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犇的博客

音樂欣賞, 往事回顧
個人資料
博文
《眾神的黃昏》是瓦格納的係列樂劇《尼伯龍根的指環》(DerRingdesNibelungen)的第四部。《尼伯龍根的指環》,有時也被簡稱為“瓦格納的指環”或“指環係列”,包括四部樂劇,是瓦格納用二十多年完成的巨著。係列的腳本都是由瓦格納本人根據北歐的神話傳說撰寫,情節在整體上是悲劇。“指環係列”也是瓦格納樂劇改革的典範之作。《眾神的黃昏》於187[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齊格弗裏德》是瓦格納的係列樂劇《尼伯龍根的指環》(DerRingdesNibelungen)的第三部。《尼伯龍根的指環》,有時也被簡稱為“瓦格納的指環”或“指環係列”,包括四部樂劇,是瓦格納用二十多年完成的巨著。係列的腳本都是由瓦格納本人根據北歐的神話傳說撰寫,情節在整體上是悲劇。“指環係列”也是瓦格納樂劇改革的典範之作。《齊格弗裏德》於185[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女武神》是瓦格納的係列樂劇《尼伯龍根的指環》(DerRingdesNibelungen)的第二部。《尼伯龍根的指環》,有時也被簡稱為“瓦格納的指環”或“指環係列”,包括四部樂劇,是瓦格納用二十多年完成的巨著。係列的腳本都是由瓦格納本人根據北歐的神話傳說撰寫,情節在整體上是悲劇。“指環係列”也是瓦格納樂劇改革的典範之作。《女武神》於1856年完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瓦格納的係列樂劇《尼伯龍根的指環》(DerRingdesNibelungen),也簡稱為“瓦格納的指環”或“指環係列”,包括四部樂劇,是作者用二十多年完成的巨著。係列的腳本都是由作曲家本人根據北歐的神話傳說撰寫,情節整體上是悲劇。“指環係列”也是瓦格納樂劇改革的典範之作。《萊茵的黃金》是《尼伯龍根的指環》的第一部,1854年完成,1869於慕尼黑首演,1[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紐倫堡的名歌手》是瓦格納繼《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之後,創作的又一部樂劇。和瓦格納的其它作品相比,有兩點比較獨特: 其一,瓦格納的作品多數是表現神話,奇幻的情景,而《紐倫堡的名歌手》是唯一一部表現曆史人物和事件的。劇中的主要人物漢斯·薩克斯在曆史上真有其人(HansSachs,1494–1576),是著名的詩人和歌唱師傅(關於“名歌手”的譯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如前所述,瓦格納的樂劇改革經曆了多年,是逐漸完成的。如果說我們前麵欣賞過的他比較早期的歌劇《漂泊的荷蘭人》,《湯豪瑟》,《羅恩格林》具有不少改革的成分,但還不能算完全的樂劇的話,那麽創作於1865年的《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則是公認的樂劇了。在我看來,從聽的角度,樂劇一個最明顯的特征就是“無終旋律”的運用,即音樂和歌唱不停地進行,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假如你心愛的人救了你的命並且十分愛你,隻是你不清楚他或她的來曆,你能信守諾言,永遠不問他或她的名字和來曆嗎?歌劇《羅恩格林》的女主人公艾爾莎就是被這個問題困擾,加上惡人挑撥,最終釀成悲劇。劇名“羅恩格林”究竟是指什麽要到最後一幕才見分曉。作品講述了一個神奇而悲涼的童話曆史故事,腳本是作曲家本人根據德國中世紀的傳奇故事撰寫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歌劇《湯豪瑟》的全名是TannhäuserundderSängerkriegaufWartburg,中文直譯是“湯豪瑟與瓦特堡的歌唱比賽”。腳本也是瓦格納根據兩個德國民間傳說撰寫的,即關於中世紀詩人歌手湯豪瑟的傳說,和關於瓦特堡歌唱比賽的傳說。作品講述神聖與褻瀆之間的矛盾,以及在真誠愛情的幫助下獲得救贖的故事。 《湯豪瑟》和前麵欣賞的《漂泊的荷蘭人》相似,也是瓦格納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漂泊的荷蘭人》講述了一個在海上長期漂泊的荷蘭船長尋求解脫的故事,帶有奇幻色彩。腳本是瓦格納根據德國詩人海涅(HeinrichHeine)的小說《施納貝勒沃普斯基先生的回憶錄》(AusdenMemoirendesHerrenvonSchnabelewopski)中講述的關於“幽靈船”的傳說撰寫的。有些文獻(如百度百科)說瓦格納是根據北歐的傳說撰寫的,也不能算錯,隻是忽略了海涅的小說這一中間環節。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大約從十九世紀中葉,德語歌劇的發展進入了瓦格納時期。瓦格納對歌劇的改革,他稱之為的“樂劇”(DasMusikdrama),包括音樂與戲劇的關係,音樂的表達方式等,是很深入,很全麵的。在欣賞瓦格納的歌劇-樂劇作品之前,我想先簡要談談他的改革。這個題目很大,有關文獻也很多,論點也不盡相同。綜合前人的論述,我覺得瓦格納的樂劇改革可以大致歸納為以下方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