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中生有

談談文學城文化走廊裏的新鮮事兒
個人資料
博文

武漢會戰後,俞濟時升任19集團軍副總司令兼74軍軍長,王耀武升任74軍副軍長,仍兼51師師長。51師副師長李天霞不再兼任153旅旅長,由張靈甫升任。正是在此時,57師配屬74軍,師長施中誠。57師施中誠也參加了武漢會戰,當74軍參加萬家嶺戰役的時候,57師正在田家鎮血戰。至此,74軍擁有3個甲種師。
1938年11月12日,由於電訊誤譯,引發長沙市的警備、消防人員全城放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74軍敗出南京之後,撤到安徽休整。1938年初,劃歸第一戰區第一兵團司令薛嶽指揮。這期間,張靈甫升任153旅副旅長,做李天霞的副手,仍兼305團團長。邱維達升任151旅副旅長。
5月份,徐州會戰已近尾聲。李宗仁、湯恩伯等取得台兒莊大捷後,麵臨著日軍5路合圍徐州的危險局麵。但第14師團土肥原這一路日軍急於立功,孤軍深入。薛嶽認為機會難得,決定殲滅這一路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日本侵華戰爭,事實上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就開始了。當時,蔣中正采取不抵抗政策,命令東北軍張學良部撤出,致使日本侵略軍輕易占據整個東北地區,並進逼關內。到1936年,日軍已經兵臨北京城外,呈三麵包圍之勢。
1935年秋,中央紅軍經過一年的長征,到達了陝北,蔣中正即命東北軍張學良、西北軍楊虎城進剿。但這種以匪剿匪的政策,使東北軍和西北軍大為不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黃埔三期,1925年年初開學,整整一年後畢業。
在校期間,王耀武就參加了東征。畢業後,參加了北伐、中原大戰、剿共等,在何應欽、錢大鈞、劉峙等賞識下,從排長、連長、營長一路升到團長。是年,王耀武26歲。
這期間,王耀武乏善可陳。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軍校畢業那年,他在連長任上,福州法院的一個推事把女兒鄭宜蘭嫁給了他。鄭宜蘭可真是個有福之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俗話說:玉,不磨不成器。而人呢,同樣是不磨不成才。
真正的成功者,是在磨礪中前行,又在磨礪中脫穎而出。
有些人的磨難來的早一些,有些人的磨難來的晚一些。與絕大多數農民的後代一樣,王耀武一出生,就要麵對種種磨難。
1904年,王耀武出生在泰安縣一個王姓農民家庭,父親給他取名哲讓。哲讓兄妹4人,他排老二。他父親靠著4畝山田,養活著一家6[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一個世紀前的中國,皇權隕落,共和待興,英雄四起,軍閥橫行。
在那個亂世,有槍就是草頭王,無槍不敢稱流氓。因此,掌握槍把子的英雄格外多,吳佩孚就是其中耀眼的一位。
吳佩孚生於山東登州,秀才出身,在曹錕手下一路升遷,官至直魯豫巡閱使,受封“孚威上將軍”,擁兵數十萬,控製中原五省,成為實力最大的軍閥,當時被稱為最成功的山東人。最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0-07-02 07:30:46)

周末無事,漫看走廊。讀到一帖,很牛。這帖的結尾說:
੍我還有一個家,……這個家就是紅軍著名高級將領,長征的英雄,抗戰的主要領導者,解放戰爭的主要戰將,死後被譽為“中國共產黨優秀的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我軍傑出的軍事家”的人的家,一位備受尊重的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家。這裏也沒有什麽好炫耀的,因為無論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無中生有是創造的動力。假如世界已經有了一切,人類便無所事事了,何必再費心思去搞點新名堂呢。那麽,能從無的境地裏搞出有的境界,那就是一種才能,甚至是一種福氣了。人,就是無中生有的頂級傑作。我初識無中生有,是在文學城的文化走廊。無中生有總是悄悄出現,而且冷不丁地插話。無中生有不是很鋒芒的那類高手,出語往往拙訥,看似不著邊際,其實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無中生有先生是一位網絡玩家,兩年前野狼和他結識於文學城文化走廊論壇。先生是個性情中人,鑒於此,本人曾肆無忌憚地挑逗過他,致使脾氣很好的他居然對野狼發了幾次火。不過,先生自控力頗強,城府極深,事後仍然能與野狼相見甚歡,不失網絡玩家風采。出此文之動機源於他最近的兩篇文章,一篇是他在《走廊憶舊》係列中為野狼嚎所作的紀念文(http://web.wenx[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我和無中生有網下沒有任何私交,對他所有的印象都是在論壇上得來的,故曰八卦:知道他最近中年得子,他美顛顛的換尿布,2008年僅在尿布奶瓶間隙到走廊來喘口氣也聽他自己說他一直在大學裏徘徊,碩士博士博士後的念了不少,由此推斷他是聰明但不務實的那類人他2006年底現身走廊,這之前應該是潛過一陣子水,對走廊誰誰誰知道的門清。他應該是早年在走廊玩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