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指揮過千軍萬馬卻留下唯一一張持槍照(組圖)解放軍報
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陳列著一支56式半自動步槍。櫥窗上方,是一張著名的照片:毛澤東閉起左眼,睜大右眼,舉起這支步槍瞄準,身旁的羅瑞卿、楊得誌和楊勇將軍笑逐顏開……毛澤東一生指揮過千軍萬馬,這卻是他惟一一張拿槍的照片。那一天,1964年6月15日,毛澤東主席觀看了北京軍區、濟南軍[
閱讀全文]

禍起蕭牆——1939微山湖西地區八路軍肅托事件
第八章 禍起蕭牆
1938年秋,115師在經營魯西的同時,逐漸把注意力轉向津浦路以東、隴海路以
北、沂河以西、蒙山以南地區。它北靠沂蒙山區,南接徐(州)海(州)平原,是華中通向
延安的交通要道,也是在徐海平原開展敵後遊擊戰爭的重要依托。控製它可以威脅津浦、隴
海兩條成十字交叉的鐵路[
閱讀全文]
清軍背上的兵和勇
作者∶顧業民
在有關清朝的文章、書籍或影視劇上看到「兵」和「勇」二字,特別是電影、電視劇上整裝待發的清軍隊伍裏,背上通常都會貼著這兩個字。這使人容易聯想到「勇」就是特種兵,「兵」就是一般軍人,事實上並非如此。
「兵」是清代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包括八旗軍和綠營軍。在清軍入關之前就有了八旗兵,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
閱讀全文]
王曰:“嗟!我友邦塚君禦事,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
[
閱讀全文]
《牧誓》:逖矣,西土之人!→《史記·周本紀》:遠矣,西土之人.
——————
首頁|國學新|新書推薦|文獻部|學人部|國學圖庫|服務社區|國學產品|國學論壇
三、《疏證》偽證考略(中)
(5)《史記》多古文說
前麵提到,張守節說《史記》引文包含“與古文《尚書》同者”。班固則進一步指出,《史記》引文中“多古文說”。這是一個更加重[
閱讀全文]

廣東省僑辦黨組書記呂偉雄發言。(陸春豔攝)
“怨僑”事件是誰惹的禍
——從所羅門唐人街被燒說起
2007年No.2 作者:呂偉雄鄭建民
2007年No.2 研究與探討 作者:呂偉雄鄭建民
主辦: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出版:《僑務工作研究》編輯部
主編:王曉萍
主編助理:劉香玲
編輯部:許樂生、朱淩峰、
崔酉年、張波
刊號:ISSN1672-8831<[
閱讀全文]
滬一半中學生想入美日籍
星島日報
2007年7月2日星期一農曆5月18日
本報訊
盡管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崛起日益感到不安,但它們在力量與影響力的競爭中,仍佔據著一個關鍵優勢,那就是它們成功地吸引了中國最聰明的學生。
他們學業完成後,往往不會回去報效祖國,而是紛紛留在了國外。一項調查顯示,一半以的上海中學生想入美國或者日本國籍。
[
閱讀全文]

伯夷、叔齊不食周粟 薛義要吃日本飯
——————
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乃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於嗟伹兮,命之衰兮!”遂餓死於首陽山。
《史記·伯夷列傳第一》
——————
[史記趣[
閱讀全文]

雞腰(俗名:雞睾丸、公雞蛋)
[
閱讀全文]

鄧榕:“父親一定會為香港驕傲”
鄧榕
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四日電題:鄧榕:“父親一定會為香港驕傲!”
中新社記者王永誌張量
“衷心祝福香港更加繁榮!衷心祝福香港人民更加幸福、康泰!”鄧小平的小女兒鄧榕女士在接受中新社記者獨家專訪時,向香港回歸十周年致以衷心祝福。
“這是母親和我們全家人在香港回歸十周年之際最[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