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大有大的道理
(2008-03-10 14:37:14)
下一個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大有大的道理
-從全國易氏繁衍曆史看停止計劃生育的急迫性
作者:水寒/中山水寒 familyyi@yahoo.com
發表於光明網《光明觀察》周刊
根據《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結果,從2000年11月1日到2005年11月1日,全國這五年總增加人口中少數民族占42%。感觸很深。近來研究全國(湖南、江西、湖北、四川、重慶、廣東等地,全國易氏主要分布在這六省市)易氏家譜,從我們易氏家族的情況研究中國人口繁衍情況和民族結構的改變,為中國人口政策的調整提供新的思路。
中山國位於古易水(後裔以地為氏,姓易),地處燕趙之間,中山國前身為鮮虞國,公元前774年以前鮮虞國已經有相當規模,與周王室同為姬姓,為公國(一等侯國),而周圍的魏、趙等大國隻是候國。中山王稱公,魏、趙等大國國王隻能稱候。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朝式微,周王室的姬姓公國虢國、虞國等遭到晉國等諸侯國滅國。鮮虞國也備受歧視,被稱為白狄(可能是因為鮮虞在易水,而古代狄、易二字通假通用),但得以幸存,在公元前506年前改名中山國,初建都於中人(今河北唐縣粟山),立中山城為都。戰國初,晉國曾滅中山,滅而不亡,中山武公公元前414年又複興,遷於顧(今河北省定州市境內)。公元前406年,魏滅中山。公元前380年前後中山桓公複國,遷都於靈壽(今河北省平山縣東北)。公元前369建長城以禦趙國(1997年到2002年先後在淶源、唐縣、順平、曲陽、正定、行唐、靈壽、平山發現中山長城)。公元前342年中山國君到魏國為相,結合易氏家譜分析,該中山君為湘、鄂譜易氏先祖愷公。此後,其國力達到了鼎盛時期,公元前323年,與趙、韓、魏、燕同時稱王,成為僅次於七雄的第八強國。公元前299年,趙軍攻中山國,中山王逃往友邦齊國,死於齊國。尚公繼任為中山國王,因錯用了魏義、椻長二臣,導致趙王於公元前296年遣軍再攻中山國,中山國就此一命而終。它死得極其慘烈,做了拚死而無謂的抵抗, “衣鐵甲操鐵杖以戰,而所擊無所不碎,所衝無不陷,以車投車,以人投人……”。
曆史上最著名的中山人,讓人嘲笑至今:趙簡子(趙盾的後人)追狼,而狼向一個中山人求救,中山人頓生惻隱之心,將狼匿於袋中。不料獲救後的惡狼,居然回頭就撲向恩人……這就是著名的中山狼的故事。這個故事其實寓意深遠,隱含著中山國滅亡的原因。晉獻公娶中山國女,生公子重耳與夷吾。因晉獻公後麵的夫人驪姬陷害,重耳和大臣趙衰被迫流亡,流亡過程中備受各國歧視。舅族鮮虞國卻給與隆重接待,重耳流亡到鮮虞國達12年之久,國君還送給他們兩名女子,妹妹嫁給了重耳,姐姐嫁給了趙衰(生兒子趙盾)。趙盾在鮮虞國生活到18歲才離開,為趙國的先祖。中山人對晉文公重耳及趙盾父子可算是恩重如山。但正是這個晉文公本人及其後人滅了中山國的屬國肥國、鼓國和仇猶國,並多次攻打鮮虞/中山國;也正是這個趙盾的後人滅了中山國。
太行山下的中山國,在今人的眼裏曾經非常神秘。汗牛充棟的中國史書,仿佛早有預謀一般,集體把這個戰國時一度輝煌過的“千乘之國”遺忘了。1974年,考古學家在河北省平山縣發掘了中山王陵,出土了大批珍貴文物,包括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一份建築設計藍圖一《兆域圖》,還包括有兩壺古酒,啟封時,酒香撲鼻。中山國的光芒從地下升騰而起,驚動了全世界的考古人士。中山靈壽故城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評選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
從鮮虞國最早見於史籍至中山國被趙國所滅,曆時478年。前296年趙國遷末代中山君尚公於膚施(今陝西米脂西北),一年之後年絕祀,據《戰國策》記載,中山王尚公先是逃到齊國為臣,然後被秦國扶持。因此,末代中山王尚與贛譜關於太原易氏始祖尚公記載相符,逃往齊國後再被秦國遷放太原。
