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說●無聞

卍卍卍卍《華嚴經》雲: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卍卍卍卍
正文

虛雲老和尚:“起念正則為十善,起念邪則為十惡。所以端正其心,以為根本。”

(2007-04-27 05:31:25) 下一個

  (身、口、意)三業之中,意業極重。凡一切善惡,俱起於意根。起念正則為十善,起念邪則為十惡。所以端正其心,以為根本。學道者學此心,修行者修此心,參禪者參此心,念佛者念此心。凡一切應事接物,逆順境緣,降伏此心。處眾則溫柔此心,臨財則清廉此心,事上則忠誠此心,禦下則寬和此心,待人則公平此心,分物則平等此心。乃至一切處,一切時,皆所以陶鎔此心,煉磨此心,收攝此心,使其不得恣縱偏枯、貢高驕慢。若有一毫淘汰不淨,則為魔障,無益於身,非所以學道也。切宜留心恪遵。(虛雲老和尚《教習學生規約》


  “法”者,簡略言之,指事物的真相和行為的正軌等而言。行為的表現,關係於人類的道德。行為邪正,善惡乃分。但善惡之判,每因各人之立場和觀點不同而異。故欲得道的確實標準,必須按一切因果事相中的必然理則來權衡,也即是說要依照客觀現實的發展規律來判斷。
  如昔日印度社會分婆羅門族(梵誌)、刹帝利族(王種)、吠舍族(商賈)和首陀族(農人)四姓,其階級與族籍製度之分極嚴,貧苦大眾都被壓迫得透不過氣來,過著非人的生活,但大家都認為這是天經地義,命中注定,不可改變的。釋迦牟尼佛於雪山成道後,三歎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了知緣起性空,有情機會均等,一切都可以成佛,得出了四姓平等的確切結論,喻如眾流入海,無複河名,於是力主平等,嚴斥階級。這就是以事理的真相,來作道德標準的例證。(虛雲老和尚《戒期開示》


  或疑佛教為消極為迷信,不足以為國教,此特未明佛教者之言。實則佛法不壞世間相,豈是消極者。佛法步步引人背迷合覺,豈是迷信者。考:佛,梵名佛陀,義譯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謂之為佛。菩薩,梵名菩提薩埵,義譯覺有情。有出家、在家二種。乃發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一麵自修,一麵化他者。其積極與正信,恐無有出其上。
  佛教依折、攝二義,立方便多門。何謂折?折者,折伏惡人。昔石勒問戒殺於佛圖澄,澄曰:“子為人王,以不妄殺為戒殺義。”蓋在家大權菩薩,為折惡利生故,雖執刀杖,乃至斬其首,於戒亦無犯,反生功德。因惡意而殺人,皆知不可;因善意而殺人,固是在家大權菩薩之金剛手眼也。
  何謂攝?攝者,攝受善人。佛菩薩為利益眾生,故不避艱危,有四攝法。一、布施攝:若有眾生樂財則施財,樂法則施法,使生親愛心而受道。二、愛語攝:隨眾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生親愛心而受道。三、利行攝:起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使生親愛心而受道。四、同事攝:以法眼見眾生根性,隨其所樂而分形示現,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佛菩薩之積極為何如!
  何謂方便?方便者,量眾生根器施諸權巧而度之也。前述之四攝法,亦是方便之門。......(虛雲老和尚《答蔣公問法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