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音樂係畢業後,信息科學碩士的課程還有多一半要上。然而我不可能再從音樂係得到助學金,要繼續在信息科學學院上課,得自己繳學費了。為了在上學期間有點收入,我向學校申請了在校園打工的機會。開始是在圖書館做書刊的整理和上架,後來由於我是信息科學學院的學生,學校安排我加入了一個打工團隊,專門做全校多處學生電腦實驗室的管理。具體工作是輪流在實驗室值班,回答學生提出的有關電腦使用的問題,以及管理實驗室內的印刷機等。與做助教或研究助理不同,這種在校園打工的工資是按小時算的,不包括學費或醫療保險等任何福利,工資也很低(基本是當時的全州最低時薪5元)。當然,工資不高也聊勝於無,並且在電腦實驗室工作也使我積累了一些解決問題的實際經驗。
正如前麵提到過的,要取得信息科學碩士,除了那四門注冊時要求的“前提條件課程”(Pre-requirement)之外,還要修36個學分,即12門課或11門課加一篇碩士論文。我沒選擇寫論文,而是先後修了以下12門課: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Science (信息科學概論);
Hum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人的信息處理);
Information and Coding Theory(信息與編碼理論);
Software Tools and Techniques (軟件工具與技術);
Data Structure (數據結構);
Introduction to Telecommunications(電子通訊概論);
Database Management(數據庫管理);
Interactive System Design(互動係統設計);
Client-Server & Workstation System (客戶端-服務器及工作站係統);
Compiler Design (編譯器設計);
Interactive Graphics(互動圖像);
Human Factors in Systems(係統中人的因素)。
選修這些課,都是由我在信息科學學院的導師道格拉斯·梅茨勒(Douglas Metzler)教授批準的。有些我拿不定主意的課,也是通過請教他才得以選擇和確定的。(最近從網上看到,梅茨勒教授已經退休,祝他一切都好!)通過這些課程,我學到了很多很多,特別是對於像我這樣以前沒有這方麵基礎的學生更是如此。除了相關的多種理論,在軟件的技術方麵,歸納起來至少學到了以下實際內容:
電腦操作係統:Dos,Unix,Window;
程序語言:帕斯卡,C,C++,Java,Visual Basic;
數據庫管理係統:Access,Oracle,SQL Server;
腳本語言:Javascript,ASP script;
標記語言:HTML,XML。
當然後來參加工作了才認識到,在學校學的東西還是有限的;在工作崗位上要學的東西還很多,並且不斷有新東西要學。常言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我逐步體會到,學校確實是讓我入了個門,學到的東西不僅有具體的知識和技能,還包括自學新東西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方法。這是後話了。
雖然信息科學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領域,但幸運的是,我對這些東西不是一點興趣也沒有。首先,學新的東西有好奇的動力;還有當看到自己編的程序成功地“跑”(run),並迅速得出期待的結果,心裏也有一種快感。
通過修信息科學的課,使我體會到這和以前在音樂係的教學很不一樣。音樂學專業是學那個領域的理論,曆史與研究方法,成果是要寫出有見解,有質量的論文來;而信息科學,雖然也學相應的知識和理論,但更重要的是實際操作能力,即能在網絡服務器上做出實際的成果,包括解決實際問題的軟件程序,數據庫的設計與管理,圖像處理,互動網頁的設計與維護,等等。說到底,學音樂學與學信息科學及技術需要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前者需要人文理性思維;而後者需要數理邏輯思維,這是很不一樣的。當然這種差別我不是一開始就明白的,而是在實際學的過程中,逐步體會,逐漸明白的。
長話短說,我從音樂係畢業後,又半工半讀,在信息科學學院讀了一年多,終於在1999年6月底修夠了學分,拿到了信息科學的碩士學位,從學校畢了業。至此,我長達將近六年的自費留學的生涯終於畫上了句號。
上圖是匹大信息科學學院發給我的科學碩士學位證書,頒發日期是1999年6月26日。
上圖是當時的信息學院院長托尼·卡波(Toni Carbo)教授代表全院教職員工及校友對我完成碩士學業的賀信,日期是1999年7月22日。
像多數同學一樣,我也在畢業之前就開始找工作。那年代找到IT業的工作不算難,經過一番努力,我在畢業前的1999年4月,找到了一家在本市的私人軟件開發公司的 programmer internship 的位置。工資雖然不高,但有轉成正式工的可能。稍後我於同年6月畢業後,公司就給我轉了正。那是我在這邊的第一份全職正式工作,從此生活開始了新的一頁。
上圖是1999年8月,我在短暫休假期間,與家人同遊哥德堡戰場遺址,在觀景台上。
回過頭來看我從音樂到信息科學的轉換過程,假如我在1995年春得到音樂係的碩士以後不再繼續讀博士,而是開始到信息科學修課,那麽再用兩年左右,可能會在1997年春就得信息科學碩士,這樣比實際情況早兩年多。然而,這種“假如”不大可能發生,因為我當時對畢業後找到音樂的工作還抱有希望,不甘心半途而廢;而且如果提前離開音樂係,會覺得對不起導師榮鴻曾教授及那裏其他的老師們。所以即使後來開始修信息科學方麵的課,我也一直堅持把音樂的博士完成了。
從我留學生涯的總體來看,在音樂係的學業使我更多更深地認識了作為文化產物的音樂,同時也加深了我對音樂的愛好。而在信息科學學院的學業讓我初步了解了這個領域的一些基本知識和技能,並順利找到了IT業的正式工作。在此,我要感謝幫我得到這次留學機會並在音樂係指導我學業的榮鴻曾教授;感謝在信息科學學院指導我學業的道格拉斯·梅茨勒教授;感謝在匹大音樂係和信息科學學院教過我的所有老師們,以及在此期間給過我種種幫助的同學們和朋友們。同時,我也感謝我的家人,特別是我太太和女兒,對我求學的一貫支持。有了這些教導,幫助,支持,才使我得以完成學業並找到工作。
簡短的後記:從匹大畢業後,我一直從事IT業的工作,直到66歲退休。這期間換過幾次單位,做過多種軟件的開發,測試,或維護。在生活方麵,2000年我們在匹茲堡郊區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買了一棟二手房,並一直住在這裏。如今我和太太都已退休,女兒在另一城市當醫生。我退休後,愛好音樂的活動更為豐富,不僅欣賞演出及錄音錄像,還自己彈琴唱歌,並寫點與音樂有關的文字。此外,偶爾寫點回憶,把經曆過的一些重要事情記錄下來,與關心者分享,也對自己是個交代,包括這組“留學回憶”。
全文完
2021於匹茲堡
再說這個係列。前麵幾年音樂生涯用了十四篇,每篇都有血有肉有圖片,不光有情節,而且有細節,讀來引人入勝。後麵挨踢生涯近二十年,隻用了一篇篇幅,雖然寫得也很好,但總是一帶而過的感覺。
說明什麽?說明音樂才是三牛兄真愛,傾注真情,沁入骨髓,欲罷而不能。挨踢不能說一點兒不愛,否則也堅持不下來,但終究是謀生工具,雖說幹了二十年工具也有感情了。
期待三牛兄分享怎麽培養後代做醫生的?洗耳恭聽。
再讚三牛兄真牛!
“人要是行,幹一行行一行,一行行行行行,行行行幹哪行都行,要是不行,幹一行不行一行,一行不行行行不行,行行不行,幹哪行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