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犇的博客

音樂欣賞, 往事回顧
個人資料
博文
除了我們上次介紹過的“傳奇音樂戲劇”《浮士德的天譴》,伯遼茲還作過三部歌劇,其中最有名的要數《特洛伊人》。《特洛伊人》的劇本是由作曲家本人根據維吉爾(Virgil)的敘事史詩《埃涅阿斯紀》寫成。由於其結構龐大,又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又叫《特洛伊之爭》,包括全劇的第一,二兩幕;下部分又叫《特洛伊人在迦太基》,包括全劇的第三,四,五幕。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前麵我們欣賞了19世紀初葉和中葉的意大利歌劇。在進入19世紀末之前,我想回過頭來,看看19世紀其它一些歐洲國家的歌劇,先看法國的。 法國歌劇,這裏指唱詞是用法語的歌劇,或許叫法語歌劇更確切。歌劇自16世紀末在意大利誕生之後,很快就傳到了法國,德國,英國等歐洲國家,並先後有了用這些國家的語言演唱的歌劇。其中法語歌劇在17世紀上半葉已經出現,主要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阿依達》講述一個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當熾烈的愛情和對祖國的忠誠相矛盾時,男女主人公各自做出了怎樣痛苦的抉擇,付出了怎樣的代價,最後不顧誘惑,用生命維護了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作品場麵宏偉,充滿異國風情,音樂感人而富戲劇性。歌劇的概況和劇情見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item/%E9%98%BF%E4%BE%9D%E8%BE%BE/1732356 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ida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茶花女》是最流行的歌劇劇目之一。劇本是根據法國著名文學家小仲馬的小說(1848)/話劇(1852)改編的。歌劇的概況和劇情可參見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5857/5065985.htm 及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_traviata 這部歌劇不乏精彩而著名的唱段,是歌唱家們經常演唱的曲目。隻舉其中幾首大家欣賞: “飲酒歌”(libiamone'lieticalici)是第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前麵介紹了19世紀早期的意大利歌劇,特別是“前三傑”羅西尼,貝裏尼和唐尼采蒂;下麵我們繼續看19世紀中葉的意大利歌劇,特別是威爾第。 威爾第堪稱意大利歌劇的巨星,多產作曲家,一生共創作了28部歌劇,包括著名的: 《弄臣》1851; 《茶花女》1853; 《阿伊達》1871; 《奧泰羅》1887等。 關於威爾第的詳情,見百科百度: http://baike.baidu.com/view/714[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次說到唐尼采蒂是多產的歌劇作曲家,他的七十多部歌劇中包括多種戲劇種類。上次欣賞的《愛的甘醇》是喜歌劇(melodrammagiocoso),這次我們要欣賞的《拉美莫爾的露琪亞》(LuciadiLammermoor,1835)則是一部悲劇性的正歌劇(drammatragico)。關於這部歌劇的概況和劇情大意,見百度百科的介紹: http://baike.baidu.com/item/%E6%8B%89%E7%BE%8E%E8%8E%AB%E5%B0%94%E7%9A%84%E9%9C%B2%E7%90%AA%E4%BA%9A/71857[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唐尼采蒂(GaetanoDonizetti,1797-1848)與前麵介紹過的羅西尼,貝裏尼並稱十九世紀意大利歌劇的“前三傑”。他們的的共同特點是重視聲音和歌唱技巧,同時也注重用美妙的歌唱塑造人物性格,展現戲劇情節。唐尼采蒂活躍的時期持續時間長,作有約75部歌劇,是名副其實的多產作曲家,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 《愛的甘醇》(L'elisird'amore,1832) 《拉美莫爾的露契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非常喜歡貝裏尼,感覺他的東西真是越聽越有味。如前所述,貝裏尼是十九世紀意大利歌劇“前三傑”之一(另外兩位是羅西尼和唐尼采蒂)。欣賞貝裏尼,不能不提到他最後一部歌劇《清教徒》(Ipuritani,1835),劇情的曆史背景是英國1640年的資產階級革命,最終還是愛情勝過了政治,有情人忠誠眷屬。歌劇的概況和劇情介紹見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82810[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自莎士比亞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誕生以來,各種藝術形式的改編版本層出不窮,據說僅歌劇就有八種版本之多。其中最著名的,除了法國作曲家古諾於1867年完成的同名歌劇,就得數貝裏尼這部《凱普萊特與蒙泰古》(ICapuletiediMontecchi,1830)了。我先前看過古諾的版本,覺得非常好,猜想可能是最好的。後來又看了貝裏尼的這部,感到也非常好,和古諾的版本相比各有特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電影《早春二月》是根據柔石(1902-1931)的小說《二月》改編的。小說發表於1929年,被認為是柔石最優秀的作品,主要表現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彷徨與苦悶,詳見維基百科的介紹: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8C%E6%9C%88_(%E4%B8%AD%E7%AF%87%E5%B0%8F%E8%AF%B4) 影片的編導謝鐵驪(1925-2015)是中國電影的第三代導演中的佼佼者,一生導演過三十多部影片,代表作除《早春二月》,還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