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河洛文化 與 河洛話 (圖)

(2007-08-12 21:58:17) 下一個

首 頁 台聯簡介 會務動態 友好往來 鄉音在線 各地訊息 島內話題 台胞留言

您的位置:首頁-中華文化之旅-兩岸同根-詳細頁麵

河洛與閩台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河洛地區,位於這個搖籃的中心。河洛,指黃河、洛水,這裏引申轉意為黃河洛水之間的廣大地區,即河洛地區,簡稱“河洛”。

河洛地區的範圍究竟有多大?經專家從考古發掘、曆代史籍的記載等方麵的研究,可以確定:河洛地區的範圍是以豫西為腹地,西起陝西關中的華陰,東到豫東平原,北至河南與山西的交界,南達伏牛山麓。可以說,河洛地區就是狹義的中原地區,即今天的河南省。廣義的中原應包括今日的陝西、山西、河北、山東等部分地區。

河洛地區,遠在華夏文明的史前時期,就是中國原始人類聚居的集中場所,在華夏文明的起源和發展的進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大量的曆史文獻記載和越來越多的考古資料都充分證明,河洛地區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華夏文明起源的中心,上下五千年古老的中華文化的“直根”即在這裏。



滾滾的黃河不僅養育了我們的祖先,培育出中國原始文化,而且孕育了偉大的華夏文明。華夏族的先祖,最受到崇拜和稱頌的首推炎帝和黃帝,中華民族自稱為“炎黃子孫”,即是由此而來。

《國語·晉語》中記載:“昔少典娶於有蟲喬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薑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薑。”這是說黃帝炎帝兩個氏族都是少典氏族的後裔。而少典是有熊的國君。有熊國在今河南鄭州市的新鄭縣。《史記·五帝本紀》也說“黃帝者,少典之子”。《集解》引徐廣曰:黃帝號“有熊”,司馬貞《索隱》曰“注:‘號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國君之故也。”又說“少典者,諸後國號,非人名也。”《帝王世紀》:“神農氏末,黃帝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因以為號。”又說“黃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由此可知,黃帝族的父族是有熊氏,少典是有熊氏氏族或部落的首領,而有熊氏活動的中心,在今河南新鄭一帶。到了黃帝時期,仍是有熊氏部落的首領,其活動中心仍然在河南省中部一帶,所以《帝王世紀》說“黃帝受國於有熊。”少典氏是以熊為自己氏族圖騰的標誌,後來,黃帝族仍以其父族的圖騰為自己氏族的圖騰標誌,這兩個部族是一脈相承的。

隨著有熊氏在河南中部新鄭一帶的活動,後來在這一帶出現了不少與有熊氏有關的名勝古跡和地名,這也是必然的現象。在河南新鄭自然山上,至今還部落有少典祠,是後人祭祀少典而修建的;山下有姬水河;在縣城北關立有“軒轅故裏碑”;在姬水河旁還立有嫘祖嫫母祠;在今鄭州市境內至今還有一條名叫“熊耳”的河,在豫西有座名山叫“熊耳山”,這座山脈一直從河南盧氏縣延伸到河南宜陽、伊川縣,和中國境內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裴李崗文化的西部相銜接,在曆史上宜陽縣曾改置過熊耳縣。新鄭還是黃帝的故裏故都,軒轅丘也在這裏。與黃帝傳說有關的風後嶺、大隗山、力牧台、黃帝宮、雲崖宮等遺跡和傳說曆曆在目。洛陽孟津的“負圖寺”,是黃帝祭祀河洛“河出圖,洛出書”的紀念地。豫北有黃帝祭天的天壇。豫西的靈寶縣有黃帝陵,唐碑尚存。

《史記·五帝本紀》雲:“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從曆史角度上說,除禹為夏朝黃帝外,其餘自堯、舜顓頊、帝嚳上溯到黃帝、炎帝都不是國王或皇帝的稱號,而是部落或部族首領的稱號。

黃帝族人丁極其興旺,他的後代越來越昌盛,而且長期居於統治地位。《史記·三代世表》記載,在中原河洛地區不同時代居於統治地位的族,全部都是黃帝的後代。不僅顓頊、帝嚳、堯、舜等赫赫有名的部族領袖是黃帝的後代,而且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統治集團全是黃帝的後代。據《世本》統計,黃帝直係子孫12姓,發展到101個屬地(方國、諸後國),共510個姓氏。炎帝後代在東方建國有24個匯集為16個屬地,後發展為107個氏。每一個氏又發展為姓,即107個姓都是炎帝的後代。?   據《世本》記載:黃帝、炎帝、顓頊、帝嚳、堯、舜、禹、契等族的後代,占據152個屬地,組成152個方國,包括875個氏。這875個比較大的家族或諸侯國,組成了一個華夏集團。其實華夏族的勢力還要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800多個氏中,有一部分在後來被淘汰了,有的被簡化了,絕大部分被簡化為單姓,少數保留為複姓。現在社會上存在的姓,90%以上包括在這800多個氏以內。氏和姓本來的含義是不一樣的,但後來把氏的名稱演化為姓了。這800多個姓氏是5000多年以來自然形成的,是代代相傳而被人們承認的。有些少數民族,從古史文獻看,早已與華夏族交織在一起,血統混合在一起。血液的融合,精神文化的統一,形成了偉大的中華民族。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昔三代之居,皆有河洛間”,而相當於炎黃二帝以來的新石器文化序列:裴李崗文化、仰紹文化、龍山文化、二裏頭文化均在中原河洛地區形成並向周邊擴散的。因此說炎黃二帝與河洛地區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在河洛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河洛先民祖先的直根就是炎黃二帝。河洛人是炎黃子孫,所有的中國人包括台灣同胞和海外華人也都是炎黃子孫,都是根植於孕育了5000年華夏文明的河洛大地。

河洛先民,或避戰亂,或遭貶謫,或因戍邊,幾次成群結隊南下,更多零星移居。閩粵客家人、台灣河洛郎,以至眾多海外僑胞,血緣同宗、文化同源,尋根問祖,根在河洛。河洛遺風,遍布天涯。“永懷河洛間,煌煌祖宗業”每當論及河洛中原,談至嵩嶽伊闕,無論是台灣同胞、還是海外華人,總是神馳意往。那種親切感,決非筆墨所能形容。



仔細考查台灣同胞的家譜、族譜、更遠的祖籍赫然注著:“先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再對照世係,發現大多數先祖都是由光州固始入閩,結合曆史典籍、考古新證、家譜族譜、地名對照、方言尋根、民俗探源等,可以得出台閩豫1000年是一家的結論。

