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8-10-19 20:59:53)
回龍灣因傳說是黑龍的誕生地,後來黑龍離開了這裏,但每年夏季都回來探家,當地人看到過黑龍高興的時候在河灣裏戲水時的情景,於是便把這處青山下的彎轉河流稱之為回龍灣。  當車駛進回龍灣的時候,我望著窗外美麗的風景,就開始對連綿的青山、湛藍的天空和潔白的雲朵,讚聲連連。  盛夏時節,當我們置身於公園之中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父親是解放初期的“高小”畢業,據說還是在全縣第一名。   到伊春後,在當地一所學校謀得了個工作,是教語文的。   在我百天時還沒有名字……一天他來了靈感,給我起了個名字,是單字名——全。第二天就興匆匆的告訴我爺爺,爺爺聽清楚後,操起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外地,冰棍叫冰糕、冰果、雪糕等。可在七十年代之前,在故鄉伊春那裏,一直稱呼為冰棍。  回想起那時的冰棍,總是覺得小小的冰棍也能在某種意義上記述著林區的曆史.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及七十年代初,冰棍有三分錢或者是五分錢一根(串)的,再後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在我5歲那年,我們區發生了一件讓所有人都悲痛數年的事件。   那時“文革”剛開始,人們都積極的參加政治運動,惟恐落後。大人們都象中邪般盲目的參加各種活動,吃飯要搞“三請示”,平時要搞“四忠於”。每年的“七、一六”要搞個紀念毛主席暢遊長江活動。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小秋收”活動給了孩子們無數的快樂,在大山中的笑聲,永遠的留在了那個年代……至今不會忘記拉著女同學的小手,向森林裏瘋跑時的快樂……    看到現在的獨生子女每天被長輩送接著,看著他(她)們早起晚歸為了“應試”教育拚命的補課,拚命的學習,學習幾乎成了生活的唯一,從而喪失了幼年、童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蟄居異鄉二十餘載,但始終頑固的保持著強烈的"土豆情結"。最突出的表現是,在我的餐桌上或宴席上,土豆是必備的一道菜,幾呼是無土豆不成席也。這一“惡習”在我經常去的飯店和酒店裏的服務員都十分的清楚,不用告訴,她會在點完其它菜後,最後問一句:今天土豆怎麽做?往往弄的同去的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以為我和服務員有什麽特殊的關係。在家中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在這眾聲喧囂的新世紀裏,對於離鄉二十餘載的我,故鄉小興安嶺仿佛離自己越來越遠……諸多兒時地往事,亦總是有些逐漸模糊和輪廓不清。偶然進到故鄉的一個論壇——大浪社區,並在我的提議下,設立了一個新的欄目——童心俱樂部,看到那個叫小靚妞的小斑竹歡快地上任時,高興之餘,也不能不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那時孩子們的諸多遊戲以及其它……逐漸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小火車已是久違的曆史和生活了……它代表了一個時代。嗚——嗚——的笛鳴,曾給多少人帶來了希望和激情!慢騰騰滾動的車輪,如同當時生活的韻律,和諧、溫馨,盡管很貧窮……在那窄窄車廂裏發生的往事,曆曆在目……      森林小火車和林區的曆史永遠是分不開的,盡管小火車早已經被無情的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林區的水多,林區的河流多。凡是有水的地方就有魚,而父親生平最喜歡的一件事情就是釣魚。受父親的影響,我和弟弟甚至兩個妹妹都喜歡釣魚,而且技藝很高。  當年河裏的魚非常多,特別是湯旺河。這條河在我離開家鄉前,水量一直都是很大,河麵也很寬。水質非常好,3米多深都能夠看到底。用“塘清疑水淺,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那時,由於大環境的關係,人們沒有愛護動物的觀念。  家雀(麻雀)是四害之一,所以打麻雀是天經地義的事,沒有人會阻止。我和弟弟及小夥伴們,不知道傷害了多少的麻雀,回想起來很是後悔。  山上的動物很多,特別是山雀更多,各種種類數不勝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