秦漢時易氏從太原紛紛南遷,其中仁福公居吳郡太倉州。公元222年仁福公之孫萬年公從江蘇太倉州遷湖南瀏陽,萬年公傳三世而生易雄(257—322)。《晉書》和《資治通鑒》等記載:易雄少為縣吏,自念無由自達,乃脫幘掛縣門而去。刻苦學習軍政法律,為人正直,當上長沙郡主簿。逢張昌作亂,雄公“與賊爭論曲直”,鎮靜自若,表現出色。因此被推舉為孝廉,為湘州主簿,升遷為湘州別駕。大將軍王敦背叛晉王朝,譙王司馬承(皇叔)作湘州刺史,易雄支持承舉兵抗擊,易雄草檄曆數王敦罪狀,全州響應,易雄並帶兵堅守長沙。322年6月,王敦部將魏義攻破長沙,雄被擒,押至武昌,英勇就義。潘夫人聞訊,率領全族五十餘口投瀏陽樟樹潭殉節。兩個兒子在外地為官得以幸免。易雄雖然就義,但在“王馬爭天下”過程中挽救晉王朝,易雄在湖南瀏陽的墓地受到曆代朝廷封賜,《國家文物誌》和《湖南通誌》均有記載,屬國家保護文物,是長沙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戰國時期中國總人口兩千萬左右。《史記》記載:“中山地薄人眾”,中山國是千乘之國,每乘二十五人、四匹馬、一輛車,就是說中山國軍隊至少有兩萬五千人,能養如此規模的軍隊說明其總人口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並且曾經打敗過燕趙這兩個萬乘之國,可見中山國人口占了當時全國人口的二、三十分之一。但當時的戰爭很殘酷,兩國交戰動輒上千乘、數萬人、數十萬人,場麵動人心魄。比如長平之戰秦國大將白起,一夜之間殺死趙國兵卒四十五萬。後麵項羽坑殺秦降兵二十餘萬。趙奢說:“趙以二十萬之眾攻中山,五年乃歸”,也說明中山國人口至少數十萬,才能經得起趙國二十萬之眾的五年攻伐。中山國經過趙國的如此大規模征伐,人口肯定減少不少,尤其是公元前296年亡國前所進行的抵抗戰非常殘酷,人口更是大減少,但亡國時至少還有數萬、或者上十萬人。兩位中山王都先後來到齊國,所跟隨的易姓族人應該不少,此時叫濟陽堂易氏。後麵經過一係列戰亂,到晉朝時應該易氏總人口還不少,但隻剩下從太原南遷的雄公這一支繁衍到現在了,可以說是“子姓幾盡,不絕若線”。
隋朝大業年間,易雄公後代舉族從湖南瀏陽遷江西泰和,但是這一群人中隻有一人有後人相傳到現在。唐朝易氏人丁興旺,在江西泰和、宜春一帶算是望族,出了一個狀元易重(大理評事諫議大夫)和九個進士。但是在唐朝眾多易氏中似乎隻有易重、易常亮(易重、易常亮為易雄第19世孫)、易開(也為易雄後裔)等三人有後人相傳到現今。易重居宜春一帶,後裔部分遷往廣東等地;易常亮居泰和,後裔部分仍然居泰和,但大多數返遷湖南,易常亮在湖南的第10世孫出了一個狀元易祓(禮部尚書);易開後裔遷往贛北瑞昌和鄂東黃岡以及安徽等地。
從戰國到清朝初年,中國人口一直波動在1000萬到6000萬。宋朝的百家姓中易氏位列其上;曆史上經查實共613個狀元,易氏就出了2個,進士也不少,還有好幾位刺史等高級官員。說明易氏當時占全國人口比例遠比現在的0.19%要高。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劇減,清朝初年響應康熙的“湖廣填四川”,數千湖南易氏(還有部分湖北、江西易氏)遷往四川。這數千易氏目前在四川、重慶有後裔104萬,占全國易氏42%。
目前全國易氏250萬,其中宋朝的易子彬(易雄第30世孫、易常亮第12世孫,為我們支係的祖先)的後裔占了至少30萬(分布在湖南、四川、重慶、貴州、雲南、廣西、湖北)。易子彬是南宋從江西泰和遷到湖南黔陽,5個兒子中4個外遷,在黔陽本地留下長子易祖英。易祖英後裔分為九甲。清朝初年易祖英後裔有上千人響應康熙的“湖廣填四川”遷往四川,但是大部分仍然留在黔陽。現在黔陽本地易氏五萬人口,但易子彬在四川、重慶、雲南、貴州、湖北等地的後代卻有至少30萬。
從我們小支係來說,我們三甲在康熙時期有兩百個左右子彬公14世“加”字輩,其中遷往四川的有幾十個。留在黔陽的14世加字輩中,我們加枯公支係算是繁衍最快的,但現在也隻有兩千人左右,而加枯公的堂兄文上公遷四川金堂縣,現在卻繁衍了兩萬多人!