關於台閩豫先民的特殊關係,可以追溯到秦漢初期。據《史記》和《福府通誌》記載,越王勾踐的後代吳諸,協助諸侯滅秦,後代幫助劉邦消滅楚霸王項羽,劉邦稱帝後,就冊封吳諸王為閩越王。

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閩越土著民眾不服漢高祖冊封的閩越王的管轄,多次叛亂,武帝派兵平叛,“盡徙其民於江淮間,以虛其地”(《史記》、《福府通誌》)。說明早在漢武帝時,江淮間已有大批福建人居住。這是閩豫間的第一次人口大交流。

河洛地區,曆史上開發較早,人文薈萃,財富集中,因此,為異族入侵的對象。晉代“五胡亂華”、“八王之亂”、“永嘉之亂”,內外交困的晉代中央政權隻好遷往建康(南京)。加上水、旱、蟲、瘟等自然災害頻繁,中原父老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為了生存,為了避亂,有遷徙能力的紛紛走避,有遷徙機會的,便率先南徙,大多定居在江淮地區,相當部分在長江以南,其數量在70—80萬人。從中原南遷的閩粵的漢人大部分是在此時遷入的。從遷移的人口構成來看,一部分是上層統治階級,主要以士族階層。據《三山誌》記載當時中原河洛地區“衣冠如閩者八族,陳、林、黃、鄭、詹、丘、何、胡也”這八族是河南固始江淮間的士族集團,他們大批遷徙到數千裏之外的閩中,帶去了先進的技術,對當地經濟發展起著顯著的促進作用,今日福建有晉安河,泉州有晉江、洛陽江、洛陽橋等,這都是晉代中原人到福建後命名的。

唐代,福建得到了迅速的開發,這與中原地區的兩次大規模移民有直接關係。第一次發生在唐朝初年。據《雲霄縣誌》記載:“高宗總章二年(公元669年)泉潮間蠻獠嘯亂,民苦之,僉乞鎮帥有威望者,以靖邊方。”朝廷雖派果敢有為的歸德將軍、河南光州固始人陳政率兵3600名,將士123名“前往七閩百粵交界……開屯建堡,靖寇患於炎方,奠皇恩於絕域。”陳政雖奉命統兵福建,屯墾於雲霄。隨後,朝廷又命陳政之弟陳敷、陳敏率固始58姓軍校增援。一天,隊伍來到一條碧波粼粼、兩岸青山翠竹的大江,陳政忽然想起家鄉河南的漳河,不禁歎道:“此水如上黨之清漳。”從此,人們就稱這條江叫漳江。陳政死後,其子陳元光帶領其眾平定嘯亂。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朝廷批準陳元光奏請建立漳州,得到朝廷準許。於是,陳元光在漳江畔建置了潭州城。陳元光任漳州刺史。從此福建由七閩增為八閩。所以,我們今天對福建有“八閩大地”之稱。

《漳州府誌》、《雲霄縣誌》皆盛讚陳政、陳元光父子對於福建,有“開千百世衣冠文物”之功。陳元光被尊為“開漳聖王”,稱陳政為“王公爹”。據記載,截止到公元1966年以前,閩南尚有100多座陳元光廟宇,可見盛唐時期的這次中原移民對福建的影響之大。正是在此之後,整個福建地區,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台灣各地漳州移民,一值供奉“開彰聖王”為守護神。據統計,台灣現有53座陳聖王廟,備受台灣同胞的崇拜。

第二次大規模移民發生在唐朝末年。其時,中原一帶政治分裂,群雄割據,加上南詔的入侵、黃巢的造反、王潮王審知兄弟的起義,中原人民的生存條件受到極大的威脅,於是紛紛南遷。

其中王氏兄弟對閩南的開發和影響很大。王潮曾被封福建觀察使,其弟王審知被任命為閩王,繼而對福建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和治理。其開發和治理得到了朝廷的承認。公元906年,唐王親賜王審知“開閩人祖”稱號,並建立德政碑。五代後梁時期,他又被封為喧赫一時的“閩王”。直到今天,福建還有許多”閩王祠”。閩王王審知經營福建50年,使福建的經濟文化得到迅速發展。查閱閩台的家譜、祖譜,許多人祖先可以追溯到閩王王審知及其部將。閩王王審知及其數萬人的起義部隊對福建的曆史影響是極其深遠的。通過考察台灣部分家譜,其中寫明祖籍河南固始的就有178個姓氏。如清源陳氏、鄭氏、虎丘林氏、板橋王氏、沉坑黃氏、台北張氏、台南李氏、佛爾山詹氏等。

曆次入閩的河洛人由中原遷入廣東等地的客家人大部分是在300多年前渡海到台灣拓荒的。他們披荊斬棘,鑿井辟田,終於把一片蠻荒之地,化為海上樂園。



閩粵和台灣現有縣誌、譜牒及郡望、堂號、堂聯中不斷出現中原、河南、固始、河洛等名詞或根在中原、根在河洛的記述。

一郡之中,有幾個望族,如潁川郡有陳、鍾、賴、烏、田等五姓為望族;河南郡有於、山、毛、元、平、向、利、邱、俞、陸、廉、種姓;滎陽郡有昌、潘、鄭姓。?   堂號堂聯對於研究河洛人和客家人的遷徙史、發展史、社會文化傳統,最重要的是研究台閩豫之間的淵源關係,有著重要的價值。閩台河洛人和客家人的祖籍何方,從他們的堂號、堂聯上一目了然。如:鄭氏:堂號滎陽。堂聯:滎陽世澤,詩禮家聲。

陳氏:堂號潁川、汝南、敦睦。堂聯:東山世德,潁水家聲。汝南世德,禦史家聲。柳溪源遠,循繹聲宏。

鍾氏:堂號潁川。堂聯:潁川世澤,太傅家聲。滎陽世澤,花縣家聲。晉陽世澤,長史家聲。

蕭氏:堂號、河南、藍陵。堂聯:文選南朝,勳隆兩漢。不難看出,這些堂號、堂聯,有如各家的“微型族譜”。每一堂號堂聯,都是一部氏族簡史,某姓氏或某一支派的徙止興盛發達的曆史。

以福建晉江青陽鎮蔡姓為例,最能說明台閩豫之間的淵源關係。青陽的堂號是“青陽衍派”,堂聯是“裔出周代,肇基唐代,官封宋代,場綿百代振家聲。

脈映洛陽,支分莆田,派衍青陽,好就三陽開泰運。”這裏說得很明白,青陽蔡姓是一個綿延百代的大家族,他們是周朝的後裔,從祖根地河南洛陽遷徙到福建莆田,晉江青陽蔡姓隻是蔡姓在福建的一個分支。據青陽族譜記載,清同治年間,青陽蔡氏第27世蔡清水就移居台灣,在牛罵頭開發。後來他的後代為了紀念開基祖,就把牛罵頭改名為清水街,也就是現在的清水鎮。

