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清軍背上的兵和勇

(2007-07-04 22:15:28) 下一個
清軍背上的兵和勇

作者∶顧業民

在有關清朝的文章、書籍或影視劇上看到「兵」和「勇」二字,特別是電影、電視劇上整裝待發的清軍隊伍裏,背上通常都會貼著這兩個字。這使人容易聯想到「勇」就是特種兵,「兵」就是一般軍人,事實上並非如此。

「兵」是清代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包括八旗軍和綠營軍。在清軍入關之前就有了八旗兵,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這些都是兵,是正規軍,直接隸屬於皇帝。八旗兵為世兵製,在十六歲以上的八旗男性子弟中挑選。

「餘丁」和不滿十六歲的「幼丁」,可以挑補為養育兵,即預備兵。

八旗軍為滿兵,綠營兵則是為彌補滿軍的不足,又建立的由漢人組成的漢兵,是清入關後改編和新招的漢人部隊。

這種軍隊以綠旗為標?,以營為建製單位,故稱為綠營兵。它和八旗兵的不同之處,除部族關係外,「八旗駐防兵由於世籍,綠旗各營兵由於招募」(見《清朝文獻通考》)。

就是說,旗人(包括滿州、蒙古、漢軍八旗)人人有挑補兵丁的義務,而漢人(不包括漢軍)對於綠營是自由應募。

八旗軍同綠營兵雖然使命相同,都是保家衛國,但主次不同,朝廷倚重不同。按定製,八旗兵大部分衛戍京師,為國家精銳部隊,掌管京師安全;綠營兵則遍布全國各地,數量要比八旗兵多數倍。通常影視劇上見到的浩浩蕩蕩的大軍,都是綠營兵。

「勇」是兵的一種。雍正、乾隆朝後遇有戰事,若八旗和綠營兵不足用,則就地取材臨時招募軍隊,戰事完後立即解散,不是國家正式的軍隊,即使對戰事有功的也不留用。

直到清末太平天國時,曾國藩以團練起家,才改非正式的鄉勇為練勇(即湘軍),定兵製,發餉糧,稱為勇營。從此,「勇」基本代替了「兵」,成為清末主要軍事力量。

勇營的特點是拿國家餉糧的私募武裝,士兵和軍官隻忠於自己的長官,不直接效忠皇帝,即所謂「兵為將有」,這些士兵就是「勇」了。

2007-06-21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