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中生有

談談文學城文化走廊裏的新鮮事兒
個人資料
正文

自古英雄出少年 林彪粟裕王耀武

(2010-07-02 08:38:08) 下一個

黃埔三期,1925年年初開學,整整一年後畢業。

在校期間,王耀武就參加了東征。畢業後,參加了北伐、中原大戰、剿共等,在何應欽、錢大鈞、劉峙等賞識下,從排長、連長、營長一路升到團長。是年,王耀武26歲。

這期間,王耀武乏善可陳。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軍校畢業那年,他在連長任上,福州法院的一個推事把女兒鄭宜蘭嫁給了他。鄭宜蘭可真是個有福之人:此後20多年,丈夫步步高升,但對她是一心一意,在家不納妾,在外不搞女人。這也算是一段美好姻緣了。

1933年6月,王耀武迎來了他人生的又一次轉折。當時,他在32旅做團長,旅長是柏天民,黃埔一期。該旅赴江西剿共,剛進宜黃城就被紅軍圍在裏麵。蔣中正考慮到孤城難守,加之手頭已無援兵可派,就命令柏天民棄城突圍。王耀武經過權衡,建議守城不動。柏天民納其言。

你道攻城者誰?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一年以前,林彪率紅一軍團打下過宜黃城,生滅國軍兩個旅。這次可謂卷土重來,但結果卻不同。連攻兩日不下,林彪撤圍,自另尋戰機去了。兩位虎將的唯一一次正麵交鋒,就這樣結束了。從結果來看,雙方爭戰,各為其主;攻守進退,旗鼓相當。這一年,王耀武29歲,林彪26歲。

宜黃保住了,柏天民卻負傷住進醫院。蔣中正親往醫院探望。柏天民除當麵報告守城經過以外,考慮到腿傷一時難愈,推薦王耀武接任旅長。這樣,王耀武算在蔣中正那裏掛上了號。

四個月後,蔣中正召見王耀武,問及在宜黃建議守城而不突圍一事,王耀武回答得很到位:“當時已經身陷重重包圍,突圍已不可能。與其突圍失敗而死,不如堅守與城共亡,何況宜黃是戰略要地,一旦失守,即便付出一萬人的犧牲也未必能夠重新奪取。為整個戰局著想,我們便下了與城共存亡,寧死也不放棄的決心。”蔣中正深感滿意,通知他已升任補充第一旅少將旅長,同時關切地對他說:“補充旅由保定編練處的部隊改編,士兵都是北方人,你帶很相宜。三十二旅的團長、副旅長等都是黃埔軍校一、二期的,你帶不了。所以我調你任補充旅旅長。”王耀武對此感激涕零,他後來在回憶錄裏寫道:“當時我對蔣先生用心之細和考慮的周詳,既佩服又感激,認為他有識人之目,是個難得好領導。對於柏天民的不嫉才妒能舉薦我,亦非常感激。”

何應欽特別關照,補一旅“獨立行事,不付別將節製”,也就是不劃歸野戰部隊而是獨立作戰。如果劃歸野戰部隊,那王耀武不過還是像以前當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時那樣,是供人驅使的小媳婦,隻不過官大了一點,手下的人多了一點而已。現在則發生了質變。這是王耀武軍旅生涯的一個轉折點,因為他現在是一個獨立軍事單位的長官,執掌獨立軍權。

這裏需要說明一下。國軍本質上是一個私家軍的鬆散集合體,軍隊就是自己的命根子。軍隊打光了,番號就被撤掉,就意味著自己也完了。因此,起家部隊非常重要,獨立軍事指揮權非常重要。另外,在不同的時期,國軍的基本軍事單位也不盡相同,有時是軍,有時是師,不可一概而論。

順便說一句,王耀武在八年抗戰期間,大多數時間都是獨立軍事單位的主官,而張靈甫在整個抗戰期間沒有執掌過任何獨立軍事單位的軍權,直到抗戰結束後的1946年才獲任74軍軍長。因此兩人的抗日貢獻,不可同日而語。那些吹噓張靈甫為抗日名將者,可以休矣。

王耀武的補一旅,下轄三個團。第一團團長劉保定;第二團團長周誌道,黃埔四期;第三團團長李天霞,黃埔三期。王耀武對補一旅的評價是:“幹部多是中央軍校的學生,係蔣介石的嫡係部隊。士兵以北方人為多,裝備較好,戰鬥力相當強。”補一旅後來逐步發展成抗日鐵軍74軍。

