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毛澤東批語《我的一點意見》的前前後後(《黨史博覽》 2004年第10期)

(2011-08-30 00:14:30) 下一個

毛澤東批語《我的一點意見》的前前後後

                                          □ 斯 夫 《黨史博覽》 2004年第10期


林彪大力鼓吹“天才論”,提出設國家主席,就是想自己當國家主席 

        《我的一點意見》是毛澤東在廬山召開的中共九屆二中全會期間,針對林彪、陳伯達等大肆鼓吹的“天才論”和摘編的《恩格斯、列寧、毛主席關於稱天才的幾段語錄》而寫的批語。 

      “文化大革命”期間,林彪一夥大力鼓吹“天才論”,說毛澤東“天才地、創造性地、全麵地繼承、捍衛、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對此,毛澤東非常反感,他曆來反對“天才論”。然而,當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的林彪卻大力鼓吹“天才論”。林彪自命天才,如果承認“天才論”,也就等於肯定了林彪是當然的接班人。毛澤東反對“天才論”,不承認“天才論”,進而也懷疑林彪提出設國家主席想法的真實意圖…… 

       新中國成立後,擔任國家主席的先是毛澤東,後是劉少奇,而劉當國家主席時,是被確定為中國共產黨的接班人的。後來,毛澤東主張不設國家主席。1970年4月11日,林彪提出要設國家主席,並說要毛澤東再擔任國家主席。4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將林彪的意見向毛澤東請示,毛澤東批示:“我不能再作此事,此議不妥。”而林彪提出設國家主席,就是想自己當國家主席。正是由於上述原因,經過“九大”和九屆一中全會,林彪成了黨章規定的毛澤東的“接班人”。但林彪還是迫不及待地“搶班奪權”了。因為就在林彪成為“接班人”的同時,江青、張春橋、姚文元、黃永勝、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也相繼成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兩者的權力分配達到了暫時的均衡。雖然權勢極盛,但他們的權力欲望是沒有止境的。於是,江青和林彪集團在“九大”以後便開始爭權奪勢,分道揚鑣。 

       林彪是1955年4月4日中共七屆五中全會補選出的中央政治局委員,1958年成為中共中央副主席。他資曆較深,性格孤傲,對釣魚台那夥“文人”打心眼兒裏瞧不起。林彪曾說: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張春橋、姚文元的名字聽都沒有聽說過,都是無名之輩。1967年2月初的一個晚上,秘書正在給葉群講文件,隻聽從林彪那邊傳來怪叫:“葉群!葉群!”秘書急忙跑出去,隻見林彪氣得臉色鐵青,身體一陣陣發抖。林彪怒不可遏地對秘書說:“叫葉群!快把江青給我趕走!”這時,隻聽見林彪會客室的門口傳來江青平靜的聲音:“林彪同誌,我有缺點、錯誤,你可以批評,何必生氣呢?……”緊接著,葉群去作了調解。他們何以鬧翻?我們不得而知。
        在中共“九大”上,葉群布置一些人不投江青的票,結果江青少得了6票,心裏十分惱火,甚至揚言要加以追查。而華東組也有人不投葉群的票,葉群等人也大為不滿。在“九大”期間,陳伯達和黃永勝等人多次密談,研究“九大”以後要不要中央文革小組的問題。此後,林彪明令陳伯達不要聽江青的指揮。 

       葉群當時既擔心林彪的身體“拖不過”毛澤東,又擔心林彪“接班人”的地位不穩,權力被江青、張春橋等奪去。特別是有一次毛澤東與林彪談到林年紀大了以後誰來接班的問題時,曾提到張春橋,這更使林彪、葉群產生了疑慮。在林彪集團看來,情況緊急,“搶班奪權”迫在眉睫。林彪集團的主要成員曾就這個問題進行了周密的分析,他們認為:林彪的“接班”問題有三種可能:一是“和平接班”,這種辦法最好;二是“被人搶班”,即林彪被趕下台;三是林彪“提前搶班”,但這一條較複雜、難度大。經過再三權衡,他們最後商定:爭取“和平過渡”,做好“武裝起義”的準備。主意已定,他們便開始了行動。 

       他們的“和平接班”活動首先從要求設國家主席入手。1969年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劉少奇逝世。這條消息對中國一般老百姓是封鎖的,但當時掌握國家黨、政領導權的核心人物可以說是無人不曉。因此,這些人心中都在盤算著中國將采取什麽樣的政權組織形式,誰將擔任未來的國家主席。 

