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榕菁盡管自1095年以來愛因斯坦的質量能量關係E=mc2一直被認為是狹義相對論的一個重要公式,但是正如我之前多次指出的,它不屬於相對論。不過,自今年三月我開始指出狹義相對論的錯誤以來,我自己也一直有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麽愛因斯坦可以通過狹義相對論推導出這樣一個不屬於狹義相對論的公式,我在正式的英文文章中呼籲學界對此進行研究,但顯然沒能得到任何[
閱讀全文]
戴榕菁前文“砍錯對象了。。。。真正更可怕的是。。。。?”中我將E=mc2中的能量項重新定義為僅有勢能而不是自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該公式以來人們所以為的所謂總能量。另外,自今年三月以來我已通過很多文章論證了為什麽狹義相對論是錯的。這使得我們可以對誇克的速度做出比目前的粒子物理學界要更合理的估算。之前在“原來是這麽回事。。。。”一文中[
閱讀全文]
戴榕菁
前文說過我最近對誇克問題感興趣的主要原因是發現現今的量子標準模型理論關於誇克對質量的貢獻的論述中的邏輯漏洞提供了有關狹義相對論製造麻煩的又一個有意義的例子。
今天發現我可能砍錯對象了。如我之前已經指出的,我並不需要誇克這個例子來證明狹義相對論是錯的,因為我已經在其它很多場合證明了狹義相對論是錯的,用誇克這個例子隻不過是要表[
閱讀全文]
戴榕菁今天有個大突破。在wikipedia三天前的(11月6日)的更新版本中有下麵這段激動人心的話[[i]]:【UsinglatticeQCDcalculations,thecontributionstothemassoftheprotonarethequarkcondensate(~9%,comprisingtheupanddownquarksandaseaofvirtualstrangequarks),thequarkkineticenergy(~32%),thegluonkineticenergy(~37%),andtheanomalousgluoniccontribution(~23%,comprisingcontributionsfromcondensatesofallquarkflavors).[39...[
閱讀全文]
有了翻譯器,現在不同語言之間的障礙少了許多。。。。[
閱讀全文]
戴榕菁我最近對誇克產生興趣主要因為看到它提供了又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證明狹義相對論在理論界製造麻煩的例子。相應地,誇克的運動速度自然就是我最關心的有關誇克的物理量。目前顯然沒有人實際測量過誇克的速度,因此我隻能去找計算誇克速度的理論。但是,在被物理學界認為是專門為誇克(及膠子)創立的QuantumChromodynamics(QCD)理論體係內,似乎對誇克的速度沒有興趣[
閱讀全文]
戴榕菁這兩天因被理論物理學家們的創造力所驚訝,就花時間對有關誇克的文章泛泛地瀏覽了一下,越看越為物理界的靈活性感到驚豔。首先,當他們在計算誇克對於物體質量的貢獻時,他們采用一個叫做GCD的理論,在有關這個理論的文章裏,你是查不到“速度”,“運動”這一類詞匯的,那麽自然就不會有動能對質量的貢獻了。至於勢能,雖然說起來是所謂膠子[
閱讀全文]
戴榕菁
在網上找了一圈之後,發現除了本人之外,費米實驗室的林肯博士是唯一一個承認亞原子內的質量是由動能與勢能共同貢獻的。
這意味著當今物理學界最引以為驕傲的基本粒子的標準模型出錯了!而導致這裏的錯誤的基本原因顯然是兩個:1)在標準模型中運用了狹義相對論;2)文明象牙塔頂端的物理學家們居然不清楚能量的意義是什麽!
這可又是一個大新聞![
閱讀全文]
戴榕菁原子量中的誇克質量占比到底是多少?我現在至少看到三個答案:費米實驗室的林肯博士說2%【[1]】,維基百科說1%【[2]】,富比士的資深物理學家說0.2%【[3]】。這還是其次,最嚴重的是維基百科與富比士的資深物理學家公然把剩下的99%的質量隻歸結於膠子的作用力產生的勢能。這顯然是科學象牙塔頂端的專家不如中學生的言論。所謂的勢能是相關的作用力做功的能力,[
閱讀全文]
戴榕菁在“狹義相對論帶來的質量概念的混亂。。。。”及“再談狹義相對論對質量概念的幹擾”兩篇文章中我談到了狹義相對論造成的物理界在質量來源的本質上的困惑。其基本現象為當把著名的愛因斯坦質量能量關係運用到運動坐標係時會出現一個γm這一項,其中m是物體的靜止質量,γ是洛倫茲因子,在速度趨於光速時γ趨於無窮大。早期時物理學[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