1988年,台灣出版了台灣巨著《台灣族譜目錄》,收錄200多姓萬餘譜牒,究其這些家族開基祖,大部分來自中原河洛。“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林道衡聲稱,台灣共有1694個姓氏。其中陳、林、黃等十大姓氏的人口數累計總和在全台灣各縣市總人口的比例中,低於50%的有新竹縣、挑園縣及基隆市,其餘各縣市都超過半數以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為以上十大姓氏的堂號源流進行考查,發現大多數都是源於大陸的中原河洛地區。

1953年,台灣進行了一次戶口統計,戶數在500戶以上的100種姓氏,有63姓族譜材料上記載其祖先來自河南光州固始。這63姓共67?0512萬戶,占台灣總戶數的80.9%。1979年台灣當局公布,全台灣1740萬人中,漢族1710萬,占全台人口的82.7%,其中租籍廣東的客家人隻占20%,而80%是福建去台灣的河洛人。

台灣曾有一句俗話“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而福建則有“陳林滿天下,黃鄭排滿山”之謄。另外也有“陳林李許蔡,天下占一半”之說。? 

陳姓是台灣的第一大姓,約占台灣總人口的12%多一點。

台灣陳氏族譜記載著入台始祖跟隨鄭成功收複台灣的陳永華和陳澤。陳永華是鄭成功的軍師,台灣人說他是“中華文化的播種者,把台灣從一片蠻荒帶進教化大行的崇高境地”,是一位“帷幄運籌於千裏之外,比美諸葛武侯的文人”。

陳澤是鄭成功帳下的大將,戰功輝煌,鄭成功對他的倚重非一般將領所及。二人一文一武,對台灣貢獻巨大,他們的子孫落籍台灣繁衍至今。

陳永華、陳澤供奉的始祖是入閩始祖陳政、陳元光父子。

台灣各地的潁川家族,大部分都是“開漳聖王”陳元光的後裔,台灣的漳州籍鄉親,有相當部分是陳元光從河南固始帶來的58姓軍校的後裔。

台灣的大多數陳氏家族,奉1500多年前東漢恒帝時的潁川名士陳實為始祖。

陳實是當時的許人,即東漢的潁川,現在河南許昌,《漢書》記載陳實的始祖是周朝初期的“女媯滿”,“女媯滿”是上古聖君虞舜的81世孫,虞舜是黃帝的第8代嫡裔。

女媯滿的父親是3100年前周朝的“陶正”,也就是負責製陶的大臣,因助周伐紂功勞卓著,周武王就把自己的女兒太女臣許配給他,生子滿,即“女媯滿”。

“女媯滿”被封於陳邑,滿以國為姓,成為陳姓的得姓始祖。“當時的陳邑,範圍包括今河南省開封以東,至安徽省亳縣以北,建都於宛丘,即河南省淮陽縣。

無疑,這是普天下陳姓的根源之所在。所以說,普天下所有陳姓人士的根源,都可以往上追溯到5000年前的黃帝。

林姓,是台灣第二大姓,占總人口的5%。他們族大、人眾、成就高、名氣響亮,這種情形,正好與一水相隔的福建地區一模一樣。台灣的林姓的興旺,毫無疑問正是福建的延伸。

林姓起源於3000多年前的殷代,得姓於周朝初年,得姓之祖,則是殷代紂王的叔父比幹的兒子林堅。

據《史記·殷本記》記載:紂王暴虐無道,紂王的叔父比幹進宮強柬,紂王惱羞成怒,殘忍地將比幹剖心殺害,紂王還要將比幹滿門抄斬。

當時比幹夫人懷有身孕,逃到“牧野長林”中生下一男孩,名堅,到周武王伐紂時,比幹夫人將兒子堅送給周武王。

周武王以堅在樹林而生,就踢“林”為堅的姓氏。“牧野長林”經考證在當時的朝歌附近的汲縣,也即今河南衛輝市。

為紀念比幹而建的比幹廟,就座落在今天的衛輝市城北15華裏比幹廟村。這裏就是普天下林姓的祖根地。因此,“長林賜姓”的典故備受世世代代林姓子孫的珍視。

福建的林姓,自唐代便已稱盛,他們的南遷始祖,是在晉室東遷時從河南固始遷到江蘇然後輾轉到福建開基的,因此,林姓與福建的淵源,至少在1600個年頭以上。

黃姓,是台灣第三大姓,占台灣總人口的5%強。台灣黃姓家族所供奉的始祖是青史垂名的戰國四公子之一,曾任楚國之相的黃歇。

黃歇有13個兒子,分衍各地,南方及閩粵及台灣的黃姓是其第13個兒子的後裔。

其實黃歇不是黃姓的得姓始祖,真正的得姓始祖是周朝初年的黃石,因當時他在中原仕周有功,受封於黃國並賜姓黃。

當時的黃國在今河南潢川一代。後來黃國為楚國所滅,子孫才以國為氏,姓了黃,散居於江淮之間,所以黃姓的根源在今河南南部的潢川縣。

關於黃氏的入閩,台北縣深坑鄉的“黃氏族譜”記載得清清楚楚:“世居光州固始(按,為今河南潢川)。至晉,中州板蕩,南遷入閩。”此外,何喬遠所著的《閩書》也有這樣的記載。

鄭姓是台灣第12大姓,但人們往往把它排在前幾位,這與鄭成功收複台灣功高業大,被人景仰有關。這個跟台灣開發息息相關的家族,在血統上也是使每一代子孫都引以為榮的,他們一脈相承自3000年前的姬周王室。

周宣王姬靜把弟弟姬友封邑在鄭,郎鄭桓公,鄭桓公姬友便以鄭為姓,世代繁衍。鄭國在今河南新鄭市,這裏便是普天下鄭姓的根源之所在。

鄭氏的望族居滎陽(今河南滎陽市),所以鄭氏便以滎陽為郡望。台灣的鄭姓家族,人人都以周文王的子孫自居,多年來他們都世襲著“滎陽”的祖傳家族旗幟,人人愛護“滎陽”,處處光大“滎陽”,因此,“滎陽”的標幟才能到處出現,人人都可以看得到。

陳、林、黃、鄭這四大姓氏的根在河洛這已是不可辯駁的事實,而實際上,遠不止這些。

目前已考證出來根在河洛的姓氏已有1300餘姓,還有許多家譜都記載著根在河洛。

中原河洛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生長在台灣和海外的每一個炎黃子孫可以說與中國河洛有著深厚的血緣、地緣、史緣上的聯係。