         林彪希望自己能像劉少奇生前擔任的職務一樣:在黨內是“副主席”,在國家職務上,擔任“國家主席”。然而,毛澤東卻有他自己的想法。鑒於劉少奇的“教訓”,1970年3月,毛澤東提出召開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修改憲法的意見,建議不設國家主席。但林彪力主設國家主席,並提議由毛澤東擔任。毛澤東當即予以斷然否定:“我不能再作此事,此議不妥。”而若不設國家主席,林彪就永遠不可能擔任國家主席了。因此,對這件事林彪是決不會善罷甘休的。 

        在這種情況下,林彪集團便在九屆二中全會前夕大造輿論,力圖通過這次全會讓林彪當上國家主席。於是,圍繞“天才論”和設國家主席問題的爭論,便在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在廬山舉行的中共九屆二中全會上,爆發了。 

        毛澤東:是英雄創造曆史,還是奴隸們創造曆史,……是唯心論的先驗論,還是唯物論的反映論,我們隻能站在馬列主義的立場上,而決不能跟陳伯達的謠言和詭辯混在一起.

        在廬山會議上,新投入到林彪集團的當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陳伯達,率先提出了“天才論”,並夥同葉群於8月23日廬山會議期間連夜選編了一個材料,摘錄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於所謂天才的論述,即《恩格斯、列寧、毛主席關於稱天才的幾段語錄》。 

        陳伯達摘編的《恩格斯、列寧、毛主席關於稱天才的幾段語錄》中,這樣摘道: 

         在現代社會中,假如沒有“十來個”富有天才(而天才人物不是成千成百地產生出來的)、經過考驗、受過專門訓練和長期教育並且彼此能夠很好地互相配合的領袖,無論哪個階級都無法進行堅持不懈的鬥爭。(《怎麽辦?》——《列寧選集》第1卷第422頁)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之所以能夠作出他們的理論,除了他們的天才條件之外,主要地是他們親自參加了當時的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的實踐,……(《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264頁)
…………
        這段《語錄》共7條,被散發給了九屆二中全會的與會者。 

         眾所周知,林彪、陳伯達等在九屆二中全會上的一個根本目的,就是要把林彪捧上國家主席的位置。陳伯達編選稱天才的《語錄》,就是為了攻擊那些不讚成設國家主席的人。例如,陳伯達在8月24日的華北組會議發言中說:“現在竟然有人胡說‘毛澤東同誌天才地全麵地繼承、捍衛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階段’這些話是一種諷刺……有人利用毛主席的謙虛,妄圖貶低毛澤東思想。”葉群當天在中南組的發言中也說:“林彪同誌在很多會議上都講了毛主席是最偉大的天才。說毛主席比馬克思、列寧知道得多、懂得多。難道這些都要收回嗎?” 

        在他們看來,嚷一番“天才論”,推舉毛澤東擔任國家主席,而毛澤東又一再表示過不再重新擔任,這樣一來,國家主席便非林彪莫屬了。這番輿論,確實蒙蔽了一些真心擁護毛澤東當國家主席的與會者。與此同時,林彪手下的幾員戰將也一齊呼應,大有一舉轟平廬山之勢。 

         對於陳伯達、林彪一夥的險惡居心,毛澤東是早有察覺的。毛澤東讀了這個稱天才的《語錄》後,敏銳地看出了編選者的真實用心,於是在8月31日寫了《我的一點意見》。毛澤東在《我的一點意見》中寫道: 

