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說●無聞

卍卍卍卍《華嚴經》雲: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卍卍卍卍
博文
(2007-05-10 05:12:47)


  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應無所住(虛雲老和尚)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05-08 05:25:13)

  昔有婆子供養一庵主,經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飯給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恁麽時如何?”
  主曰:“枯木倚寒岩,三冬無暖氣。”
  女子舉似婆。
  婆曰:“我二十年祗供養得個俗漢。”遂遣出,燒卻庵。(五燈會元)
  又有等,錯會了達磨老人的“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和六祖的“不思善,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05-08 05:08:02)

  鎮州臨濟義玄禪師,曹州南華邢氏子,幼負出塵之誌。及落發進具,便慕禪宗。初在黃檗(黃檗希運禪師)會中,行業純一。
  時睦州(睦州陳尊宿)為第一座,乃問:“上座在此多少時?”
  師曰:“三年。”
  州曰:“曾參問否?”
  師曰:“不曾參問,不知問個甚麽。”
  州曰:“何不問堂頭和尚‘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5-06 06:44:24)

  須菩提(尊者)岩中宴坐,諸天雨花讚歎。   尊者曰:“空中雨花讚歎,複是何人?”
  天曰:“我是天帝釋。”   尊者曰:“汝何讚歎?”
  天曰:“我重尊者善說般若波羅蜜多。”   尊者曰:“我於般若未嚐說一字,汝雲何讚歎?”
  天曰:“尊者無說,我乃無聞,無說無聞,是真般若。”(佛果圓悟禪師碧岩錄)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身、口、意)三業之中,意業極重。凡一切善惡,俱起於意根。起念正則為十善,起念邪則為十惡。所以端正其心,以為根本。學道者學此心,修行者修此心,參禪者參此心,念佛者念此心。凡一切應事接物,逆順境緣,降伏此心。處眾則溫柔此心,臨財則清廉此心,事上則忠誠此心,禦下則寬和此心,待人則公平此心,分物則平等此心。乃至一切處,一切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四無量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
  慈悲者,見一切眾生有甚痛苦,以憐湣愛護之心去救度,令其離苦得樂。
  喜舍者,見一切眾生做一切功德或發一念好心,都要隨喜讚歎。對一切眾生有所須求者,都要隨其所需而施與之。(虛雲老和尚《上海玉佛寺禪七開示》)
  菩薩戒者,總攝為三聚。一、攝律儀戒;二、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雲何遊此娑婆世界?雲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雲何?”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
  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與摩帝菩薩,俱遊一切諸佛國土,承佛神力,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佛合掌,曲躬恭敬,而說頌言:
 “世間離生滅,譬如虛空花,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一切法如幻,遠離於心識,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世間恒如夢,遠離於斷常,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知人法無我,煩惱及爾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維摩詰所說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阿難聞已,重複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