同樣, 湖南新化縣的易良詳也是康熙時期遷重慶合川,現在也有後裔一萬多人,比目前湖南新化縣所有易氏可能還要多。
全國人口從戰國時期到清朝初年一直波動在1000-6000萬,這個過程中90%的姓氏和無數民族相繼滅絕。哥倫布1492年發現美洲,美洲高產作物玉米、土豆、紅薯等陸續引入歐亞大陸,經過兩百年左右的試種,18世紀在歐亞大陸推廣,清朝康熙年間開始中國人口像歐亞其他國家人口一樣才快速增長的(根據中國和英國的文獻,當時人口是以每25年左右增加一倍的速度在增加),中國人口從康熙的數千萬人口經過一百多年增加到19世紀初的4億(乾隆皇帝看了1792年的人口統計冊,說:“朕查上年各省奏報民數,較之康熙年間,計增十餘倍”;說明康熙初年人口最多三千萬),然後中國人口維持在4億長達一百多年。在20世紀之前,氮肥的有限限製糧食產量,人口難以增長,當時農業上所使用的氮肥主要來自人和畜的糞便等。而在地球周圍的空氣中,氮氣占了相當大的一部分,約為79%,取之不盡,用之不竭。1913年氨的合成開創了人類科學史的重要篇章。當前,世界上90%以上的氮肥是由空氣中氮氣合成的,大大促進了糧食增產,再加上其他農業科技的發展,中國人口再從20世紀初的4億增加到現在的13億。
幾百萬年來,限製人類發展的主要是糧食問題。從全球來說,限製人口增長的糧食問題已經解決了。現在限製人民生活質量提高的是能源問題,而能源問題預計在最近50年左右將得到根本解決(水中氫的同位素用來核聚變可足夠人類使用幾十億年)。能源問題一旦解決,其他問題如水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等也就能輕易得到解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將主要取決於人力資源本身而不是自然資源,人才資源將成為第一資源。人口資源需要教育才能轉變為人才資源,但是隨著教育的普及(解除權貴階層對教育的壟斷),今後人才資源的又取決人口資源本身。隨著生育意願和生育能力的下降,各國生育率都在下降,發達國家生育率都已經低於世代更替水平,今後哪個國家能成功建立起鼓勵生育的製度,就將在今後的競爭中占有優勢。
現在易姓人口占全國0.19%,而過去的比例更高,那麽曆代都有數萬、上十萬易氏。但是從上麵記載可以看出,晉朝的時候眾多易氏中隻有易雄有後裔繁衍到現在,其他的人在這一千多年間相繼滅絕;易雄有後裔在隋朝時候又隻有一人繁衍下來;唐朝時期似乎隻有易重、易常亮、易開等三人有後裔相傳到現在。要是沒有宋朝的易子彬,就不會有現在湖南、四川、重慶的30萬以上易氏。要是易子彬後裔在清初不遷往四川的話,那麽易子彬到現在隻有5萬後裔了。清朝初年全國數萬易氏現在的後裔隻比遷四川的數千易氏後裔稍微多一點。我查閱家譜發現,很多支係由明末或清初的一個祖先繁衍到清朝中期數百人,但到現在竟然沒有一個後人;現在幸存的家族,家族史上也曾多次出現“不絕若線”的風險。可見人口繁衍實在不容易。
要是將易氏人口看成全國各民族、將個人看成一個民族的話,那麽晉朝的時候數萬民族中隻有易雄這一個民族繁衍下來;唐朝數萬民族中隻有易重、易常亮、易開等三個民族繁衍下來;宋朝易子彬民族隻占十萬分之一人口,但現在卻占至少1/8人口。可見人口繁衍是小概率事件,不是平均繁衍。清朝初年占全國易氏10%左右的人遷往四川,現在他們的後裔占了全國易氏的42%。
現在30萬以上易氏來自於700年前南宋的易子彬,現在全國所有250萬易氏來都自一千多年前晉朝的易雄、兩千多年前戰國中山國的易尚。中國曆代強調“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實是為了可持續發展,每個人都應該盡到責任。即便如此,絕大多數人仍然沒有後裔相傳。要是沒有易尚、易雄,戰國第八強國中山國(占全國人口二、三十分之一)就像其他一些國家一樣滅絕了。天不絕中山,天不絕易,中山國的後裔,至今已繁衍成人才輩出、擁有兩百多萬人口的大族(占全國人口0.19%)。
