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迷五色,心空四象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個人資料
博文
(2009-12-14 16:45:11)


楊絳在《幹校六記》裏寫道,回京的時候,她指著窩棚問錢鍾書:“給咱們這樣一個棚,咱們就住下,行嗎?”錢先生認真想了一下說:“沒有書”。
“沒有書”,好簡單的三個字,卻分明已說盡讀書人的本色。
也曾經曆過“沒有書”或“沒什麽書”的年代。那時節可看的書不多,就算有,也買不起。誰家的父母能把一家老小的三餐照顧周全就算萬幸了,哪還有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開著開著,車子行在了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境內。天柱素有“黔東第一關”之稱,是川黔通往兩廣、江浙的重要門戶。
司機說我們到遠口了。遠口是天柱縣的一個大鎮,位於遠洞河與清水江交匯處,也是擁有八百年開發史的一座古鎮。鎮上的“滑豆腐”、“酸湯魚”兩樣風味小吃據說赫赫有名。這天正好有集市.....
前麵的路完全堵上了,司機歎口氣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09-12-08 21:27:00)


骨灰、墓碑、冷雨、怒放的櫻花、錯亂的季節......這一切就像做了一場夢,從夢裏醒來,雪已經停了,陽光明媚,lifegoeson,隻是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了你。
當一切結束,我們已不複原先的模樣......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9-11-30 20:49:52)


(原創攝於貴州)
你的眼中波光粼粼
滿襟的日照
櫓歌浮動
坐在城牆上曬太陽
坐在古渡口發呆
坐在龍標書院門首
寫無題詩,一首接一首
就著塵埃與寂靜
就著沿河細碎的人語
就著縹緲悠長的櫓歌
河水長出明晃晃的翅膀
你的眼中波光粼粼
接瓦連椽的老屋
房簷下掛著衣服和紅薯
掛著不變的日子與星辰
春天漲水冬天水落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喜歡讀《紐約客》,每期不落。一直在尋思,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名字跟《紐約客》掛上鉤呢?用英文寫小說、詩、深度紀實...然後給《紐約客》投稿?算了吧,這輩子恐怕希望不大。
最近靈機一動,《紐約客》每期的漫畫我也愛看,而且每期他們都會提供一張漫畫征集題詞,如果入圍前三名,那你的名字就能上《紐約客》了。別的不成,這個俺可以試試啊!也不怎麽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09-11-30 16:14:18)

這個周六(12月5號)要去參加晚霞的葬禮,我會在葬禮上念一下我寫給她的詩《眠歌》。晚霞的先生是美國人,來賓恐怕大部分也是老外。怕大家不知道我在念叨什麽,所以提供一個英文版本給不懂中文的人參考。就是印一疊放那兒,一麵中文,一麵英文,讓來賓隨便取閱,朗讀的話,就隻念中文的。
一直覺得,詩其實是不可譯的,尤其不可直譯。難怪英文版的《眠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9-11-18 23:06:38)


南方下著大雪
紐約滴著冷雨
北漢普頓的葉子紅盡了嗎
故鄉
我不是搞丟了地址
就是搞丟了鑰匙
故鄉
我的自行車
被誰懸上了棚梁
故鄉
再也不會歸去
再也不會離開
忘了吧
忘了吧
忘了一切就是自由
有人一次次打開聖經
有人整夜聆聽哈裏路亞
那使靈魂輕舉讚美不盡的歌聲啊
在天堂的草坪
回響
我目不旁瞬
我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9-11-11 22:25:23)


06年4月,晚霞從波士頓來紐約玩。入夜,一夥朋友去村裏一家爵士酒吧high,這篇《貝司手的表情》寫的就是那夜的感覺。晚霞,我還記得你的淺湖綠衣衫,柔婉的嗓音;還記得你問“下一個好玩的酒吧在哪裏”時興奮的表情;還記得夜風中那些白色的百合花,開得純淨無比;還記得你的笑聲,隨風飄揚......
晚霞,我們想你!
找到了晚霞寫的《領會爵士樂》,一並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去湘西完全是因為沈從文,因為他筆下的那片土地,那山、那水、那人、那白煙繚繞的渡口......
但這趟出遊的真正目的地卻是黔東南。自從有次一不小心在網上看見一位驢友的貴州行紀後,就一直念念不忘,心向往之。
從湖南洪江進貴州,當地人異口同聲地說,洪江到錦屏沒有直達車,你從會同或靖縣走吧,從那裏轉車去貴州的錦屏、黎平啥的,都挺方便。
問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洪江雖屬彈丸之地,卻匯聚了直通洞庭入長江的沅水、巫水和潕水(即舞陽河),這幾條支流先後流入沅江,至此江麵變寬,水勢浩大,宛若一股洪流,於是就有了“洪江”的稱謂。
洪江大橋,建於1965年12月。
大橋全景
橋堍的大排檔。不少光膀子喝啤酒的:)
岸邊民居
另一側岸邊的吊腳樓,看著已經頹敗不堪、不合適住人了。
問了當地人,原來1996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