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NEWYORK(AFP)-Dela5eAvenueàSoho,degrandsmagasinsd'électroniqueenpetitesboutiquesdemode,lesEuropéens,surtoutlesBritanniques,viennentenmassefaireleurshoppingàNewYorkpendantlesfêtes,richesd'eurosetdelivresauplushautfaceaudollar.
"Lalivreestàdeux(dollars)pourune:lesEuropéensvoientqu'unjeandemarqueestdeuxfoismoischerqu'àLondres,etenpluscelaleurcoûteencoremoitiémoinsaveclechange.Ilsach...[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近日,巴黎的開發商宣布,他們在眾多參與投標的設計作品中,選中了美國建築師梅伊安德的設計建造法國最高的辦公摩天大樓,這座新大樓因其巨大投入吸引了眾多關注。
  梅伊安德是擊敗了9個競爭對手後脫穎而出的。
他的設計之所以被選中,是因為其設計思想符合環保要求,按照這個設計建造的摩天大樓,將是世界上第一座“綠色”摩天大樓。大樓的屋頂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新網紐約12月16日電祝賀!你成為了《時代》周刊的“年度人物”。
2006年年度人物是我們中的每一個人。《時代》周刊對此解釋說,社會正從機構向個人過渡,個人正在成為“新數字時代民主社會”的公民。今年的年度人物將是互聯網上內容的所有使用者和創造者。
今年年初接任《時代》周刊執行總編輯的施滕格爾說:“如果你選擇一個個人為年度人物,你必須得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年6月,當潘菊拿到博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時,她心頭一陣激動,連忙告訴一個當時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同學。同學給她回複了一封郵件,裏麵這樣寫道:“祝賀你加入一個在中國越來越垃圾的群體!”
  同學的自嘲裏隱含著諸多的無奈。如今,一年多的讀博時光過去,潘菊並不承認自己是垃圾,但的確感受到了和當時那位同學一樣的無奈、壓力和困惑。
  隻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2-02 16:09:52)
中新網莫斯科12月10電近日,俄羅斯韃靼自治共和國巴甫洛夫市一名男子在與一有夫之婦偷情時被門鈴驚走,跳窗逃離時卻正巧壓住一個剛搶劫得手的路過劫匪。
這個有著離奇遭遇的男子名叫斯拉瓦。據報道,單位裏的一名已婚女同事對他很有好感,斯拉瓦常常會向她送花並大獻殷勤。由於這名女同事的丈夫是石油工人,長年不在家中,因此最終這名女同事邀請他前往她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新華網紐約12月10日電在歐盟日常新聞發布會的電子牌上,人們可以看到歐盟提出和回答問題規定使用的20種語言。隨著歐盟的擴大,這塊電子牌顯示的語言也將繼續增加。
  據美國《紐約時報》日前報道,歐盟的擴大使其官方語言的種類也在增加。明年1月,隨著保加利亞的加入,西裏爾字母將成為繼拉丁字母和希臘字母後第三種被歐盟采用的字母。同時,由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據新華社電以前涉及歐盟委員會委員的醜聞中,最轟動的莫過於前歐盟委員會負責教育、科學和研究的委員埃迪特·克勒鬆夫人“裙帶風”醜聞。
  克勒鬆夫人在1995年至1999年擔任歐盟委員會委員期間,執意安插自己的牙醫作為“科學顧問”,盡管他當時已經66歲,超過了在歐盟委員會任普通職務的年齡。
  克勒鬆夫人的“裙帶風”醜聞導致以雅克·桑特為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新社巴黎十二月八日電巴黎警方近期破獲多宗與華人有關的信用卡詐騙案,案件中利用中文網絡招募留學生,誘使他們用假信用卡大量購買奢侈品牟利。在中文網站管理商的配合下,警方成功抓獲多名嫌犯。
據此間《星島日報》報道,巴黎警方十一月中旬拘捕了一名華人,在其住處搜出信用卡偽造設備、三百張已輸入密碼的信用卡和七百張空白信用卡,並一舉破獲一個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新網巴黎12月6日電據法新社報道,法國最早將於二零零八年向總部位於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申請,將法國的“烹飪和美食遺產”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近來,由法國飲食界推動的“申遺”呼聲日漸高漲。為此有機構聯合組成了一個聲援委員會,並正式向法國文化部提出了相關的要求。法國文化部部長德瓦布爾讚揚了這個建議,並認為這個提議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環球時報 
為了保護傳統聖誕民俗文化,日前,德國等歐洲國家聯手反對美式聖誕節。據德國《今日報》3日報道,“美式聖誕”的商業化讓不少歐洲人憤怒不已。比如目前通常所見的紅衣白胡子的聖誕老人形象,其實是美國藝術家桑德布洛姆為可口可樂公司創作的。而聖誕歌曲《鈴兒響叮當》、開狂歡派對、大吃大喝及過度消費等現象,也是來自美國的“商品”。
對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