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鶩者。。。

其鳴無聲,其飛不能高遠,日沉浮於鷗鷺之間,而默以自容。
個人資料
博文

夜深人靜,對著銀屏談宗教,味道就像什麽呢?對了,像“麥氏咖啡”,好極了!
談宗教,這個題目本來就大了點兒,由主婦來談,就更不是“點”那麽大了,好像是“天”那麽大了,好在夜深人靜,對著自家的銀屏,想怎麽談,就怎麽談,管它呢。
對佛教,我一直是有好感的,不知是佛教太高深,還是我沒有緣分,總是不得入門的要領,佛教於我,就好比哈佛大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走向光明2008-01-1113:591997年夏天,我用9600塊錢攢了個586電腦,學會了收發電子郵件,也學會了上網。但電腦一般是打遊戲用,我還沒有見識到網絡的美妙。直到那年的8月底,戴安娜去世。我在雅虎和CNN上看到了無數篇新聞報道,一個鏈接接著另一個鏈接,我吃過晚飯就撥號上網,“貓兒”發出刺耳的聲音,等好長時間,才能顯示出國外那些新聞網站。這樣看了大概有一個星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8-23 13:43:10)


玄關,撲麵而來的中國風:櫃子,盤子,罐子。。。
這裏講述的是不是紅樓夢的故事?
進了客廳,風從東方來:中國式長條茶幾,窗戶下中國式小櫃。
這是什麽典故?合頁,門鼻兒,抽屜拉手兒,看上去挺古典。
十分抱歉,地上有丟棄的廢紙團,清潔衛生沒做好,大煞風景。
正麵是書法,右邊是京劇臉譜,這可都是國粹啊。
看看家庭間的字和畫,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經過文革後,我家僅存的兩張祖父的照片。
爺爺(右一)和張家表叔公攝於北京(1910年代)。其時,兩人同就讀於清華大學法政學院。這張照片是我的大姐提供的。
這張照片,攝於1956年,前排左起,大姐,爺爺,哥哥,二姐,後排右起,爸爸,大姑媽,媽媽,婷表姐(大姑媽的二女兒)。1965年,大姐考入天津大學,這張照片跟隨大姐去了天津,才得以保存至今。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8-22 10:46:42)
王半塘劄記之一)
清末士林,彌漫著一種絕大的悲哀,我們看看當時的詩文中,一會兒《哀台灣》、一會兒《哭旅順》,真是縱放悲聲,四麵楚歌一般。確切地說,這種悲哀是從甲午(1894)年被普遍強化出來的。這一年新年甫開,朝鮮的東學黨起義就爆發了,朝鮮朝廷支絀力窮,請大清國救援。大清國從來對東北的安全就懷有一種特殊的重視,因為那裏是他們的“龍興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8-22 10:43:23)
(王半塘劄記之三)
1893年,王半塘升官了。他新任的這個官名叫“江西道監察禦史”。清製,“監察禦史”官階是三品。這次的升官,在王半塘而言多少有點喜出望外。因為他在侍讀學士這個官階上已經熬了八年。八年時光裏,他除了在內閣做了些瑣碎的事務性的工作外,其餘的時間,似乎都用在校刻詞集上了。所以,1893年的這次升官,為他一生中第一次政治生命的綻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08-08-22 10:39:40)
王半塘是誰(王半塘劄記之二)
作者:龍子仲2007-11-2322:31:52
標簽:人文/曆史
我上大學的時候,校園對麵有一列低矮的土丘,丘上墓塚累累,其中就有王半塘及其家族的墳。其實他死在蘇州,又葬於江西,沒有看到什麽資料說他的骨植後來遷葬到了桂林。所以這個墳也許隻是他的衣冠塚。我上大學時,那一帶的幾個墳果然被人刨了,過後我們去那兒散步,但見荒徑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三姑婆的全家照,攝於1920年代。三姑婆適胡氏。胡先生是河南開封法院的法官。看看最後一張,三姑婆小時後的模樣,依稀可辨,是不是?
1923年,四姑婆和尤家姑祖父。
五祖父孝貽公(右)和好友柯昌泗先生合影。攝於1930年代。柯昌泗是最後一帶衍聖公孔德成的姐夫.
孔德懋的先生.(這條信息,是本壇網友提供的)
前排左起:五祖母,五祖父,四姑婆,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8-08-20 14:03:24)
十幾年前,我在國內的時候,曾經參加過讀書會,那次的主題是介紹一位香港女作家(名字我已經忘記了)的新書:《我不及格〉〉,這本書的意思是說,在人的一生中,誰也免不了要麵對一次次有形的或者是無形的考試,回頭看看來時的路,已經功成名就的作者,卻感慨萬千地說:“當遭遇人生的難題時,十有八九,我不及格。所幸的是,雖然成績不理想,但是我沒有交白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王半塘喜歡學辛詞,但終究豪氣不足。——不足的原因,跟他這人的幽默感不如辛棄疾強有關。所以半塘骨子裏,沒有那種破罐破摔的東西,隻是那種文人扮酷。比如下麵這詞:沁園春(小序)島佛祭詩,豔傳千古。八百年來,未有為詞修祀事者。今年辛峰來京度歲,倡酬之樂,雅擅一時。因於除夕,陳詞以祭,譜此迎神。而以送神之曲屬吾弟焉。詞汝來前!酹汝一杯,汝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