         這個材料是陳伯達同誌搞的,欺騙了不少同誌。第一,這裏沒有馬克思的話。第二,隻找了恩格斯一句話,而《路易·波拿巴特政變記》這部書不是馬克思的主要著作。第三,找了列寧的有五條。其中第五條說,要有經過考驗、受過專門訓練和長期教育,並且彼此能夠很好地互相配合的領袖,這裏列舉了四個條件。別人且不論,就我們中央委員會的同誌來說,夠條件的不很多。例如,我跟陳伯達這位天才理論家之間,共事三十多年,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就從來沒有配合過,更不去說很好的配合。僅舉三次廬山會議為例。第一次,他跑到彭德懷那裏去了。第二次,討論工業七十條,據他自己說,上山幾天就下山了,也不知道為了什麽原因下山,下山之後跑到什麽地方去了。這一次,他可配合得很好了,采取突然襲擊,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大有炸平廬山,停止地球轉動之勢。我這些話,無非形容我們的天才理論家的心(是什麽心我不知道,大概是良心吧,可決不是野心)的廣大而已。至於無產階級的天下是否會亂,廬山能否炸平,地球是否停轉,我看大概不會吧。上過廬山的一位古人(指唐代詩人李白——引者注)說:“杞國無事憂天傾。”我們不要學那位杞國人。最後關於我的話(指陳伯達摘錄的毛澤東《實踐論》中的一段話:“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之所以能夠作出他們的理論,除了他們的天才條件之外,主要地是他們親自參加了當時的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的實踐……”——引者注),肯定幫不了他多少忙。我是說主要地不是由於人們的天才,而是由於人們的社會實踐。我同林彪同誌交換過意見,我們兩人一致認為,這個曆史家和哲學史家爭論不休的問題,即通常所說的,是英雄創造曆史,還是奴隸們創造曆史,人的知識(才能也屬於知識範疇)是先天就有的,還是後天才有的,是唯心論的先驗論,還是唯物論的反映論,我們隻能站在馬列主義的立場上,而決不能跟陳伯達的謠言和詭辯混在一起。同時我們兩人還認為,這個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問題,我們自己還要繼續研究,並不認為事情已經研究完結。希望同誌們同我們一道采取這種態度,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不要上號稱懂得馬克思,而實際上根本不懂馬克思那樣一些人的當。 

        1970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傳達陳伯達反黨問題的指示,同時發了這個批語。毛澤東這個批語就寫在陳伯達等搜集整理的《恩格斯、列寧、毛主席關於稱天才的幾段語錄》和《林副主席指示》上,題目是毛澤東在審閱這個批語的抄清件時加寫的。 

       毛澤東的批語中所說的恩格斯的一句話是指恩格斯為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特政變記》德文第三版寫的序言中評價該書的一句話:“這是一部天才的著作。”批示中毛澤東所提的陳伯達摘錄的列寧的5條是指:一、“當你讀到這些評論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好像是在親自聽取這位天才思想家講話一樣。”二、“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在於他回答了人類先進思想已經提出的種種問題。”三、“馬克思的天才就在於他最先從這裏得出了全世界曆史提示的結論,並且一貫地推行了這個結論。這一結論就是關於階級鬥爭的學說。”四、“這真是多麽天才的預見!”五、“在現代社會中,假如沒有‘十來個’富有天才(而天才人物不是成千成百地產生出來的)、經過考驗、受過專門訓練和長期教育並且彼此能夠很好地互相配合的領袖,無論哪個階級都無法進行堅持不懈的鬥爭。”毛澤東批示中所提的三次廬山會議,其中的第一次是指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在廬山先後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八屆八中全會。在這次會議上,原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的彭德懷,因向毛澤東寫了一封對“大躍進”看法的信,而和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被錯誤地定為所謂的“反黨集團”。 

        在毛澤東手稿中批示的“而是由於人們的社會實踐”這句話的後麵,還加括號寫有一句:“陳伯達摘引林彪同誌的話多至七(八)條,如獲至寶。”中共中央轉發《我的一點意見》時,刪去了引號中的這句話。那麽陳伯達摘錄的林彪的8條講話是什麽呢?這些內容分別是: 

        一、1959年9月,林彪在全軍高級幹部會議上的講話:“毛主席個人天賦很高。他理解力很強,無論讀書的理解力,或對事物的理解力,從現象看本質的能力,都很強。他的頭腦是非常清楚的,天資很高。” 

        二、1966年5月18日,林彪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19世紀的天才是馬克思、恩格斯。20世紀的天才是列寧和毛澤東同誌。……不承認這一點,我們就會犯大錯誤。不看到這一點,就不曉得把無產階級最偉大的天才舵手選為我們的領袖。” 

