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08年8月8日,全國共有8.42億電視觀眾收看了由中央電視台轉播的奧運會開幕式。開幕式在全國的收視率為40.54%,收視份額為83.7%。創自中國有收視率調查以來的曆史最高紀錄。全國有30家省級電視台,數百家地麵媒體與電視台聯合轉播了開幕式實況。
  據CSM媒介研究(CSM)收視數據顯示,電視觀眾被整個奧運會開幕式的精彩所深深吸引,在四個多小時的實況直播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閱讀 ()評論 (0)

金一南:一封關於抗日戰爭正麵戰場曆史真相的信  原編者按:國防大學金一南教授近日收到了一封青年朋友的來信,信中對抗戰中正麵戰場和敵後戰場、國民黨和GCD所起的曆史作用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為此,金教授寫了回信。  ××你好!  這會涉及一個沉重的話題,其實也完全不必為我們自身悲觀。50年代初出生的我們,和60年代末出生的你們,包括發表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新中國成立後,中蘇兩國曾有過一段“兄弟”般友誼的關係密切時期,中國的國防現代化事業的飛速發展也得到過蘇聯的幫助。不過在這一時期,蘇方宣傳“無私援助”時曾以居高臨下的不平等的態度對待中國,還斤斤計較一些裝備費用並記下款務,在過慣了軍事共產主義生活的中國領導人心中也留下了一些不滿。上世紀60年代兩國反目後,欠款和還債成為中蘇關係的一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前言:很久以來,許多關於“改革開放”以來總的發展戰略和方向的討論總給人一種“雖然總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對頭,但似乎又沒有什麽更好的選項情況下的一個無奈的選擇”的感覺。由此,很多社會整體性的,多方麵的蛻化也似乎成了中國前進道路上“不可避免”的應有之義。而這種無力感和改革三十餘年之後中國社會上林林總總的“新時代,舊貨色”,以及中國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公元383年發生的淝水之戰(今中國安徽瓦埠湖一帶),是偏安江左的東晉王朝同北方氏族貴族建立的“前秦”政權之間進行的一次戰略性大決戰。公元383年的冬天,有藏人血統的“前秦”皇帝苻堅大舉伐晉。他剛統一北方不久,長安附近的居民尚是五花八門,所謂“鮮卑羌羯布滿畿甸”。戰爭的結果,是弱小的東晉軍隊臨危不亂,利用前秦統治者苻堅戰略決策上的失誤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合肥之戰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孫軍與曹軍以合肥為目標的爭奪戰。合肥是曹操命劉馥建設的一座東南方重要、繁榮的城市(後再增築,命為合肥新城),而其主要作用是抵抗敵人的寨壘,所以守備能力對曹軍極為重要;而東吳若要北伐,合肥是其中一個障礙點及補給點,所以雙方於208年至253年在此地爆發過五次較大型的衝突,不過數次也未有勝負。

第一次戰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戰爭日期:208年七月~208年十二月
地點: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
結果:孫劉盟軍勝利
作戰各方:曹操;孫權、劉備
指揮官:曹操;周瑜
兵力:曹軍約240,000;孫劉盟軍約50,000赤壁之戰:長阪之戰–烏林之戰–江陵之戰
一、概述: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掃平河北,北征三郡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1945年4月16日—5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實施的最後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  1945年春,蘇、美、英、法四國軍隊已在德國本土作戰。蘇軍距柏林僅60公裏,準備給德軍以最後殲滅性打擊。美、英軍的先頭部隊則已前出到易北河,距德國首都100—120公裏。4月月中,列寧格勒方麵軍(司令為蘇聯元帥戈沃羅夫)在同德軍庫爾蘭集團作戰;白俄羅斯第3方(司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官渡之戰地點官渡,位於許昌(今河南省許昌市)之北,黃河之南,是從河北進軍河南地界的軍事要衝之地,因為發生了震驚天下的官渡大戰而聞名。
二、官渡之戰背景東漢末年轟轟烈烈的黃巾農民大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了,但它卻沉重地打擊了地主階級的統治,使腐朽的東漢政權分崩離析,名存實亡。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獨攬軍政大權,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