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文章來源:饒舌於2004-11-2321:53:09 我到美國以後,太多的教授在課堂討論開始時第一句話說的是:這個問題沒有對錯。我想目的就是鼓勵相反的觀點。 講模型的教授則總是告誡:allmodelsarewrong,butsomeareuseful。 這些都說明理論永遠是灰色的,隻有生活之樹常青 聰明人並不要得到一個確定正確的答案才開始行動,而是要避免偏頗的行動就可以開始了,這就是討論的意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4-12-01 16:32:09)
文章來源:饒舌於2004-11-2309:04:43 一人貢獻一點觀點,別人從互相補充的觀點裏了解更多。 越偉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裏包含別人的思想成分越多,但是他的思想的絕對量很大,不是普通人所能及的。 再偉大的思想家都有局限性,如果前麵的人不可超越的話,後麵的人還活著幹什麽。 在中國的教育裏,動不動給人弄個不可超越的頂峰出來:馬克思,毛澤東是頂峰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文章來源:饒舌於2004-11-2309:20:53莎士比亞的偉大達到這麽一個程度,西方尤其是歐洲的文化裏麵抽掉了莎士比亞簡直就就像城堡倒了一麵牆。很多人,尤其那些研究語言文學的要逼迫自己讀莎士比亞重要的著作。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即使搞文學創作的人。原因是一,莎士比亞的思想已經滲透到很多的文化方麵,不直接讀沙市比亞也不可避免受莎士比亞影響。二,對於現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文章來源:饒舌於2004-11-2320:54:02 關於現實:我一直使用“你所生存其中的人類生存狀態”來代替現實這個詞,我以為這個比較不容易引起混淆,比較容易被接受,你所說的海外生活狀態以及你個人的生長過程都屬於人類生存狀態。 關於閱讀原文,我一直強調那些決心要用漢語寫出好詩的人,即使有條件讀原文,也必須讀譯文,因為你必須了解中國現代詩語言的發源,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文章來源:饒舌於2004-11-2319:44:41
中國詩人中絕大多數並不受用原文寫的詩的影響,甚至沒有必要受這種影響。因為詩歌的真正土壤不是語言而是社會文化。閱讀外國詩歌隻是一種借鑒,所有詩人最後寫的是自己的詩歌,他們可能模仿過龐德或者葉芝,但是最終寫出來的是自己的。
中國詩人並不必須做外國詩歌的研究,他們對外國詩歌的了解主要從文學評論和閱讀翻譯作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下麵所附的報道對中國就潛艇事件對日本道歉一事做了模糊的評論,但是基本的傾向以為中國的道歉有失大國風範。其實我看到的正好相反。 所以道歉一般的原因是違反了規則,違反規則有兩種可能,無心之失和蓄意衝撞規則。外交道歉多半是由於蓄意衝撞被抗議而做出的,而蓄意衝撞規則是強國的行為特征。弱國可能無心之失,卻很少敢於蓄意衝撞,像伊拉克這樣的死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網絡確實好,想要什麽就能得到什麽,還是足不出戶地得到。不費勁就找到了龐德的詩,自己先掃讀了一遍,突然覺得當年曾經那麽震撼人的作品,今天已經沒有那種巨大的衝擊力。原因是,當年是一下接觸了西方現代派詩人的一個群體,而今天隻是重讀其中之一,而最重要的原因是,今天曾經被猛烈地批判為崇洋媚外,晦澀陰暗,萎靡頹廢和糟蹋諸國語言的現代派詩歌語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直想推薦這套作品,但是已經記不住確切的名稱和出版年代了。用google搜,竟然輕易的就找到了別人推薦的文字,我也省掉了寫文字介紹。隻是添加幾句。 到這裏來的都有能力也有可能讀原文的作品,但是我以為如果想用漢語寫詩,必須讀足夠的譯文的作品。因為中國的詩人群體至今也還是在閱讀譯文作品的基礎上形成共同語言的,你必須跟這個community操同樣的語言。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文章來源:饒舌於2004-11-2215:13:16 樓下史迷,窈窕司令問到關於馬克思的帖子裏提到的為什麽說中國人外國人,東方人和西方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希望詳細說明,嚐試回答如下: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人對外國人尤其是發達國家外國人比如日本和歐美人有很多錯誤的理解或者期待,主要有兩種心態:一是仰視,覺得外國人就是行,中國人就是不行,外國的月亮比中國月亮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文章來源:饒舌於2004-11-2112:17:39 轉貼太長隻能一目十行地看,幾點觀點: 1。不要以為職業的文學評論家就是最好的,除了個別,文學評論家充其量是二流人才。中國最頂級的一些文學評論家在我的曾經的辦公室往下兩層辦公,我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態和思想方式,嗬嗬,對他們別指望太多。 2。寫作的人不要讀太多文學評論,尤其不要閱讀太細致的文學評論,那些是比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86]
[87]
[88]
[89]
[9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