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哪幾個手指在握杆中最關鍵? 在4個月中,三種握杆法都試過了。 開始覺得棒球式很給力的樣子,練了一段,發現兩手和雙臂很難與杆“融為一體”,故堅定地放棄了。 然後在互鎖式和重疊式之間“難以割舍”,變換了幾次之後,下決心固定用互鎖式。 雖然篤定用了互鎖式,但握杆不緊的問題時有感覺,不知何故。 偶然看了一段教學視頻,問握杆的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少兒與成人學打高球的不同“難”處昨天在練習場,剛巧遇見同胞一家兩大兩小在我前麵練球,閑聊幾句,一家已經有些球齡了,忙裏偷閑“觀摩”了一番,初步感悟到少兒與成人學打高球的不同“難”處。高爾夫是一種生活,蘊含生活真諦,反映生活曆練,塑造生活心態,體現生活難易,提升生活品質。少兒未經人世,好奇心強,興趣點低,引導得法,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高爾夫的“難”與“難受”很多人說,打好高球難,很多打起高球的人經常倍感“難受”。感悟高爾夫至今4個月發現,無論認為高球難打好,還是備受高球折磨,原因大道至簡,即莫名高球之妙。莫名其妙的主因是:一方麵,教的人大都教條,人雲亦雲,照本宣科;另一方麵,學的人大都機械,聽風就是雨,動輒不敢越雷池一步。結果,上手難,打起來難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剛學打高爾夫沒幾天,忽然醒悟,打高爾夫與小時候在東北農村秋天刨玉米或高粱根兒何其相似乃爾!那是我在農村三年裏最喜歡幹的夥計之一,原因是看起來很有節奏感,幹起來也挺給力,一壟一壟地根子就在鋤頭的一起一落之中解決了。打高爾夫,勁頭不是直上直下,而像打草,左右開弓。據掰,高爾夫的起源也確實有這種說法。不論如何,棍與球,是很男人的物件,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3-23 13:48:17)
去年11月份,學了吉他入門之後,突然對高爾夫運動產生興趣,便加入了波士頓的一個高爾夫微信群。進群後第一個問題是:新手最好的成績若何?有答:群裏一位女士半年100杆。咱是男士,標準應該高些,於是,我當即表示:我的目標是半年90杆。群裏嘩然。我是我行我素的主兒,馬上起而行之,在網上花50美刀買了一套不知幾手的家夥事兒,借群裏免費教練之便,去練習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南北韓借冬奧會之機開始聯手,或是特朗普的一招妙棋。 1、南北韓結束敵對,共同的敵人肯定不是美國,也不是歐洲,隻能是近鄰。 2、南北韓結束敵對,等於瞬間巨增新韓國的各方麵潛力,尤其是聯合與擁核的新韓國是所有近鄰的現實威脅。 3、通過南北韓結束敵對,北韓暗渡陳倉,與美國及西方社會可以達成“遠交近攻”的態勢了,對整個朝鮮民族利遠大於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看完《芳華》演繹的文工團員,再對照馮小剛當年的文工團戰友,就明白電影多唧唧歪歪了。?這是文工團時的馮小剛。這是馮小剛同團的真芳華(當年)與現在。對比馮小剛,誰悲催,一清二楚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看《芳華》想到的朱崇毛《芳華》上映,引起轟動。筆者的朋友用微信“奔走相告”,“這是給我們拍的”,“拍的是我們成長的時代”。看完《芳華》,似曾相識,仔細回味,感覺《芳華》很像《歸來》的軍隊文工團版。然而,與看《歸來》的乏味不同,我也被片中的一些場景抓住了,更被一些情節打動了,幾度情不自禁,淚流滿麵。唏噓之餘,我浮想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0)
看《芳華》想到的 朱崇毛 《芳華》上映,引起轟動。筆者的朋友用微信“奔走相告”,“這是給我們拍的”,“拍的是我們成長的時代”。 看完《芳華》,似曾相識,仔細回味,感覺《芳華》很像《歸來》的軍隊文工團版。然而,與看《歸來》的乏味不同,我也被片中的一些場景抓住了,更被一些情節打動了,幾度情不自禁,淚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美國跟中國玩兒,在朝鮮半島最討巧。 明麵上,形勢劍拔弩張;骨子裏,美朝皆虛張聲勢,互探虛實。 美國是貓,朝鮮是老鼠,中國是裁判。 礙於中朝互助條約,美國不會主動打朝鮮;朝鮮如果給美國開戰的任何口實,包括未來進行任何核試驗,等於自己廢除了中朝盟約,挨打活該,所以,肯定如坐針氈,捏拿不準。 美國現在是玩朝鮮,或者把朝鮮玩殘、玩崩,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