追本溯源,台灣之根500年前在福建,1000年還在中原河洛地區,台閩豫1000年前是一家,這也是無可置疑的事實。



曆次入閩的中原人河洛人,大部分分聚居在彰州、泉州、廈門等地區。所以台灣人對閩南遷居台灣,而祖籍有河南的人稱其為“河洛人”或“河洛郎”。而實際上居住在中原河洛地區的人卻很少自稱“河洛人”,“河洛人”是由台灣傳回來的稱謂。由此可見,台灣人所說的河洛人,是指廣義上的河洛,即凡是居住在河洛文化圈的人,皆稱河洛人。

1981年4月22日《河南日報》發表了廈門大學著名方言專家黃典誠教授的文章《尋根母語到中原》。文章雖然數百字,卻提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曆史課題:台灣同胞“尋根的起點在閩南,終點無疑在河南”。

1986年泉州曆史文化中心出版《泉南文化》第二期上也說:閩南方言係來源於六朝雅言—河洛話。

該書除了在《泉州話與六朝雅言》說明“泉州話(即閩南話)在語言、詞匯、乃至語法方麵都直接繼承了六朝(東吳、東晉、宋、齊、梁、陳,約公元222—589年)時中州一帶的河洛官話。”

又在六朝雅言的名詞解釋上說:“閩南話的形成是與漢人及漢語入閩的曆史不可分的。從考古遺物看,中原河洛人入閩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而中原漢人大規模移入閩,則是西晉末年“永嘉之亂”之後。

隨著大批中原河洛人的入閩,河洛漢語也被帶了進來,他為閩南話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故閩南話又有‘河洛話’之稱。”閩台方言,又稱“福佬話”、“河洛話”。

雖然閩東和閩南的方言有差異,但均屬河洛話的係統。

據黃典誠教授的研究,河洛話的語音係統與隋朝陸法言《切韻》基本一致,保留了中古時期河洛故國的語音,雖然,豫西、豫中、豫南、豫西南業保留了部分河洛故國的語音,但均沒有豫東南的固始保留的完整,而且與山川阻隔的閩台的方言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因此,《切韻》中反映的河洛古音,從某種程度上說,就象“活化石”一樣保留在了固始和閩台方言中。



台灣高緒觀先生在《台灣人的———八閩全鑒》一文中說:“台灣人文禮俗源於中土,相襲八閩,舉凡信神拜佛,敬天祭祀。婚喪喜慶,衣冠禮樂,四時年節,以及習俗人情,皆是祖宗流傳下來的。”台灣的民間宗教信仰從宗教種類上來分,無怪乎兩大類,即佛教和道教,其中是道教居多。中國佛教和本土宗教道教均源於河洛地區,它們傳入台灣的過程正如河洛人移民台灣的曆史一樣,由河洛一步步到閩粵南部,再由閩粵渡海到台灣的。因此台灣的民間宗教信仰和神像雖直接來自閩粵,但是追溯曆史淵源,又是與河洛宗教文化一脈相承的。

比如,“天上聖母———媽祖”福建莆田人,姓林名默娘,是掌管水上航運的女神。她祖籍河南,福建移民早已風聞她的神跡,便將媽祖神象帶到台灣,建廟祭拜台灣目前仍有五百多座媽祖廟。台南大天後宮的媽祖,頭帶冕旒,衣飾華貴,具有靜謐的氣質、豐盈的美感。左右配祀極富陽剛之美的男性尊神———千裏眼與順風耳。相傳此二人原為殷紂王的將軍,兄高明、弟高覺,被薑子牙戰死,魂登挑花山,變成索婚的厲鬼。默娘將其收伏,遂成部屬。

“精通醫術的保生大帝”、“開漳聖王”陳元光等都是河南人或與河南有一定的聯係。

台灣的古跡繁多,有祠廟、城廓、園林、樓閣、坊表及碑碣等,這都是台灣先民繼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明顯痕跡。而且這些古跡的建築風格,一磚一瓦一椽,都有河洛古跡的特征。不論泥塑、木雕、各種工藝品。雖以廣東、福建流派為依據,但技法、風格均師承河洛。

台灣地處海洋氣候,人們四季衣著簡樸。開台初期,布帛從大陸運來,後來運輸不便,他們便以中原染布方法自行染製青黑布,用以解決穿衣問題。當時鹿港、北港居住的中原人較多,這些中原人都以青布裹頭以抵禦凜冽的海風,一時竟成時尚,台灣各地紛紛效尤。清道光以後,雖然產業大興,綾、羅、綢、緞頗為盛行,但當地人仍灰冠服飾,多遵守中原河洛古風。

中原河洛地區家庭觀念特別強,尤其是對子嗣延續觀念很重,台灣的習俗與此相同。生子,在河南固始和閩台均有“洗三”之說,即生孩子三天,要謝送子娘娘,不僅焚香、跪拜,而且敬奉喜麵、紅蛋,並以糯米蒸飯配以肉茸、紅蛋、分贈親友。   台灣的喪葬儀式與河洛地區更為雷同。人在生命垂危之時,即移鋪於正廳,男在右側,謂之“正寢”。女在左側,謂之“內寢”。死後移至正廳正中央,頭朝外,腳朝裏叫停喪。然後守靈、報白、分孝服、立魂帛、開魂路等,巨細相同。而乞水、沐浴接棺、套彩、入斂、入土、揀骨歸土等習俗和繁瑣細節無一不是遵守河洛古禮而行事的。

台灣的婚嫁較河洛古禮簡單,僅有問名、送定、完聘、迎親四個程序,並成為慣例。男女雙方憑媒妁議定,經八字批算,如無衝克,隻要嫁娶雙方年齡適當,即可完成成婚大禮,名曰“大娶”。至於迎娶後,而夫婿對女家尚有撫養、葬祭、嗣續等約定義務,俗稱“半招半嫁”,名為“小娶”。不管是台灣還是河洛,這種婚嫁習俗基本上已不存在,但從兩地的古禮中也可看出河洛與台灣之間淵源流長的民俗關係。

至於歲時年節,台灣人與河洛人一樣相當重視。其中的繁文縟節,兩地更是十分雷同。清明、端午、中秋等節日,更是難以免。這種地地道道的民間習俗,正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集中表現。

綜上所述,台灣文化與中原河洛文化有著深厚的不可分割的淵源關係,可以說台灣文化與中原河洛文化的關係好象母與子的關係,河洛文化是母,台灣文化是子。中原河洛文化在台灣,是全麵性的移入,不是局部的傳播和影響。因此中原河洛文化在台灣具有強烈的歸宗意識是可以理解的。

人要拜祖、神要認宗,即使民俗、藝術、工藝、建築等等,也要尋找自己的祖根淵源。有曆史形成了的台灣人十分普遍而強烈的祖籍觀念、民族意識、歸屬要求,以及由曆史形成了的這種文化的向心性,成為大陸與台灣最強大的精神凝聚力。

