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博文
就人口政策調整方向和時機請教穆光宗和蔡昉教授
作者:水寒/中山水寒familyyi@yahoo.com
發表於光明日報網絡周刊《光明觀察》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生育率隻有1.2,遠遠低於維係人口可持續發展的世代更替水平2.1,威脅中國持續發展[1],驚撼全國。計劃生育何去何從已經成為公眾關注的話題,但目前人口學內部仍然分歧很大,李小平和李偉雄教授為代表的學者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到底有多少人?今後會有多少人?--從統計數字看停止計劃生育的急迫性
作者:水寒/中山水寒familyyi@yahoo.com
發表於光明日報網絡周刊《光明觀察》  
摘要:
中國目前人口沒有13億,而隻有12.65億左右。即使停止計劃生育並鼓勵生育,中國人口永遠達不到人口學界和計生委宣稱的16億。從1995年到2005年這十年,中國人口比中央預期少生8000萬。1996年定下的2000年13[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數據分析:中國人口過多是個流傳已廣的謠言
  --中國的人均資源真的不足?
  
  作者:水寒/中山水寒 familyyi@yahoo.com
  
發表於光明日報網絡周刊《光明觀察》  
  
摘要
  
中國計劃生育的一個重要宣傳是中國人均資源不足,才需要計劃生育,中國以占世界7%的耕地、6%的水資源、4%的森林,養活著占世界20%的人口。其實,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發表於光明日報網絡周刊《光明觀察》
誰揮霍了我們的“人口紅利”?--計劃生育導致家庭消費結構改變是中國經濟問題的根源
作者:水寒/中山水寒familyyi@yahoo.com
一、少生孩子節省的錢到哪裏去了?--誰揮霍了我們的“人口紅利”?
計劃生育使得中國少生2億多孩子,從理論上中國應該有一個“人口紅利”時期。而筆者通過比較中印兩國的人類發展指數,計劃生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依美國標準:中國省長、教授、醫生長應拿多少工資?
水寒/中山水寒familyyi@yahoo.com
市場經濟成熟國家,勞動者的工資總額占GDP的比重(分配率)普遍都在54%-65%之間,如美國分配率為58%。中國工資隻占GDP的12%,加上農民收入(假設為工資)不到GDP的10%,老百姓工資總額不到GDP的22%。
印度人均GDP隻有中國的一半,巴西人均GDP是中國的1.2倍左右,但是印度和巴西每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發表於光明網《光明觀察》周刊
神秘的“財丁不能兩旺”的社會學和生物學基礎
作者:水寒/中山水寒  familyyi@yahoo.com
《詩經》“天生烝民,有物有則”,任何事物都有內在的調控規律,人口也一樣。似乎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調控著人口的數量。
在中國夏商西周三朝,中國人口在1100萬到1400萬範圍內擺動,春秋戰國時期人口兩千萬,到清朝初期人口仍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大有大的道理
-從全國易氏繁衍曆史看停止計劃生育的急迫性
作者:水寒/中山水寒familyyi@yahoo.com
發表於光明網《光明觀察》周刊
根據《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結果,從2000年11月1日到2005年11月1日,全國這五年總增加人口中少數民族占42%。感觸很深。近來研究全國(湖南、江西、湖北、四川、重慶、廣東等地,全國易氏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近五年新增人口中少數民族占42%
作者:水寒/中山水寒familyyi@yahoo.co
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060316_402310923.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06年3月16日
  經國務院批準,我國於2005年底開展了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工作。這次調查以全國為總體,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為次總體,采取分層、多階段、整群概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者:水寒/中山水寒familyyi@yahoo.com
  
  2006年3月8日上午,新浪網特邀全國政協常委、國家計生委副主任潘貴玉做客嘉賓聊天室(http://news.sina.com.cn/c/2006-03-08/13539297539.shtml)。潘主任非常坦率地談了她對中國人口問題的看法,有些堪稱名言(網友們認為潘主任很幽默),潘主任講話的主題就是《一個政協委員的憂慮:我國的分母怎麽辦?》。以下是我對潘主任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聯合國權威數據顯示中國計劃生育是錯誤的
---計劃生育對於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嗎?
作者:水寒/中山水寒familyyi@yahoo.com
長期以來,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DP)是反映人類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有些政治家將人均GDP的提高作為政績的唯一指標。盲目追求人均GDP必然導致粗放式的發展模式:粗放式地利用自然資源、人力資源,粗放式地汙染環境,忽略人的本身發展(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6]
[7]
[8]
[9]
[10]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