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2011-09-01 14:55:35)
親曆西沙之戰西沙之戰,是建國後海軍第一次與外國作戰,並收複領土。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榆林基地護衛艦一大隊航海長的張毓清曾親曆中國收複西沙的戰役。他的口述,從海戰親曆者的視角還原了戰爭的現場。1973年9月,南越(越南共和國)將南沙群島的南威、太平等十多個島嶼劃入南越版圖,給了南越的福綏省,並派軍艦在中國西沙永樂海域活動。這段時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56年匈牙利事件真相:蘇聯兩次出兵鎮壓2007-05-0714:29:15 來源:環球時報 網友評論1條進入論壇
街上出現了路障,市中心的斯大林像被拉倒
布達佩斯街頭被群眾焚毀的蘇軍重型坦克50年前的10月23日,布達佩斯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群眾示威遊行,隨後演變為流血衝突。10月24日和11月4日,蘇聯兩次派兵鎮壓,史稱“匈牙利事件”。匈牙利事件在世人心中是一個無法抹去的記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主題:毛澤東劉少奇與“七千人大會”
[史海鉤沉]張素華
  大會的起因
  1960年夏,中央感到了經濟形勢的嚴峻性,提出了進行調整的方針。由於曆史的慣性,直到1961年才真正開始調整。麵對三年“大躍進”帶來的嚴重惡果,很多幹部感到意外和震驚,他們作夢也沒有想到,幾年的苦幹,換來的卻是一片災荒。由此產生了相當的畏難情緒,不論地方、軍隊,還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共第九屆全體5位中央常委亮相天安門城樓:
毛澤東,林彪(反革命),周恩來,陳伯達(反革命),康生(反革命)
陳伯達晚年的生活與自省
霞飛 
人們常常會忘卻很多事情和人物,但對“文化大革命”中的風雲人物陳伯達卻很難忘掉。當1980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公審陳伯達時,人們關注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已經沉寂了十年的陳伯達。陳伯達還活著,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毛澤東批語《我的一點意見》的前前後後
□斯夫 《黨史博覽》2004年第10期
林彪大力鼓吹“天才論”,提出設國家主席,就是想自己當國家主席
《我的一點意見》是毛澤東在廬山召開的中共九屆二中全會期間,針對林彪、陳伯達等大肆鼓吹的“天才論”和摘編的《恩格斯、列寧、毛主席關於稱天才的幾段語錄》而寫的批語。
“文化大革命”期間,林彪一夥大力鼓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的一點意見〔1〕(一九七○年八月三十一日)毛澤東  這個材料是陳伯達〔2〕同誌搞的,欺騙了不少同誌。第一,這裏沒有馬克思的話。第二,隻找了恩格斯一句話〔3〕,而《路易·波拿巴特政變記》這部書不是馬克思的主要著作。第三,找了列寧的有五條〔4〕。其中第五條說,要有經過考驗、受過專門訓練和長期教育,並且彼此能夠很好地互相配合的領袖,這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jxhui5519.blog.163.com/blog/static/560334682009028112837997/
大躍進時川、皖、豫、魯、甘餓死人最多按語:作者歐陽龍門說: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造成了以後三年的“大饑荒”。在三年“大饑荒”裏到底死了多少人,到現在為止仍然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估計數字從一千萬到四千萬。丁抒的《人禍》和《從“大躍進”到大饑荒》對此有客觀的描述。目前,有兩點是普遍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culture.gdcct.gov.cn/secre/201108/t20110816_557821.html
吳芝圃與河南大躍進餓死人三農直通車www.gdcct.gov.cn責任編輯:lanmengjie發布時間:2011-08-16  導讀:信陽遂平縣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是中國第一個人民公社!也就是在這中國第一個人民公社放出的中國第一顆小麥高產“衛星”,以此引發了席卷全國的浮誇潮和大饑荒。根據官方公布的數字,在吳芝圃統治下的1959—1961年的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安徽無為縣政府網站:http://www.ww.gov.cn/forum/forum_view.php?fid=8368&tid=2
   從痛苦中醒來
    紀實:廬山會議外的一起冤案  
(摘自《黨史博覽》2001年第11期宋霖文)  1958年7月31日,安徽舒城縣千人橋農業社放出早稻畝產11471斤的“衛星”。當晚,張愷帆陪同省委第一書記曾希聖趕去祝賀。張愷帆作詩讚頌:“千人橋上萬人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毛澤東《關於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問題的批語》⑴(一九五九年八月十日)
資料來源: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八冊)
印發各同誌。右傾機會主義分子,中央委員會裏有,即軍事俱樂部的那些同誌們⑵;省級也有,例如安徽省委書記張愷帆⑶。我懷疑這些人是混入黨內的投機分子。他們在由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中,站在資產階級立場,蓄謀破壞無產階級專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76]
[77]
[78]
[79]
[8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