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慕容青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2017-08-25 16:26:03)
隊伍的純化是自古以來世界各地一直在進行著的社會實踐,在純化的過程中,數不清的人們被自己所在的隊伍清除甚至消滅。但是,在人類進入了大數據時代的今天,人們對於隊伍純化的認識仍然停留在曆史考證,文學欣賞,或時事評論及政治鼓動的水平,對其背後的深層邏輯知之甚少,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對純化隊伍的邏輯所進行的係統研究。這裏我們看到的是,一方麵主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美國在朝核危機中扮演著一個名副其實的冤大頭的角色。遠在距朝鮮千裏之外的美國完全可以從那裏抽身而潔身自好,不必在成為金三的攻擊對象的同時也遭受來自其它方麵的責罵。主張以美國利益優先的川普總統對這一點不會不心知肚明,也不是不可能正向這方麵努力,他甚至還可以找機會與他曾經誇過的金三握握手,隻是可能時機還不成熟。而對金三來說,同意和川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7-08-18 06:39:47)
朝核危機提供了一個哲學分析之重要的很好的例子:今天世人都把朝核危機的關注點放在美朝對抗上,而且認為中國是解決這個危機的關鍵。。。但實際上,如果這個問題進行哲學分析,可以看出這裏的問題之最基本點既不是美國,也不是中國,甚至不是南北韓,也不是被普遍假設為北韓靠山的俄國,而是大家普遍認為是朝核危機中最不重要的配角日本。。。
為什麽?想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8-17 16:15:17)
讀中文哲學書時,大家可能會頻繁地遇到一個令人費解的詞匯,叫做“規定”。我無從考察這個詞匯的最初來源,但是從它經常發生的上下文來判斷,估計這個詞的來源應該是黑格爾在他的哲學中常用的“determinate”或“determination”一詞。雖然將黑格爾書中的“determinate”或“determination”一詞直譯成“規定”似乎也沒有什麽問題,而且在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7-08-13 19:25:09)
這是一個假想的夢,在夢中我和黑格爾麵對麵地坐著品嚐著德國啤酒。
這時黑格爾開口說道:“聽說你小子最新鑽到我哲學裏找出些毛病來[1],[2]。”
“不好意思,為這事打攪了您的安息。”
“沒什麽不好意思的,這是好事兒。其實我老早就知道那些問題了,一直等著誰來把它們指出來,都等了快兩百年了。所以,今天特地到你的夢中來和你喝一杯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8-11 20:58:47)
今天提起辯證法,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黑格爾。黑格爾是西方哲學史上極少數幾位其名字與辯證法聯係在一起的哲學大師,人們甚至將黑格爾稱之為邏輯的新哲學命名為辯證邏輯以區別於我們一般意義上的作為人們思維法則的邏輯。過去一個多世紀裏黑格爾的辯證法不但在專業哲學界有著巨大的影響而且還成為了很多社會政治力量的理論工具。相應地,人們將黑格爾的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8-07 05:43:53)
當本人將“到底什麽是現象學?”一文貼在不同網站之後,有曾經在大學教過哲學的網友來表示不同的意見。他的主要論點是黑格爾之後的現象學才叫現象學,它們與黑格爾的現象學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為此我向他提出了如下幾個問題,也是給今天的專業哲學界所有的哲學教授或現象學專家們提出的問題:一)黑格爾之後的現象學是否滿足以下兩個特點:1)它們關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7-08-05 17:19:57)
一段時間以來現象學成了一個時髦名詞,不但被人們用來作為懂哲學的標簽,似乎隻要用上了現象學這個詞就是內行,否則就不是,更成為通俗文化中表現儒雅的裝飾品。但是,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所謂討論現象學的文章裏除了用幾個空洞的名詞及對別人的文章進行一些不疼不癢的評論之外,真正表現出懂現象學的還真不多。現象學一詞其實是黑格爾造出來的,雖然被用在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7-07-24 09:05:38)
卡爾波普爾的名字我在幾十年前對哲學還有太多熱忱的時候就聽說了。雖然後來了解了他的證偽論點而且深覺其在這一點上表現了比之前人更為深刻的對於科學本質的洞察,但是我對他的主要印象卻不是直接來自他本人,而是來自一些以了解時尚的專業哲學為傲的人們,他們常把波普爾的哲學拿來作為用科學實證攻擊哲學的幌子。所以,雖然我讚同他的證偽論,卻在內心中對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7-18 19:44:23)
辯證法是康德在被稱為是哲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著作之一的《純粹理性批判》[1],[2]中討論的一個核心的一個內容,甚至可以認為該書的其它重點就是圍繞這辯證這個話題展開的。但是,非常奇怪地,與今天人們將辯證法與黑格爾哲學密切地聯係在一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天很少有人將康德的哲學與辯證法聯係在一起。甚至在談論那本傳世名著《純粹理性批判》時,也常有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66]
[67]
[68]
[69]
[7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