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鶩者。。。

其鳴無聲,其飛不能高遠,日沉浮於鷗鷺之間,而默以自容。
個人資料
博文
姐姐來美國走馬觀花一段時間後,我問姐姐感觸最深的是什麽,姐姐想了想,紅了眼圈對我說:“沒想到,你在美國過得這麽苦,而且苦中作樂,。。。。”。我很意外,我來美國很多年了,如果不是聽姐姐這麽傷感地說,我還真沒花時間想過:美國生活的苦與樂。
在養尊處優錢閑有餘的姐姐看來,我在美國的生活的確夠苦的:沒有巾幗不讓須眉的職場女傑的豪情萬丈,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居家過日子,每天都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浪漫,離我們這對老夫老妻,是越來越遠了。彼此的相愛,已經化作了生活的點點滴滴,體現在那談不上浪漫的生活裏。
老公雖是南方人,但在西北出生長大,因此鍾愛麵食,尤其麵條,百吃不厭,無論出席什麽樣的飯局,總要來個“熱湯麵”,飯局上沒有,回到家,也要補一碗,這才算“吃好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7-09-29 01:34:43)
曾國藩日記:與元守論弓箭。渠①言如用筆,以和手為貴,輕重大小初無定式,為力不同科②也。……未初,見何鏡海,與之鬯論時賢,因言傲為凶德,驕盈為敗征。鏡海誦王陽明言丹朱、商均亦不過一個“傲”字③。……又思戰陣之事,須半動半靜,動者如水,靜者如山。又思兵不得已而用之,常存不敢為先之心,須人打第一下,我打第二下也。
鹹豐九年二月二十八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周遭有不少三代同堂的家庭,尚有老下有小的這一代聚在一起的時候,不約而同地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翁婿之間故事少,婆媳之間故事多。
舊社會,翁婿沒有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翁婿相遇時,總有一個是客,一個是主,守住自己或“主"或“客”的身份,再大的矛盾,曲終人散,眼不見,心不煩。事過之後再細想,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事情,所以,就沒有多少故事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09-13 14:33:24)
我老公對兩個女兒,百依百順,但是對兒子,采取的是另外一套嚴格的標準。以至於兒子的姐姐和妹妹,常常要挺身而出,不計前嫌,化幹戈為玉帛,和我們家的小小男子漢結成統一戰線,聲討老公的強權。
沒辦法,兩個不甘示弱的男子漢相遇,占上風的可能是那個更強勢一點的吧?
因此,有時候我不免擔心:兒子畢竟不滿十二歲,老公的管教尺度,常常有點過頭,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杜芊雪2006-08-15,15:59解開脂硯齋身世之謎
中隱子收錄時間:2004-10-12
在《紅樓夢》的考證研究中,最大的謎團就是脂硯齋的身世問題。對於這位與曹雪芹關係十分親密,又親自參與紅樓夢的創作與批評的重要人物,迄今為止,我們對他(她)的身世和家世、姓氏、生卒年等等竟是一無所知。盡管在脂硯齋身世考證上也有一些不同的說法,如曹雪芹之叔說,史湘雲說等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王半塘王半塘這個人我知道得很早,因為我上大學時就住在他家墳地的對麵。近來腦子裏又琢磨這個人,是因為前年我寫過一文,談臨桂詞派的淵源的,文中引述了王半塘跟王拯關係的一點資料。前陣子,王半塘的後人跟我聯係,也詢及此事。其實,他們二人的親屬關係淵源,我也隻是引述他人的一個觀點,自己手頭並無紮實的材料。但這二王的關係,又實在是王半塘(乃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08-21 13:33:06)

葉嘉瑩-清詞選講之王鵬運
王鵬運,字幼遐,自號半塘老人,也叫半僧,晚號鶩翁。他曾經娶妻,但妻子早死,曾經有過一個兒子,但這個兒子也很早就死了。所以他叫做半塘是表示懷念他的父母,因為半塘是他家祖墳所在。而他也自號半僧,是因為妻兒早死,他家裏的人給他算命,說他有一半和尚的命。至於為什麽又叫鶩翁呢?這種鳥的特色是鳴而無聲,飛而不能遠。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08-21 12:53:15)

這個“桂林仔”是我國近代有名的作家,
傷國忱時,發而為詞,作品造詣極深,
被譽為“清季詞壇大師”。
是他鼓動了“公車上書”
 


說起桂林的曆史文化名人,總要提到榕、杉湖,榕、杉湖是桂林城中央一個秀麗的湖泊。因湖岸生長有榕樹,杉樹而得名。自清代始,富紳名士紛紛於湖岸邊結廬而居,文人墨客也愛於湖畔吟詩作賦,一時間這裏幾乎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寄聲三徑,舊時鬆菊存未?”
——桂林榕湖畔的王鵬運銅像
到過桂林的人都知道,桂林城中的榕湖和杉湖好像城市的一對明亮的眼睛。而近年來的城建改造,使其增添了些許人文景觀。譬如榕湖南岸東頭的湖畔,林蔭間有一片石砌小坪子,坪子中兀立著一尊銅像——晚清四大詞人之一的王鵬運的鑄銅人像。
銅像高約1.8公尺,大約是從視覺的效果考慮,比真人略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31]
[32]
[33]
[34]
[3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