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癡史迷

挖紅樓,侃文史,走天下
個人資料
史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今天早上有人準備了連被刪掉都能給翻出來的帖子,向為人父開火。
很快,網管先封了壇子,又撤了版主。
現在,一切照舊。有關政治話題繼續;討論繼續;拐著彎罵人繼續,就是少了倆位版主。
一位在為版當家時整日叫怨的網人,剛才不小心說出一句真話,叫做“茶壇來之不易的局麵”,一語道破天機。
不管草根怎麽運做,我隻希望網管也是被蒙在鼓裏的。
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年一度的北美冰球大賽(NHL),經曆長達八個月的廝殺後,終於在周五晚上落下帷幕。匹斯堡的企鵝隊,在0:2和2:3兩度落後下,奮起拚搏。終於在處於客場不利的最後一戰中,力克NHL老牌強隊---底特律紅翅,以4:3的總成績拿下北美冰球總決賽的冠軍,抱走了斯坦利杯(StanleyCup)。
在稱讚匹斯堡這支年輕隊伍取得勝利時,人們更多讚揚的是它的隊長,現年未滿22歲的辛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昨天,大兒子發信來,要我找出他的中學畢業證書,說是要簽證用。於是,翻箱倒櫃,忙了一下午,把兩年前搬家時裝的箱子盒子,翻了個遍。還好,在一個書箱裏,找到了他的畢業證,和獎狀成績單之類的文件。一看,這小子還不賴,全優成績畢的業。不看,還真忘了。
更讓我高興的是,找到了他和弟弟小時候的一張合影。那是我最喜歡的照片,多少年,一直放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9-06-02 21:48:35)
六。四二十年了,第一次寫紀念文章。不是不能為,是不想為。
二十年前的四月,剛剛從美國移民到加拿大(大概是出國學生中最早的一批),還沒來得及把家安定下來,就趕上了胡耀邦逝世,和後來的學運。天天看電視,看CNN和CBS(我喜歡DanRather),一直看到六。四。
和國內的同學沒少打電話,盡管那時的電話費死貴。五一七大遊行後,收到三個在部裏工作的同學同天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兩年半前,因為小兒子剛上大學,大兒子參加實習,我和太座去耶路撒冷時,他們不能同行。這是這幾年來,唯一一次重要旅遊行程少了他們。特別是象耶路撒冷這樣的聖城,沒帶他們去,真是可惜。他們聽了我講在耶路撒冷的收獲,都說,他們要是能去就好了。
這次,我們計劃去的伊斯坦布爾,離中東,離耶路撒冷很近了。為讓他們能親身感受一下聖城的震撼,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五)大集市和最後的晚餐
土耳其地處歐亞大陸中心,伊斯坦布爾是水路交通的樞紐。自古便是國家間、地區間商品貨物的集結地和轉口港,南來北往的商人,充分利用伊斯坦布爾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在這裏開生意,倒物流;加上曆代統治者奉行重商的經濟政策,使得伊斯坦布爾成為歐亞大陸中心地帶最活躍的商業中心。旅遊在伊斯坦布爾,隻看宗教、曆史、戰爭,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四)博斯普魯斯大橋
到伊斯坦布爾旅遊的另一個目的,就是想觀賞橫跨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上的海峽大橋。由於博斯普魯斯海峽是地中海到黑海間歐亞大陸的分界,所以博斯普魯斯大橋就成為了連接歐亞大陸的橋梁,被稱為歐亞大橋。海峽上聳立著分別興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兩座大橋。第一座,由於建的早,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就得天獨厚地用了海峽命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三)皇宮展覽館
離聖索非亞大教堂不遠,是昔日的皇宮,現在開辟為展覽館的托浦卡皮宮。托浦卡皮在土耳其語言中,是炮台的意思,來源於皇宮外的大炮台。從1478年到1856年,近四百年間,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和他們的妻妾嬪妃,就生活在這個宮殿裏,使它成為了奧斯曼帝國的政治中心,也為今日的伊斯坦布爾最引人注目的古跡之一。
從旅遊介紹上讀到,一個令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二)基督教遺跡
伊斯坦布爾有長達兩千七百的曆史,古稱拜占庭。公元330年,羅馬皇帝康斯坦丁(Constantine,也叫君士坦丁)大帝,在此地建立新城,並用自己的名字為它命名,稱君士坦丁堡,成為羅馬帝國的第二首都。六十多年後,羅馬帝國分裂,君士坦丁堡又成了東羅馬帝國的首都,一直到十五世紀被土耳其人占領。
君士坦丁和他的母親敦信基督教,在他們的倡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小時候,會唱一個兒歌:“我放了一個屁,驚天動地:穿過土耳其,來到意大利。。。”,這是人生第一次知道有個國家叫土耳其;
大了些,知道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首都都叫“君士坦丁堡”,是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創建的城市,是當時歐亞大陸最大的城市,是政治,文化,宗教,軍事的中心,地處今天的土耳其;
再大些,又知道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穆斯林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
[31]
[32]
[33]
[34]
[3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