我們中山國繁衍情況如此,全國也一樣。我們來自五千年前的炎黃部落的傳說有可信的成分。人口繁衍一直是人類最重要的事情,各民族都成功建立起各自的生育文化(沒有成功建立生育文化的民族都已滅絕)。五千年前的炎黃時期有很多民族,但是絕大多數都滅絕了,要是炎黃子孫沒有頑強的生育文化(“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祖宗祭祀”、“無子富不久、有子窮不長”、 “傳香火”),中華民族也早就滅絕了。這些生育文化其實是中華“家文化”的根基,而“家文化”又是中華文明的核心。這些生育文化意義非常深刻:對民族和家族來說,人口的可持續發展是最為重要的(不管兒女是否孝順,繁衍下去是第一位的);養兒防老(現在的社會養老不過是養老的社會化而已,但也衍生出吃養老金這個大鍋飯的思想,導致生育率降低)是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動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觀念客觀上對社會穩定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代隻有兒子承擔家族的責任、承擔養老的責任,“後”通常指兒子;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後”當然包括男女。“男人決定家族,女人決定民族”,從民族繁衍角度看,女性的意義更為重要,尤其是現在出生性別比失衡的情況下。從遺傳學來說,作母親的比作父親的更合算,因為父親隻留給了23條染色體這個遺傳物質,而母親除了同樣傳下23條染色體外,還傳下了私貨:線粒體DNA。
現在國家提出的“可持續發展”不就是國家和民族意義的傳香火嗎?家族的香火傳不下去,難道國家和民族的香火傳得下去?
四大文明古國隻有中國的文化文明能是一直延續下來,原因就在於中華人種的延續。因為中國的巨大人口所以中國沒有像古羅馬那樣蠻族化,沒有像拜占延那樣突厥化,也沒有像印度那樣雜化。由於漢民族一直在數量上大大超過入侵民族,所以中國雖屢受征服但仍然能速迅同化他們,延續中華文明。
猶太民族在兩千多年前就是一個輝煌的大民族,但是現在占全球人口比例很少,麵臨滅絕的危險。一個不注重民族人口的可持續發展的民族,最多隻能算是小聰明。
近200年間,英國裔人口(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增加14-20倍(從一千多萬增加到兩億多人口),而法國卻由於采納馬爾薩斯的人口論而限製人口增長,人口卻隻增加2-3倍(從近三千萬增加到六千萬;並且還是因為壽命從過去的三十來歲延長到現在的七十多歲)。英國當年要是不遷移到美洲和大洋洲的話,現在英裔總人口也隻有六七千萬,不會有現在的兩億多。
英國《金融時報》馬克•特納2006年4月5日聯合國報道,聯合國一份報告預測,發達國家幾乎所有人口增長不久均將來自國際移民。“鑒於發達國家人口出生率低,移民淨人數已成為人口增長的主要來源,占1990至1995年間人口增量的一半,1995至2000年間的三分之二,2000年至2005年間的四分之三。”聯合國表示。
5000年曆史的炎黃子孫,摸索出一整套生育文化,經曆了多少苦難奮鬥,使得我們民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中華民族在1800年的時候人口接近全球的40%。但到1900年的時候下降到隻有25%左右,現在隻有20%。要是繼續現在人口政策,100年後將不到5億,200年後將隻有1億左右、300年後將隻有2800萬,並且這些人口中漢族比例將很低,而全球到時候仍然會有90億左右人口。即使現在停止計劃生育並千方百計鼓勵生育,我們今後也難以將中國人口占全球比例保持在15%。
