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瓦格納的樂劇改革經曆了多年,是逐漸完成的。如果說我們前麵欣賞過的他比較早期的歌劇《漂泊的荷蘭人》,《湯豪瑟》,《羅恩格林》具有不少改革的成分,但還不能算完全的樂劇的話,那麽創作於1865年的《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則是公認的樂劇了。
在我看來,從聽的角度,樂劇一個最明顯的特征就是“無終旋律”的運用,即音樂和歌唱不停地進行,沒有終止式,感覺一直沒完,直到一場的結束,歌唱中也沒有詠歎調和宣敘調的區別。其它比較明顯的特征包括:主導動機的運用更為普遍;更加注重樂隊的表現力而不隻是歌唱的伴奏;和聲的手法更為自由多變;以及全劇的序曲改為每一幕各自的前奏曲等等。《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充分體現了樂劇的這些特征,是一部劃時代的標誌性名作,對後世的歌劇創作有著深遠的影響。
《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的腳本是瓦格納根據德國中世紀著名詩人戈特弗裏德·馮·斯特拉斯堡(Gottfried von Strassburg)的史詩編寫,是一個具有奇幻色彩的愛情故事。和前麵欣賞過的三部歌劇相似,這部樂劇也是悲劇。可以看出,大多數瓦格納的歌劇-樂劇是悲劇。關於《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更多的概況和劇情見互動百科:
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istan_und_Isolde
《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第一幕前奏曲,是以劇中一些主導動機為材料串聯而成,概括了全劇的基調。大體上音樂從象征愛情的主導動機開始,逐漸發展到高亢而激動的高潮,而後出現“痛苦”的主導動機,經過矛盾和衝突後,逐漸恢複平靜,象征主要人物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從愛情的產生,加上酒藥激發性欲,到愛得如火如荼,再經過與命運痛苦的抗爭,最後獲得了“死的解脫”。樂曲開始時出現的第一個和弦“特裏斯坦和弦”是瓦格納確立的一個特殊結構的和弦,是特裏斯坦主導動機(也是愛情主導動機)的一部分,也是瓦格納在和聲方麵突破傳統,更自由更大膽的一個標誌。
Wagner: Tristan und Isolde – Prelud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ktwPGCR7Yw&ab_channel=musicvideoing
由於“無終旋律”的手法的運用,很難從劇中找出一段能單獨表演的選段。下麵的“愛之死”(Liebestod)是全劇最後的唱段,是伊索爾德看到特裏斯坦已死時演唱的,歌中唱到“他安詳又平靜地微笑”,唱罷,伊索爾德也安然死去。
Tristan - Isolde Liebesto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LoHcB8A63M&ab_channel=kennethsmithesq
下麵的全劇音像是拜羅伊特節日劇院 1983年演出版,有英文字幕(如果沒有英文字幕顯示,點擊音像窗框右下方的“CC”,英文字幕就會在有歌詞時顯示):
樂隊指揮:Daniel Barenboim
伊索爾德 由Johanna Meier扮演;
特裏斯坦 由René Kollo扮演;
Wagner - Tristan und Isolde (Barenboim, Ponnelle, 1983) (complet - ST de-fr-eng-es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djFBW-S3z0&ab_channel=JF52opera
下麵是另一個全劇音像的版本,是紐約大都會歌劇院1999年演出版。與上麵拜羅伊特節日劇院 1983年演出版相比,優點是帶有中文字幕;缺點是表演和舞台設置不如前者。當然這是我的看法,不一定確切。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對比著看看:
樂隊指揮:James Levine
伊索爾德 由Jane Eaglen 扮演;
特裏斯坦 由Ben Heppner扮演;
瓦格納 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_01[中字全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1OTUwNzky.html?from=s1.8-1-1.2
瓦格納 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_02[中字全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1ODg2NDYw.html?from=s1.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