        三、1966年5月18日,林彪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毛主席所經曆的事情,比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多得多。當然,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是偉大的人物。馬克思活了64歲,恩格斯活了75歲。他們有很高的預見,他們繼承了人類先進的思想,預見到人類社會的發展。可是他們沒有親身領導過無產階級革命,沒有像毛主席那樣,親臨前線指揮那麽多重大的政治戰役,特別是軍事戰役。列寧隻活了54歲,十月革命勝利以後6年就去世了。他也沒有經曆過像毛主席那樣長期、那樣複雜、那樣激烈、那樣多方麵的鬥爭。中國人口比德國多10倍,比俄國多3倍,革命經驗之豐富,沒有哪一個能超過。毛主席在全國、全世界有最高威望,是最卓越、最偉大的人物。毛主席的言論、文章和革命實踐都表現出他的偉大的無產階級的天才。” 

        四、1966年8月8日,林彪接見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組時的講話:“毛主席是當代無產階級最傑出的領袖,是最偉大的天才,有最高的革命責任感,最現實的革命精神。” 

        五、1966年9月18日,林彪關於把學習毛澤東著作提高到一個新階段的講話:“毛主席比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高得多。現在世界上沒有哪一個人比得上毛主席的水平。” 

        六、1966年9月18日,林彪關於把學習毛澤東著作提高到一個新階段的講話:“毛主席這樣的天才,全世界幾百年、中國幾千年才出現一個。毛主席是世界最大的天才。” 

          七、1966年12月16日,林彪《〈毛主席語錄〉再版前言》:“毛澤東同誌是當代最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毛澤東同誌天才地、創造性地、全麵地繼承、捍衛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八、1970年5月19日,林彪接見總政治部副部長以上幹部時的講話:“不能離開中心。中心就是太陽,九大行星圍繞太陽旋轉,一切工作圍繞太陽轉。毛主席就是太陽。毛澤東思想就是太陽。” 

         毛澤東批判了陳伯達編選這個《語錄》的唯心主義觀點,諷刺這個“天才理論家”,連“是英雄創造曆史,還是奴隸們創造曆史,人的知識(才能也屬於知識範疇)是先天就有的, 還是後天才有的,是唯心論的先驗論,還是唯物論的反映論”這樣一些常識都不懂,提醒人們不要上騙子的當。在毛澤東批示中,毛澤東說這是他和林彪兩人一致的意見,自然是從鬥爭策略上考慮,是為了穩住林彪。從毛澤東的批示中可以看出,在毛澤東看來,此前確實有人上了這個當,而上當的原因,就是沒有很好地閱讀馬列著作。正因為如此,在9月6日的閉幕會上,在講到高級幹部讀馬、列的幾本書的問題時,毛澤東特別強調指出:“現在不讀馬、列的書了,不讀好了,人家就搬出什麽‘第三版’(指恩格斯《路易·波拿巴特政變記》德文第三版寫的序言。陳伯達在中共九屆二中全會期間搜集整理的《恩格斯、列寧、毛主席關於稱天才的幾段語錄》中,引用了恩格斯寫的這個序言中的一句話:“這是一部天才的著作。”——引者注)呀,就照著吹呀,那末,你讀過沒有?沒有讀過,就上這些黑秀才的當。有些是紅秀才喲。我勸同誌們,有閱讀能力的,讀十幾本。基本開始嘛,不妨礙工作。”“要讀幾本哲學史,中國哲學史,歐洲哲學史。一講讀哲學史,那可不得了呀,我今天工作怎麽辦?其實是有時間的。你不讀點,你就不曉得。這次就是因為上當,得到教訓嘛。人家是哪一個版本,第幾版都說了,一問呢?自己沒有看過。” 

         毛澤東:我看他們的突然襲擊,地下活動,是有計劃、有組織、有綱領的。有人急於想當國家主席,要分裂黨,急於奪權 

         在九屆二中全會結束後不久,即9月18日,周恩來等給毛澤東寫報告說:“現送上主席在1964年關於選讀馬、恩、列、斯著作的32本書的批示和目錄。我們從中選了9本,又在毛主席著作中選了5本。” 

        周恩來等挑選的9本馬、恩、列、斯著作是:《共產黨宣言》、《哥達綱領批判》、《反杜林論》、《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國家與革命》、《無產階級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論馬克思、恩格斯及馬克思主義》。毛澤東的5本著作是:《實踐論》、《矛盾論》、《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裏來的?》。 

