後來非但如此做了第一世界的“新媳婦‘(世貿-世銀-奧斯卡等
等),還引發了至今為止,國際外資覺得中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文革時期的保皇派,造反派亦是毛澤東希望大眾來參與反對複辟勢力的,群眾造反運動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文革不是一個人說了算的事,當時確實有兩個司令部,外麵美國大肆興兵,又與蘇聯不和,
西方一方麵怕中國的強硬,一方麵又想"借"中國對蘇聯強硬的“東風”,和中國組成戰略合作關係,
也就是“我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所以西方的學生有毛澤東的粉絲,政客一個個也不敢太囂張
像今天卡梅倫那樣的無恥無知跑到中國人民大會堂帶著鴉片花的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6]
[27]
[28]
[29]
[3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