(蕭河文)

——————


首 頁 台聯簡介 會務動態 友好往來 鄉音在線 各地訊息 島內話題 台胞留言

您的位置:首頁-中華文化之旅-兩岸同根-詳細頁麵

“台語”的根在祖國大陸

“台語”在台灣是指與“國語”不同的一種地方方言,其實就是閩南話,即福建南部的方言。

台灣人口中的大部分祖籍是閩南,早年祖先們從閩南移居到台灣,自然把所講的方言也帶到台灣,這就是為什麽台灣大部分人講閩南話的原因。

現在台灣大約有1400萬人講閩南話,也就是講“台語”。現時七十歲左右的老人,在他們年少時,稱自己講的方言不是“台語”而是“閩南話”(man nan wei) 或“河洛話”(hou lou wei)。“閩南話”稱謂的出處是因為來自閩南。“河洛話”稱謂究其根源是因為西晉南北朝時期大批中原人向遙遠的南方遷移,故閩南人大多數來自中原河南東南部,黃河與洛水流域,稱為河洛人,他們講的方言就是河洛話。如今在河南的東南地區依然有講河洛話即閩南話的人。

台灣有很多方言,主要有:閩南話、客家話和少數民族的方言等,因此僅將閩南話作為“台語”,不甚全麵。同時,否認“台語”與閩南話,與中原河洛話的源流聯係,也是不正確的。

版權信息
©Copyright By All China Taiwanese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010)58120011 電子信箱*:wxb@tailian.org.cn
會址:北京市東城區朝內大街甲188號

——————

您的位置:首頁-中華文化之旅-兩岸同根-詳細頁麵

“台語”的根在祖國大陸





“台語”在台灣是指與“國語”不同的一種地方方言,其實就是閩南話,即福建南部的方言。

台灣人口中的大部分祖籍是閩南,早年祖先們從閩南移居到台灣,自然把所講的方言也帶到台灣,這就是為什麽台灣大部分人講閩南話的原因。

現在台灣大約有1400萬人講閩南話,也就是講“台語”。現時七十歲左右的老人,在他們年少時,稱自己講的方言不是“台語”而是“閩南話”(man nan wei) 或“河洛話”(hou lou wei)。“閩南話”稱謂的出處是因為來自閩南。“河洛話”稱謂究其根源是因為西晉南北朝時期大批中原人向遙遠的南方遷移,故閩南人大多數來自中原河南東南部,黃河與洛水流域,稱為河洛人,他們講的方言就是河洛話。如今在河南的東南地區依然有講河洛話即閩南話的人。

台灣有很多方言,主要有:閩南話、客家話和少數民族的方言等,因此僅將閩南話作為“台語”,不甚全麵。同時,否認“台語”與閩南話,與中原河洛話的源流聯係,也是不正確的。

——————

省政協召開河洛文化研究


聯係我們
主辦者:
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
河南社會科學院信息中心
電話:0371-3948154
信箱:hnass@126.com
網址:Hlwh.chinasite.com
地址:鄭州市文化路50號

全國政協副主席羅豪才同誌在鄭州河洛文化研究座談會上的講話



  這次我們全國政協河洛文化研究考察學習小組來河南,第一站是安陽,之後到了焦作、新鄉、開封,昨天回到鄭州。在此之前,去年參加客屬同鄉會之後到過洛陽,再早一點,三年前我到過開封。給我的感覺,河南這個地方文化淵源確實非常久遠,博大精深,到處都沉積了非常厚重的文化底蘊。這次我們走了的幾個城市,隻是走馬觀花,很多地方都還沒有去,需要學習考察的地方比我們去過的地方多得多。尤其是昨天和今天,聽了一些專家的發、專家的講話,給我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河洛文化確實是我們中華文化重要的一個淵源、核心,最早的一個淵源,博大精深。這是我第一個感覺。

第二個感覺,河南的同誌研究河洛文化、中原文化,力量是比較強的。洛陽、開封、鄭州,從高等院校來講,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還有其他一些研究機構,社科院,這些機構都有一批力量,在從事河洛文化研究,在從事中原文化研究。而且我看得出來,這些同誌對河洛文化、對中原文化有一種深厚感情,非常熱愛這項事業,這是非常寶貴的;非常珍惜我們自己民族的文化,這種精神可嘉。

第三點感覺,研究成果還是比較豐富的,盡管開封的幾個同誌說,重大成果還不多,從我的感覺講,成績還是比較突出的。在討論過程當中,也給我很多啟示。為什麽要研究河洛文化、中原文化?各人的角度、視野可能不同,看法可能不太一樣。我可以從這個角度講,研究河洛文化的重要意義是什麽,我也可以從另外角度去講,研究河洛文化的意義是什麽。今天會上幾個同誌談的幾點,我是非常讚成的。一點是為了傳承中華文化,為了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為了適應中國和平崛起,適應這樣一種形勢發展的需要,怎麽來振興、怎麽來豐富、來發展中華文化,這一點是共同的。還有一點,就是河洛文化是維係兩岸關係的精神紐帶,是做好對台工作一個很重要的方麵,或者說是基礎工作,是堅持兩岸統一的基礎,所以,怎麽做好這個工作,我覺得是文化係統的一個很重要的渠道。過去你們作了不少這方的工作,包括和台聯、台盟合作,開展了一些活動,成果都是積極的,都很有意義,我們現在就是要進一步總結,怎麽進一步做好這個工作。我遇到幾個台灣朋友,我問他是什麽地方人,他說我是河洛人;講什麽話, 講河洛話。開始的時候,河洛話是什麽話,河洛在什麽地方,我也不是很清楚。我是閩南人,講閩南話。我給他們講,你講的閩南話跟我講的有什麽大的差別?他們就講,河洛話怎麽變成閩南話,怎變成台灣話。這裏有個發展過程。這些都是維係兩岸關係的重要方麵。再有,作好廣大僑胞的工作,滿足廣大華僑、華人尋根認祖這方麵的需要。這些年不斷興起尋根熱潮,我們怎麽樣來滿足他們?我想,首先要加以研究。如果我們自己不研究,尤其是搞僑務工作,這方麵不研究,怎麽在華僑、華人當中弘揚中華文化,弘揚民族文化?那是很難的。因此,首先要學習,要研究。這是我這次的感觸,回北京後我想給中國僑聯建個議,他們正在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南省一些地方就是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行民族文化教育的基地。怎麽樣重視這個基地的作用,是我們作僑務工作的同誌應該共同研究的一個問題。研究、學習河洛文化、中原文化意義還很多,可以從不同方麵進行總結,包括對青少年的教育,如道德教育等等,可以多方麵進行總結。