        毛澤東於9月27日在周恩來等人送的報告上批語:“9本略多,第一次宜少,大本書宜選讀(如反杜林論)。”反杜林論,即恩格斯的《反杜林論》。 

        11月6日,中共中央下發了經毛澤東審閱的《關於高級幹部學習問題的通知》,《通知》中引用了毛澤東的上述這個批語,並指出,“最近,毛主席在黨的九屆二中全會上,又一次批示:黨的高級幹部,不管工作多忙,都要擠出時間,讀一些馬、列的書,區別真假馬列主義”。 

        對於林彪和陳伯達等人大力鼓吹的“天才論”,特別是對於上“天才論”當的這個教訓,毛澤東非常重視。九屆二中全會後,他又多次談論。1971年3月15日在對一篇文章的批語中,毛澤東說:“我黨多年來不讀馬、列,不突出馬、列,竟讓一些騙子騙了多年,使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什麽是唯物論,什麽是唯心論,在廬山鬧出大笑話。這個教訓非常嚴重,這幾年應當特別注意宣傳馬、列。”1971年夏天毛澤東在南巡期間的講話中,對這個問題講得更透徹。他說:我看他們的突然襲擊,地下活動,是有計劃、有組織、有綱領的。綱領就是設國家主席,就是“天才”,就是反對“九大”路線,推翻九屆二中全會的三項議程。有人急於想當國家主席,要分裂黨,急於奪權。天才問題是個理論問題,他們搞唯心論的先驗論。說反天才,就是反對我。我不是天才。我讀了6年孔夫子的書,又讀了7年資本主義的書,到1918年才讀馬列主義,怎麽是天才?那幾個副詞(按:指“天才地、全麵地、創造性地”三個副詞)是我圈過幾次的嘛。“九大”黨章已經定了,為什麽不翻開看看?《我的一點意見》是找了一些人談話,作了一點調查研究才寫的,是專批“天才論”的。我並不是不要說天才,天才就是比較聰明一點,天才不是靠一個人靠幾個人,天才是靠一個黨,黨是無產階級先鋒隊。天才是靠群眾路線,集體智慧。 

       1970年9月6日,在廬山會議閉幕式的講話中,當講到廬山會議這場鬥爭,他們大有炸平廬山,停止地球轉動之勢時,毛澤東說:“廬山是炸不平的,地球還是照樣轉。極而言之,無非是有那個味道。他們認為,代表人民的標誌就是要當國家主席。我在十幾年以前就不當了嘛,豈不是十幾年以來就不代表人民了嗎?我說誰想代表人民,誰去當嘛,我是不幹。你把廬山炸平了,我也不幹。你有啥辦法呀?” 

        針對這次廬山會議上林彪、陳伯達等人的陰謀活動,毛澤東大講特講了黨內團結問題。在這一閉幕式的講話中,毛澤東說:“不講團結不好,不講團結得不到全黨的同意,群眾也不高興。”“所謂講團結是什麽呢?當然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礎之上的團結,不是無原則的團結。提出團結的口號,總是好一點嘛,人多一點嘛。包括我們在座的有一些同誌,曆來曆史上鬧別扭的,現在還在鬧,我說還可以允許。此種人不可少。你曉得,世界上有這種人,你有啥辦法?一定要搞得那麽幹幹淨淨,就舒服了,就睡得著覺了?我看也不一定。到那時候又是一分為二。黨內黨外都要團結大多數,事情才幹得好。” 

        其實,毛澤東早已察覺了他們的陰謀,他對於葉群等人玩弄權術和攫取權力的企圖非常憤慨。後來毛澤東在外地巡視時曾尖銳地戳穿了他們的陰謀,他說:“一句就是一句,怎麽能頂一萬句?不設國家主席,我不當國家主席,我講了六次,一次就算講了一句吧,就是六萬句?他們都不聽嘛,半句也不頂,等於零。”“名曰樹我,不知樹誰人?說穿了就是樹他自己。”所以在九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首先對林彪的“吹鼓手”陳伯達開刀,開始了對陳伯達的批判。 

        中共九屆二中全會後,陳伯達被隔離審查。1973年8月,中共中央決定永遠開除陳伯達的黨籍,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1981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確認陳伯達是林彪反革命集團案主犯,判處他有期徒刑18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
        毛澤東對陳伯達的批判,可以說是批在陳伯達的身上,痛在“林副主席”的心上。林彪此時已清楚地意識到,毛澤東已看穿了他的用意,他在毛澤東心中已經“失寵”了,“和平接班”的願望事實上已宣告失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