隨著計劃生育的展開,由於對少數民族的在生育方麵的優惠政策,中國少數民族總人口從1964年的5.77%上升到1982年的6.6%,1990年的8.04%,2000年的8.41%,2005年的9.44%。根據《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結果,從2000年11月1日到2005年11月1日,全國共增加4045萬人口,其中漢族人口增加了2355萬人,增長了2.03%;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1690萬人,增長了15.88%。就是說這五年總增加人口中少數民族占42%。從2000年到2005年這五年共死亡4150萬人口,以8.925%的少數民族比例來計算,死亡人口中少數民族占370萬。也就是說這五年全國共出生8195萬人口,其中少數民族2060萬,占全國出生人口的25.14%。
從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國總人口增加23870萬,其中漢族增加20063萬,少數民族增加3807萬,就是說1982年占全國人口6.6%的少數民族在這18年間增加人口卻相當於全國增加人口的16%。這18年共死亡13812萬人口,以8.04%(1990年的民族結構)的少數民族比例來計算,死亡人口中少數民族占1111萬。換句話說,這18年全國共出生37682萬人口,其中少數民族4918萬,占全國出生人口的13.05%。
就算現在立即停止計劃生育,由於漢族的生育文化被破壞的比較嚴重,並且計劃生育對漢族的生育觀念慣性影響更大,就等今後人口平穩下來後,少數民族將從過去的低於6%上升到超過20%、甚至30%以上……。
經過千年的風吹雨打所奠定的漢族占中國人口絕對多數的曆史,竟然因為我們的不對稱的計劃生育政策(及其對生育文化的慣性破懷)而短時就逆轉。一個國家要是主流民族人口不能占有絕對優勢,就很容易出現民族矛盾,而現在中國的人口政策和民族政策卻是鼓勵民族意識而不是民族融合。
可見人口政策和生育文化(中華生育文化被打擊最為嚴重,中華文化圈的生育率都低)稍有不慎,可以徹底改變一個民族的前途。我們獨生子女政策(政策生育率1.38;現實政策生育率隻有1.175)使得我們下一代相對於我們這一代減半,而其他民族卻在增加。不要幾代人就完全可以使得數千年的世界最大民族變為三流民族的。
《戰國策.中山》:趙武靈王想要攻打中山國,派李疵去仔細察看,李疵說:“中山可以攻打,如果君王不去攻打,恐怕就要落在諸侯後麵了。”趙武靈王說:“為什麽?”李疵回答說:“中山君禮賢下士,到窮街小巷之中,車子難以通行,就取下車蓋,甚至下車去拜訪士人,象這樣,總共去了七十家。”趙武靈王說:“這是賢能的君王啊,怎麽可以去攻打他呢?”李疵說:“不對,如果任用士人,那末,老百姓就會致力於揚名,而不存心於農耕和作戰;如果拜訪賢者,那末,農夫就會懶於務農,戰士就會怯於作戰。象這樣而不亡國的,還從沒有過啊!”現在國家過度重視所謂的精英,而忽視大眾,貧富差別太大。尤其是在人口政策上幾乎由人口學界加上幾個經濟學家所壟斷,是很危險的。人口問題是國家的根本,其意義非常全麵,豈是人口學家和幾個經濟學家就能說了算的?在人口政策的調整上,要吸取中山國亡國的教訓,要重視大眾民意。
當政者不可不慎!現在當務之急是停止計劃生育,並吸取傳統文化的精華以重建新型的生育文化和配套的社會製度,確保民族的可持續發展。像過去一樣為世界其他民族做出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