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理財 原創文集

富裕自己,造福他人。 讓自己開心,讓身邊的每個人開心。
個人資料
BayFamily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07-06-13 17:52:07)

懶人理財法byBayFamily投資理財實在累。往大的說,要通曉全球政治、宏觀經濟、利率變化、匯率調整、通貨膨脹。往小了說,要精通當地經濟產業變化、人口流動、好壞學區。往橫裏說,要領悟股票行情、期貨石油、貸款種類。往上來說,要了解稅收政策、教育基金、和形形色色的養老金。往後了說,要明白風險管理,預期回報。十八般武藝,樣樣要精通。多年幸苦不算,一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7-06-08 21:52:24)

會走路的錢(2)
byBayfamily
以前看過黃仁宇的寫的自傳,別的不記得了,有一段在抗日戰爭剛結束的故事非常有趣。當時的黃仁宇,作為國民政府的一個中級軍官,當了回接受大元,從重慶先期飛到上海。
隆重熱烈歡迎就不提了。由於當時在上海地區,日本人的偽幣停止流通,而國民政府的法幣還沒有在日統區大量發行。他一下子發現自己非常有錢。當時上海法幣的實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7-06-06 20:09:04)

會走路的錢
byBayfamily人和動物會走路,錢也一樣。這世界是運動的,什麽東西都喜歡滿地瞎溜達。你可能會覺得奇怪,錢沒有腿怎麽會走路?即使各國鈔票上有人像,那也隻限於頭像,還沒見過誰把總統的大腿印到錢上的。要是女總統的大腿,我倒是不反對,比看一大堆莫名其妙的花紋過癮多了。可錢真的會走路,有的時候是慢慢蹭,有的時候是健步如飛。即便你把他壓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為什麽要“十年一千萬”
byBayfamily
我是這個壇子上第一個宣布投資理財的計劃是”十年一千萬“的。為此挨了不少磚頭。va_landlord,有著同樣的理想,先我在這裏小聲嘀咕一下,但沒大聲宣布。
A_mao(阿毛)今天問道:“為什麽要一千萬,這一千萬,是安心呢,還是為子孫後代?“
當然都不是。沒錢我也滿安心的。財富對後代有害無益。我是一文也不想留給他們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手把手教你如何在中國買房子
ByBayFamily第一步:家庭內部取得高度統一。國內買房雖比西天取經要容易一點點,但比回國吃喝玩樂要難一點點。多半要和國內的婆家、娘家的利益,忠孝之類的東西攪在一起。中國的官老爺又特難纏,遠程遙控更是鞭長莫及。樹立堅定的統一聯盟、和遠大的理想很重要。第二步:想明白沒什麽在中國買房,給親人改善條件?降低美元貶值風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07-05-19 08:27:47)

投機倒把的偉大意義
ByBayFamily
古今中外的聖賢們共同特點是重道德、重農耕、輕商業,一個比一個是金錢如糞土。無論是亞裏斯多德還是孔老聖人的門徒們都認為商人把貨物從甲地搬到乙地,不勞不作,憑空吃差價是件很不道德的事情。論語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亞裏斯多德說:“他寧願捐棄世人所爭奪的金錢榮譽和一切財物,隻求自己的高尚”。聖人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7-05-06 08:08:51)

房屋價格裏的的秘密
byBayFamily初到美國的時候,對什麽都是.99非常不適應。99最早起源於1870s芝加哥,一個叫MelvilleE.Stone的人,為了和別人競爭報紙訂閱,把價格從3.00降低到2.99.據說他也不是很成功。但到了1920s,.99開始在紐約興起,風靡全美。有人說是為了防止收銀員作弊,讓每次交易都有個找錢的記錄,有人說有心理價格優勢。不管如何,大量的研究表明商品的心理價格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如何在中國股市大發橫財
byBayFamily
中國股市屢創新高,滿倉的歡呼跳躍、空倉的望洋興歎。股市的前景難以預測,即使是泡沫,也可能越吹越大,沒有人知道何時會破滅。市場已完全失去理性,大家不關心公司的盈利,賭的是還有多少傻子願意衝進來玩擊鼓傳花的遊戲。無論你作多、作空,同樣風險巨大,賺錢的多半是靠運氣,賠錢的是因為時運不濟。企業的總利潤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Seigniorage、超級通貨膨漲(Hyper-inflation)與殺人犯(美國篇)ByBayFamily英語裏,政府通過印票子帶來收入叫”Seigniorage“。這詞來自個法語”seigneur“,指的是中世紀時,可以造錢的”fedallord".現在引申為政府通過增加貨幣流通量來支付政府支出。可見通過發票子發財不是什麽新鮮事,古來有之。美國到底會不會發生超級通貨膨脹呢?大家眾說紛紜,極端的人常常拿南美的,德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房價的長期價格漲幅應該是多少?
byBayFamily
到底房價漲幅多少算多?多少算有泡沫,多少是正常.美國也好,日本也好,中國也好,實在眾說紛紜,各方都拿自己的數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這些爭論的最大致命傷就是拿A來B,拿中國比美國,拿日本比中國,拿過去比未來。最後是死循環,誰也說服不了誰。猜中的,得意洋洋,猜錯了,憤憤不平。屁股決定腦袋。
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16]
[17]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