一年之後,王耀武再次與紅軍對陣。那時,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中央紅軍開始長征。方誌敏建立的贛東北蘇區也處境艱難,因此由紅十軍團組成抗日先遣隊北上。蔣中正認為這是剿滅紅軍的最佳時機,因此調補一旅王耀武參與圍堵抗日先遣隊,歸浙江保安處長兼剿共總指揮俞濟時調遣。這俞濟時是蔣中正的外甥,黃埔一期,手眼通天。但此時卻焦頭爛額,因剿共不利受到記大過處分和撤職留任的處分。

方誌敏此時也異常困難,部隊雖有萬餘人,但由於缺衣少糧沒有武器,戰鬥力並不強。紅十軍團長是劉疇西,兼二十師師長;副軍團長是尋淮洲,兼十九師師長;二十一師師長是胡天陶。參謀長是粟裕。

1934年12月,紅十軍團在譚家橋設伏,準備吃掉補一旅。但由於紅軍出擊過早,反被王耀武搶占了高地,攻守易勢,戰鬥慘烈。最後尋淮洲重傷犧牲,紅軍撤出戰鬥。幾天下來,紅軍隻剩三千人左右。來年1月,王耀武與方誌敏再戰於懷玉山,胡天陶被俘,紅軍隻剩下千餘人。等紅軍撤到蘇區邊緣時,敵情緊急,粟裕要求部隊連夜行動,突破封鎖線。但劉疇西認為部隊十分疲勞,當晚不能再走。方誌敏決定粟裕率百十人先行,自己留下與劉疇西一起行動。

這一別,就是永別。方誌敏、劉疇西被圍,被俘。因劉疇西是黃埔一期,作戰勇敢,蔣中正派顧祝同等黃埔教官前去勸降,劉疇西不為所動。胡天陶也很堅強。從王耀武對他的描述中,也可以看見紅軍當時的艱苦情形:“這位師長的上身穿著三件補了許多補綻的單衣,下身穿兩條破爛不堪的褲子,腳上穿著兩隻不同色的草鞋,背著一個很舊的幹糧袋,袋裏裝著一個破洋磁碗,除此之外,別無他物,與戰士沒有什麽區別。”最後三人全部就義。

這是王耀武與粟裕的首次交鋒,王耀武完勝。但粟裕逃出生天,也可謂頓開鐵索走蛟龍。十多年後,兩位虎將再次交鋒,王耀武最後被圍。粟裕親擬的口號是“打到濟南府,活捉王耀武”,是有淵源的。

這一年,王耀武30歲,粟裕27歲。

經此一役,王耀武與俞濟時結成生死之交。

1936年夏,補一旅升格為師,接著獲得51師番號。第51師是3團製剿匪師,師長王耀武,副師長李天霞,轄第301團吳克定,第303團周誌道,第306團李天霞。此時王耀武開始整軍,招募新兵,同時成立軍官訓練班,輪訓基層軍官。11月,陝西警備旅的一個團並入51師。至此,51師成為兩旅四團製的甲種師。李天霞兼153旅旅長,周誌道任151旅旅長。1936年9月5日,銓敘廳正式敘任王耀武為陸軍少將。

(下一回的標題:抗日英雄赴戰場 保家衛國不辭讓)

本文首發在 有文化的軍事家——王耀武 ੍ 自古英雄出少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無中生有 回複 悄悄話 文化走廊的回帖:
* 非常精彩,大頂! -滄浪悠悠- ♂ (0 bytes) (29 reads) 04/08/2010 12:46:23
* 先遣隊失敗和他的政委樂少華有很大關係。粟裕還是知兵機,才能逃生 -luckman88- ♂ (0 bytes) (251 reads) 04/08/2010 17:55:55
  * 我看到的資料,很少提到樂少華 -千古一帝- ♂ (2131 bytes) (131 reads) 04/08/2010 19:42:10
   * 樂少華是鄧小平連襟,“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之一 -luckman88- ♂ (2346 bytes) (124 reads) 04/09/2010 15:25:33
* 精彩好文,跟讀中。 -月城- ♂ (0 bytes) (14 reads) 04/08/2010 18:31:24
* 好看。這位師長上身穿著三件補了許多補綻的單衣。。。這樣的軍隊,最後勝利是必然的:) -有言- ♂ (0 bytes) (21 reads) 04/08/2010 20:25:19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