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仁心

文學城醫生寫手集體博客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2010-04-18 07:57:46)
河東馴夫術
稍安毋躁,先聽俺從一些相關的內容切入,然後再談河東是怎麽收拾在下的。
最近我學到一點兒童教育的知識。兒童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是以獎勵為主,而且獎勵要立即發生在兒童做了好事之後。這個好事不一定是指學雷鋒做好事,自己收拾屋子或完成作業也算。這個獎勵也不需要很大,一個sticker(不幹膠動畫小圖片)就管事兒。大一點兒的兒童還可以把sti[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0-04-18 07:39:16)
河邊侃心理學(09)談談海歸
借著海歸博士的熱門話題,加一個塞兒,講一講“自信而非有侵略性”(beassertivebutnotaggressive)這個話題。等著看中國國內性心理熱線的朋友,對不起了你們隻好再等等,俺現在性趣不在那裏,俺現在喜歡談談這些人生中比較深奧的問題。
心理治療的門派學說極多,比如曾經一度占壓倒優勢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榮格的精神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4-18 06:55:07)
我們幾個文學城的醫生寫手合辦這個博客《妙手仁心》,作為文學城醫生寫手的集體博客。我們在這裏精選不同幾個專業醫生不同風格的作品貼出。特別喜歡其中某個寫手作品的網友可以點擊博客鏈接看其更多文章。本博客文章的內容和題材,包括但不限於住院醫生和專科Fellow生活,考Board和麵試經驗,其它有關醫學的評論和感想。希望我們的故事和經驗對想走這一條路的網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這個係列是有點偏說明的係列,當初是感謝好友開的。
希望所述的小點滴給大家一點信息,特別是希望孩子學醫的朋友們。)
============================================================
麻醉科是小科室,行事低調。
走在醫院的走廊裏,碰到麻醉醫生的幾率是蠻小的。因為大多數時間(有些專科除外,這裏不贅述),麻醉師都悶在手術室裏(閑人免進),隻有吃飯的時候出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生來有麻醉天分的人,我認識幾個,共同的特點是:手腳奇快,膽子賊大,心眼特細,IQ巨高。——小聲說,這樣的人,啥事都做得好。
什麽人適合做麻醉呢?我先說說什麽人不適合吧,就是我這樣的,——我怕血,不喜歡痰啊,尿啊,和口腔分泌物等這些體液;還有,我四肢愛哆嗦,手無縛雞力,高處夠不著,低處怕彎腰,最怕被人吼,愛哭不愛笑,….最後一句是笑話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0-04-18 06:43:41)
一直想寫實用一點的東東,畢竟保健和醫學都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
去年我們係年關的時候,我怕的不行,請一個朋友祝我好運。
為了感謝,以後我就試試看寫點說明的吧,不過蠻難了,不敢保證。
我想,我過去或者以後寫的東西,如果能夠讓一個人略有所獲,或者讓一個人展顏一笑,或者讓一個人心有所思,那就是我最大的開心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0-04-17 19:15:34)
你瘋了嗎?
加個塞兒,這一篇要談一談自殺現象。先從退伍軍人醫院裝自殺的一個笑話談起;最後,趕趕時髦,蜻蜓點水般評點一下最近浙大塗博士的自殺。想看性心理熱線的讀者,對不起您隻好再等下一篇了。
美國的退伍軍人醫院是美國最大的連鎖醫療係統,由於看病不要錢或隻要很少的COPAY,這個係統會被一些病人濫用。最近幾年,華盛頓DC認為退伍軍人的自殺問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0-04-17 19:12:20)
在美國參觀醫院不容易,因為涉及到病人的隱私權。在申請住院醫前想得到一些在美國醫院的經曆,好寫到自己的簡曆上去,一種辦法就是申請“臨床觀察(observation)”。經曆過這個過程的人可能知道,很多醫院不給你這種機會,因為他們要保證自己的醫學生的機會,還要保護病人的隱私權。要想參觀精神科病房或精神病醫院就更不容易了。我當時曾經給家附近的一些精神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4-17 19:05:59)
上一篇問題是,河邊以前在中國做的不是精神科,為什麽現在在美國會去做精神科?多選題,可選答案是:
1.還做同樣的科,沒有新意。借重做住院醫選一個不同的科,多一些不同的經曆。
2.原來做的科做不成,因為找不到住院醫位置。
3.精神科比較容易進,能進那個專業都行啊,誰要我我就去哪裏。
4.看到精神科有前景,趕緊趁機換過來。
5.喜歡精神科,好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4-17 18:40:35)
上一篇問道:“為什麽這些中國的精神科醫生喜歡自稱是心理醫生,為什麽他們把自己新成立的科室叫做心理谘詢科,而不是精神科?”這個問題,我不直接回答。但是,看完這篇短文,答案自動就有了。
我是十多年前從中國的醫學院畢業的,本來做的不是精神科。為什麽想當年我醫學院畢業時不選擇精神科呢?那時候我們同學裏沒有任何人會選擇精神科,誰要是去精神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