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海”指上海,是同京派相對而言。指以上海為代表的其他各地京劇藝人。又稱“外江派”。清末起逐漸形成。主要特點是勇於革新創造,善於吸收新鮮事物,能及時反映現實生活。對京劇藝術的革新創造有很大貢獻。但是其缺點是追求噱頭,有時華而不實,是商業化的表現。隨著發展這種商業化正在逐漸消除。一般改稱“南派”。
上海作為一座開放的大城市,,對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京劇出現了“四大須生”餘叔岩、高慶奎、馬連良、言菊朋,“四大名旦”梅蘭芳、程豔秋(後更名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他們都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異彩紛呈,各成一派,代有傳人。
前“四大須生”為餘叔岩、高慶奎、馬連良、言菊朋。餘叔岩上文已有介紹。高慶奎(1890—1942),原名振山(鎮山),號子君。著名京劇老生藝術家。原籍山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大學是什麽?在下讚成大學是有大師的學校這一說法,當然還需要一定的硬件設施,但是人才是決定因素。京劇在同光十三絕開始的近一個世紀裏長盛不衰,就是人才輩出,猶如長江後浪推前浪,這中間有一個承前啟後富連成科班功不可沒。富連成科班由醉心於戲曲的富商牛子厚出資、京劇演員葉春善籌辦,於1904年在北京正式成立。因為牛子厚的三個兒子分別叫喜貴、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十九世紀後半葉,京劇走向成熟,清朝著名畫家沈容圃繪製的“同光十三絕”圖是一幅有曆史意義的畫卷,畫出了同治、光緒年間十三位京劇著名演員的戲裝像。畫卷上有第一代京劇演員程長庚、盧勝奎、郝蘭田、楊鳴玉、劉趕三等五人,第二代演員譚鑫培、梅巧玲、張勝奎、楊月樓、徐小香、時小福、朱連芬、餘紫雲等八人,其中程長庚、徐小香、楊月樓、劉趕三等人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徽班的藝術家們,既具有精湛的技藝,又具有創造與開放的意識。當時進京的徽班,演員是經過嚴格精挑細選的,他們個個身懷絕技,大多是尖子人才。不僅如此,徽劇行當一應俱全,表演與聲樂藝術水平較高,有文有武,有唱有做,有長靠,有短打,尤其是側重於做工細膩,講究表情。他們絕不保守,更不忌賢妒能,而是廣采博取,化他為我。這裏有三個層次:一是在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清乾隆時,由於清廷最高統治者喜愛戲曲,凡皇帝、太後祝壽、皇室喜慶,都要舉行慶典演出,已成慣例。於是昆曲、京腔以外的許多劇種,都希望能在皇帝麵前展現自己的風采,如果算上弋陽腔以京腔形式在北京站穩腳跟,則花部和雅部的花雅之爭有過三次。第一次是弋陽腔和昆曲之爭,雙方打成平手。
梆子腔名角魏長生在乾隆四十年左右自蜀入京,以動人的腔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1-30 09:18:20)
在古代東方,從山東到遼寧有許多關於鳥的傳說。在山東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嶽石文化的遺物中,曾發現不少關於鳥的造型和紋樣。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陶鬶,即是鶴、雁或鳩等鳥燈形象的塑造。環渤海東北而形成的國家,史稱為燕,即奉燕子為神明。嶽石文化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平度市大澤山鎮東嶽石村東南,1959年發現。遺址南北長約70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入清以後,昆曲被稱為雅部,雜調即各地方戲曲被叫做花部,或用原先的名稱:亂彈。“南昆 北弋 東柳 西梆”是清代前期活躍於戲曲舞台的四個劇種主要聲腔昆曲、弋陽腔、柳子腔、梆子腔的簡稱。據近人齊如山《京劇之變遷》援引清末民初老伶工勝雲(慶玉)自述:“同治初年,餘在科班時,曾聽見那些老教習們說過:清初北京尚無二簧,隻有四種大戲,名曰:‘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昆曲經魏良輔的銳意革新,進入蓬勃興盛的時期,劇作家的新作不斷湧現,最著名的就是洪升《長生殿》的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稍次的作品但影響也很大的有沈璟的《義俠記》(寫武鬆故事),高濂的《玉簪記》、周朝俊的《紅梅記》(裴禹與李慧娘的愛情故事和裴禹與盧昭容的婚姻故事)、汪廷納的《獅吼記》、徐複祚的《紅梨記》(敘述才子趙汝舟與名妓謝素秋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昆山腔形成以後,雖然躋身於四大聲腔之列,但直到嘉靖初年,影響還很小,基本上隻在蘇州府和鬆江府一帶流傳。嘉靖初年“有魏良輔者,流寓婁東、鹿城之間”(見沈寵綏《度曲須知曲運隆衰》)。豫章,今江西南昌,秦設婁縣,今江蘇昆山,婁東即昆山東麵的太倉,鹿城今浙江溫州城區。當時蘇、鬆兩府是全國經濟最發達,生活最富庶的地區,當地的戲曲發展已十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