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的長期價格漲幅應該是多少?
by BayFamily
到底房價漲幅多少算多?多少算有泡沫,多少是正常. 美國也好,日本也好,中國也好,實在眾說紛紜,各方都拿自己的數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這些爭論的最大致命傷就是拿A來B,拿中國比美國,拿日本比中國,拿過去比未來。最後是死循環,誰也說服不了誰。 猜中的,得意洋洋,猜錯了,憤憤不平。 屁股決定腦袋。
撇開這些,我想從純經濟的角度分析一下,長期來看,到底房價的長期價格漲幅應該是多少? 多少是低,多少是偏高。
首先從貨幣流通和通貨膨脹說起。 假設市場上有一億元商品,一億元貨幣, 貨幣流通速度(money speed)是1的話, 商品價格是 1。
現在GDP增長5%了, 通貨膨脹是0的話, 政府就要發行1.05億貨幣,來保持價格不變。 注意,有人憑空賺了0.05億。 如果通貨膨脹是5%的話,如果通貨膨脹是5%的話,政府就要發行1.1億貨幣。 也就是說每年的貨幣增長是
GDP Growth +Inflation.
貨幣增長就意味著手中貨幣在貶值,到底多少呢? 到底是通貨膨脹呢?還是新增貨幣量?認為是通貨膨脹的人說, 因為實際購買力降低了5%, 貶值就是5%。
認為是新增貨幣量的人認為,我的資產憑空被稀釋了10%。 好比公司業績成長,股票憑空多發了10%,哪怕每股收益不變,我的應得資產還是少了10%。
我的傾向是認同後者,好比我有一幅凡高的油畫,值一百萬。如果凡高沒死,還在不停的畫的話, 我肯定不幹,盡管我的畫還值100萬。 因為他要是不畫的話,我的畫會值200萬
但前者也有道理,畢竟實際商品價格隻漲了5%,不是10%。 但並不是所有的商品都漲了5%,取決於那些供應量增加了,那些不變或減少了。
大米、皮鞋的供應量增加了。 所以價格漲了5%,而不是10%。 房子和黃金的供應量也增加了,因為不停有房子完工,有金子挖出來。 長期的金價、房租的價格漲幅應和通貨膨脹一致, 也是5%。
但土地不是,地球總共就那麽大,土地麵積是不變得。 除非還有大量未開發的土地,所以土地價格漲幅是GDP growth + inflation.
看看美國過去100年的數據的話, in Real Term, 土地總價增幅和GDP的增幅應該相一致。
研究房子的漲幅,必須把房子和地分開。地是GDP growth+inflation. 房子是Inflation. 這就是為什麽,大家要買好學區、大院子的老房子。 因為地的漲幅比房子要高。
通常inflation用CPI(consumer price Index)來衡量, 這裏是有偏差的, 因為服務業和製造業的Inflation不一樣。 計算機的價格漲幅和醫療、教育的漲幅是不一樣的。
蓋房子雖然屬於製造業, 但是由於蓋房子的勞動效率在過去二十幾年了,並沒有顯著提高,每平方米的工時和二十幾年前一樣, 設計的報批的工時反而上升, 所以房子成本inflation和labor inflation相一致。所以房子本身的Inflation和服務業的inflation一樣,每年在5%的樣子,而不是政府的CPI 3%.
這就是美國房子價格長期的增幅情況, 地=GDP(4%)+inflation(3%), 房子=labor inflation (5%)。具體的房子按比例混著算。
彎曲Cupertino的房子,80%的價格是地。 Texas, 90% 是房子。
中國呢?土地漲幅是GDP(10%)+inflation(5%) = 15%. 房子是5%。 這就是為什麽在中國買中心城區、別墅的人都發了, 而買外圍高層的人漲幅了了。
當然,這隻是純經濟,長期的靜態分析。 房價還受物業稅、交易費、利率的影響, 當前兌現預期漲幅,人氣、媒體都讓人們無法預測短期的價格變化。
無法判斷現實是否在Bubble中。 好學區的較高增幅也許已經Price in.
不過美國,想長期投資的話,上麵的分析也許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