另一個感覺,研究力量雖然是比較雄厚,但是需要整合。這個整合,我的理解,並不是說要把大家都組織在一起,去研究一個相同的問題,當然,對象是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這是沒問題的。但就研究領域的一些問題來說,資源不要浪費,今後可以采取一些辦法、步驟來協調,使這個資源能夠不重複研究。現在,社會科學,包括我搞的法學,重複研究現象是比較厲害的,浪費資源。我們就是要避免浪費資源,整合起來,這是應該作的一項工作,尤其是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根據河洛文化本身、中原文化本身的需要,重點研究什麽課題,可以協調。對於這些問題的研究,尤其是在學術問題上,還得提倡雙百方針,觀點、看法,等等問題,鼓勵大家去鳴放。我想,我們也不應該要求大家同一個看法,同一個觀點,那也做不到。這本身都是學術性問題,很多是對事物發展過程的看法,從不同角度看,肯定會有這樣或那樣不同的看法。所以,要貫徹雙百方針。我也很讚同在研究過程中,要從實際出發,要以事實為根據,以史料為根據進行分析論斷。昨天,朱教授說要從實際出發,講科學性,我很讚成。在研究過程當中,我覺得還要交流,並不是各搞各的,很重要的一些問題需要進行探,進行交流。要搞一點座談、交流。象今天,會上是有許多不同觀點,但有一個非常好的氣氛,大家在交流。你談你的看法,我也談我的看法,這當中不同的觀點可能就出台了。在這個過程中,大家的表現是很可取的,就是相互學習,相互尊重。尊重別人勞動的成果,尊重別人的研究成果。相互交流,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我剛才講的幾點,都是從學術研究的角度講的,從對外來講,比方說從對台工作角度來講,對海外華人青少年的教育來講,最好是有更多的交流與合作,口徑能夠比較一致一些,當然,完全一致也不大可能,有些看法盡量能夠取得共識。我們經常講,在海外有數以千萬計的僑胞,三千萬,五千萬。這五千萬當中,年輕一代,包括我的家族,大部分都在國外,有許多年青人根本就不懂得中華文化。這樣一代代下去,盡管表麵看上去還是華人,但是有的連一句中國話也不會說,不要說普通話了,連家鄉話也不會說。我們經常講,海外的僑胞是重要的資源,要發揮這方麵的作用。我想,很重要的一條,文化教育要跟上去。要使他們知道,自己的根就是在中國,在中原,在河南。這方麵,要總結經驗:怎麽樣在海外華人、華僑當中宣傳文化這個“根”。大家知道,“根”非常重要。現在,為了“根”的問題進行一些研究。過去強調落葉歸根,都要回到祖居國,現在強調落地生根。中華文化在海外也要傳播,因為這些人要世世代代在國外生存下去,因此,這些人應該有一些中國文化的知識和精神。另外,還要擴大影響,對其他民族,其他文化,通過僑胞進行交流、傳播。這點非常重要。所以,從長遠來講,搞文化教育,某種意義上講,比經濟建設重要性還更突出一些。昨天,有一個教授講,不讚成“文化搭台,經濟唱戲”,他不同意這個提法。我理解他的意思是講,文化有它獨立的意義,有它自己獨特的含義,不應該隻是服從經濟。其中一個意義,就是在世界文化交流當中,我們中華文化怎麽樣自立於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得到弘揚。所以,無論從對台來講,無論從對僑來講,無論從弘揚中華文化來講,以及同世界文化的交流來講,在交流過程當中,我們當然要學習別的文化,但同時也要發展我們的文化,要弘揚中華文化。所以,中國和平崛起,不僅僅是一個外交的路線、方針、政策問題,也不僅僅是經濟,其中包括文化。中國的崛起,在文化方麵也應該崛起,而且應該在世界上發揮一定的作用。

歸根到底,研究河洛文化,研究中原文化,我們視野要放得大一些,放得寬一些,遠一些,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我們的工作。從全國政協角度來講,從我們在北京工作的有關部門的角度來講,我們有義務支持河南的同誌搞好河洛文化的研究,有責任共同推動河洛文化的學習、研究和傳播。為了支持河南的同誌搞好河洛文化研究、介紹和傳播,我們今後要多考慮一些支持的手段,其中包括爭取一點經費,拿過來跟河南的同誌一起研究,擴大對外宣傳、對外影響。今後我們可以共同合作。我相信,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省政協的領導下,我們的河洛文化研究,中原文化的研究,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果,一定會在對中華文化的振興、對兩岸關係的發展、對祖國的統一,對凝聚僑心,凝聚民族精神等方麵,作出更大的貢獻。

(據記錄整理)

——————

若您來自中國大陸,並能順利瀏覽維基百科,請登入後至狀況回報。(注意:若未註冊或登入,您的IP地址會被顯露。)



台灣話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本文講述的是閩南語中的台灣話。關於台灣腔的國語,詳見“台灣國語”。其他廣義的定義,請參見台語。
台灣話
Tâi-uân-uē
通行區: 台灣
區域: 東亞
總使用人數: 1500萬
排名: ?
譜係學分類: 漢藏語係
漢語
閩語
閩南語
台灣話
官方地位
作為官方語言的國家: 無
管理機構: 無;中華民國教育部及民間組織扮演重要角色
語言代碼
ISO 639-1: zh
ISO 639-2: chi (B) zho (T)
ISO 639-3: nan
注意:本頁包含 Unicode 的 國際音標
台灣話(台羅:Tâi-uân-uē,白話字:Tâi-oân-oē,或稱台語、鶴佬話)蓋指台灣使用的閩南語,與同屬閩南語的廈門話十分親近,能夠通話。由於政治、學術、曆史等因素,台灣話亦有諸多別名,參見#名稱。

台灣自明末即以鶴佬人(閩南人)占多數,使得鶴佬話在台灣曾長期成為共享語,並逐漸演化出別於原鄉的特色而得“台灣話”之名。雖然日治及中華民國接收後,日語與標準漢語(國語或普通話)取代其公用語地位,但迄今仍為台灣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之一。

目錄 [隱藏]
1 名稱
2 曆史
2.1 閩南語形成
2.2 閩語渡台
2.3 台灣話形成與廈門話
2.4 近代
3 語音
3.1 元音
3.2 子音
3.3 聲調
3.4 連續變調
4 表記係統
5 台灣話與廈門話
5.1 形成差異
5.2 詞匯差異
5.3 標準語問題
6 鶴佬話和台灣原住民文化以及外來文化的交融
6.1 受平埔族語言影響者
6.2 受馬來語影響者
6.3 受日本語影響者
6.3.1 受日本外來語影響者
7 參見
8 外部鏈接
8.1 在線字典
8.2 相關文獻
8.3 其它資源
9 參考資料



[編輯] 名稱
台灣話主要有下列幾個名稱:

台灣話:台灣社會的傳統習稱;但有人也認為“台灣話”應該指廣義的台灣話,即亦包括台灣客家話及原住民語言、外省語言等。參見台語條目。
台灣語:日語對於台灣話的稱呼,常見於日本統治時期文獻。
hok-lo話(客語發音):客家人早期稱閩南人為“hok-lo 人”,而閩南語即為“hok-lo 話”。
福佬話:部分學者對“hok-lo 話”的本字考證,認為“hok-lo”本字為“福佬”。不過這種考證結果是否準確,有一定的爭議。詳見鶴佬條目。
鶴佬話:部分台灣學者所提出,將“Hō-ló”純粹以字精確記音而打造出來的新詞匯,此詞有專指台灣閩南語的傾向。1
河洛話:“河洛”為“Hō-ló”的音譯之一,有學者認為這與台灣話來自古代中原河洛地區相關。
台灣閩南語:由部分學者所提出[1],爭議較少。

[編輯] 曆史

[編輯] 閩南語形成
參見閩南語#曆史

[編輯] 閩語渡台

1625年荷治時期台灣地圖明朝末年政治紊亂,陸續有閩粵籍移民渡海抵台。最初進行集體移民與農業開墾者,首推顏思齊與鄭芝龍。顏思齊於1622年,率領部下占據笨港(今雲林縣北港鎮),進而開拓諸羅山(今嘉義市)。顏氏死後,霸權由鄭芝龍承之,遂橫行於台灣海峽。1628年,接受明朝招撫。[2]

崇禎年間,福建地區連年饑荒,鄭芝龍建議福建巡撫熊文燦,招民數萬人並給予三金一牛(一人銀三兩、三人牛一頭),吸引至台灣開墾。[3]雖然不少人在經濟改善後即返回家鄉,但亦有一部分落地生根、與台灣原住民(多數為平埔族)通商、甚至通婚,並將閩南語一並傳播至台灣,成為台灣話形成的濫觴。


[編輯] 台灣話形成與廈門話
1624年及1626年,荷蘭、西班牙先後占領大員(今台南市安平區)及雞籠(今基隆市)。在荷蘭人統治台灣的40年中,曾召募更多泉、漳甚至客籍漢人開墾台灣。在長期與平埔族雜處與荷蘭人的統治下,隨移民來台的閩南語亦開始出現別於原鄉的變化。例如台灣話至今仍稱混凝土為“紅毛土”(âng-mn̂g-thô·)、豌豆稱“荷蘭豆”(hô-lân-tāu)、火柴為“番仔火”(hoan-á-hóe)等,都是當年所留下的痕跡。

明末鄭成功抗清失敗後,1661年率大軍攻占台灣、驅除荷人,建立鄭氏王朝。鄭家出身泉州,鄭氏王朝之文教製度的定立者陳永華,也是泉州人,而其所帶來的軍民也大多數是泉州人。因此,此時在台灣的閩南語以泉州音為優勢。[來源請求]

1683年,施琅攻台,明鄭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統治台灣。翌年,清廷為防遺民造反,頒布渡台禁令,以嚴格條件限製人民渡台。其中以粵籍禁渡,造成客家人比較晚來台灣,而埋下閩南語成為台灣優勢語言的遠因。雍正、乾隆之世,禁令漸鬆。1862年因牡丹社事件,欽差大臣沈葆禎來台辦理防務,遂以“開山撫番”為名招徠墾野,因而解除了長達百年以上的渡台禁令。

在清廷統治台灣的200餘年間,閩人來台人數激增,其中又以漳、泉兩地最多,閩南語亦隨移民傳播至台灣各地。雖然泉漳械鬥,但日後由於交通發達、漳泉居民混居,使得漳泉兩腔開始混淆。除了宜蘭、鹿港等少數地區保存較純正的口音以外,台灣各地多通用一種“不漳不泉”,或“亦漳亦泉”的新閩南語。語言學家洪惟仁等學者稱之漳泉濫,即漳泉混合之意。[4]


台日大辭典以廈門腔為準、假名標音值得一提的是,1842年廈門成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逐漸成為閩南地區對外的門戶。由於廈門位於泉州、漳州間,使得此時期形成的廈門話也是一種“半漳半泉”的閩南語,亦取代泉州話成為閩南語優勢腔。[5]由於台灣話內部漳泉混合程度不一,曾長期將廈門話奉為標準而編纂辭書至日治時代,但兩語仍有細微的不同。


[編輯] 近代
甲午戰爭後,1895年戰敗的大清帝國將台灣割讓予日本而與閩南原鄉斷絕往來。在日本占領期間,教育方麵推行日本語為國語的政策,日本語在政治上占盡優勢,亦取代台灣話成為族際公用語。然而,台灣話亦自日語大量吸收新詞匯,例如廁所稱“便所”(piān-só·)、麵積單位“坪”(pêⁿ)等,甚至直接借用日語音如瓦斯“ガス”、摩托車“オートバイ”等,使得與原鄉語言更有區別。

日治末期皇民化運動推行“國語家庭”,造成台灣都市一片日語聲。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才又複興。但台灣話已受到嚴重傷害,最明顯的是文讀係統衰落,退居成為純粹的生活語言。[6]此後,一般人已難以台灣話讀出詩詞或古文。

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兩岸曾一度恢複交流,然因國共內戰後又隨即進入分治局麵。國民黨政府戰敗時,帶著大批軍隊與難民撤退台灣,使得台灣人口由600萬劇增至800萬,為台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動。日後嚴厲推行國語(普通話),使得台灣話等方言在公共場合禁止使用等政策,使得台灣話開始走下坡,但也有不少詞匯流入台灣話中,甚至彼此影響而形成台灣國語。直至近十年本土意識抬頭,才有比較多學者投入研究。


[編輯] 語音
注意:本條目含有Unicode的國際音標字符。如果你的電腦不支持,有關字符會顯示錯誤成空格、問號或者方格等。參看Wikipedia:國際音標字符。台灣話與其他漢語係語言同為聲調語言,聲調在語句中有辨義作用,亦有不少複繁的變調規則。

台灣話繼承閩南語文(文讀)、白(白話)異讀的音韻體係,亦即同一漢字常有文白發音不同的情形[7]。白話音是日常生活語言的發音;文讀音則是閱讀漢語古文經典時的讀音。目前在生活詞匯使用上,文白交疊的情形所在多有,但不致造成溝通的困難。

對中國北方人而言,閩南語係的音韻與北方話相距極大,基礎對話更是全然無法理解,在清代時期常需以筆談方得以溝通。例如清康熙順天大興人(今北京市)黃叔璥曾任巡台禦史,其著作《台海使槎錄》中,對台南一地居民語言記載以下有趣記述:

“ 郡中鴃舌鳥語,全不可曉。如:劉呼澇、陳呼澹、莊呼曾、張呼丟。餘與吳待禦兩姓,吳呼作襖,黃則無音,厄影切,更為難省。 „

黃叔璥以官話的觀點評論台灣話,並嚐試以官話擬音。其中,甚至有“無音”(黃, 白話音讀n̂g)者,正可反映台灣話與官話之懸殊,讓黃叔璥感覺有如“鴃舌鳥語”(鴃,即伯勞鳥,此成語喻語言之難懂)。


[編輯] 元音
台灣語在絕大多數的地區使用6個元音,僅有部分泉州腔較濃厚的地區保留泉州特有元音。在文字方麵,白話字(a、e、i、o、o·、u)與台灣語假名(ア、エ、イ、ヲ、オ、ウ)的設計,亦反映6個元音的情況。

然而,蚵(白話字:o;假名:ヲ)在台灣話中有兩種讀法:分別是以台灣北部為主的[o]及以台南為首的[ə]。但後者應該如何標記,在學者之間亦有爭論。有人認為是[ə](中央元音),有人認為是[ɤ]([o]的展唇音,和國語的ㄜ相同)。[8]中華民國教育部的台羅拚音采用[ə]的說法。

台灣話元音 IPA 白話字 方音符號 國語注音1 例字
a a ㄚ ㄚ 阿
e e ㆤ ㄝ 矮
i i ㄧ ㄧ 伊
o / ə o ㄛ ㄛ / ㄜ 蚵
ɔ o· ㆦ2 烏
u u ㄨ ㄨ 汙

注音符號隻是近似音,實際發音並不相同。尤其國語ㄜ、ㄛ容易混淆,它們對應到台灣話同一個,是不同腔調對o的發音。
方音符號的o·,寫法類似國語的ㄛ,但第二筆寫法是缺右上角的菱型。

[編輯] 子音
鶴佬話的子音(聲母),以白話字(POJ)的拚寫係統為例,包括零聲母與以下音素:

塞音及塞擦音 鼻音 擦音 邊音
清音 濁音
不送氣 送氣
唇音 p
/p/ 邊 ph
/pʰ/ 頗 b
/b/ 文 m
/m/ 毛
舌音 t
/t/ 地 th
/tʰ/ 他 n
/n/ 耐 l
/l/ 柳
齒音 ch
/ts/ 曾 chh
/tsʰ/ 出 j
/dz/ 入 s
/s/ 時
牙音 k
/k/ 求 kh
/kʰ/ 去 g
/g/ 語 ng
/ŋ/ 雅
喉音 h
/h/ 喜


[編輯] 聲調
傳統聲調名稱,分平、上、去、入四聲,四聲又各分陰、陽,共八個聲調,清音為陰調,濁音為陽調。而標準漢語(國語或普通話)已經濁音清化了,進而入聲調消失且並入其它三聲。今閩南語泉州話完整地保留了傳統的八聲;惟鶴佬話、廈門話、漳州話、同安話隻保留了七個聲調,即第6聲混入第7聲(傳統聲韻學的說法是“陽上變去”,即上聲已不分陰、陽),因此基本上鶴佬話隻有七個聲調。

鶴佬話聲調表(以白話音為例) 聲調 漢音 聲高 送氣 調性描述 調號標注 舉例(拚音)
1 陰平(清音) 高聲 長 語調上揚聲高,屬高平音   獅 (sai)
2 陰上(清音) 降聲 長 語調重短氣下,屬高降音 /  虎 (hó·)
3 陰去(清音) 低聲 長 語調低下氣收,屬下突音 \\  豹 (pà)
4 陰入(清音) 促聲 短 語調平出氣穩,屬低促音 -h, -t, -k, -p 鱉 (pih),鴨 (ah)
5 陽平(濁音) 回聲 長 語調低粘回升,屬回旋音 ^  熊 (hîm),牛 (gû)
6 (屬於音韻學上的陽上(濁音,屬回升音),今已混入第7聲) ——
7 陽去(濁音) 中聲 長 語調中轉基平,屬基調音 —  象 (chhiūⁿ)
8 陽入(濁音) 入聲 短 語調促短急切,屬高促音 │ 鹿 (lo̍k)


[編輯] 連續變調
鶴佬話的連續變調很普遍。一般連續變調遵循規律性,但也有一些特殊現象。

本調第5聲調值24,變後第7聲調值22。

本調第7聲調值22,變後第3聲調值21。

本調第3聲調值21,變後第2聲調值53。

本調第2聲調值53,變後第1聲調值44。

本調第1聲調值44,變後第7聲調值22。

本調第8聲調值4,入聲尾帶“-p/-t/-k”的,變後第4聲調。

本調第4聲調值32,入聲尾帶“-p/-t/-k”的,變後第8聲調。

本調第8聲調值4,喉塞音韻尾帶“-h”的,變後除阻,成第3聲。

本調第4聲調值32,喉塞音韻尾帶“-h”的,變後除阻,成第2聲。


[編輯] 表記係統
台灣話有數種相異表記係統:

漢字
羅馬字
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拚音方案: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告的方案,前身是台灣語言音標(TLPA)。
白話字(Pe̍h-ōe-jī):簡稱POJ,又稱為教會羅馬字、台語羅馬字。
台語方音符號:注音符號ㄅㄆㄇ式。
台語通用拚音
台語現代文:Modern Literal Taiwanese by Taiwanese Modern Spelling System,簡稱MLT/TMSS。
普實台文:Phofsit Daibuun,簡稱PSDB。
漢羅混用:漢字與上述羅馬字方案之一混用。
台灣語假名:日本假名式,日本統治時期使用。

[編輯] 台灣話與廈門話

[編輯] 形成差異
一般而言,在所有的閩南語當中,台灣閩南語與廈門話在發音上最為接近[9],同時兩者也有一些差異。一些學者指出,這兩種方言在方言形成的角度來說至少有以下四種不同:

台灣各大城市的居民並非直接由漳州和泉州搬過來的;而廈門的居民則大多直接遷自漳州和泉州。
早在17世紀明末清初的時候,大批的移民就已經移居台灣,因此台南建府的時間相當早;而廈門市的急速興起,則是19世紀五口通商以後的事。
台灣由於交通、學校製度、電視、廣播事業發達,工商業、征兵、就業、就學所帶來人口的流動量和交流量遠超過福建,以致於台灣閩南語的內部差異微小,互相通話毫無阻礙。廈門話雖然素有“閩南話的標準話”之威信,範圍卻隻限於廈門市和它的近郊,不論是人口或地域,都不如內部差異微小的台灣閩南語。
廈門的住民和泉州、漳州之間的來往從來沒有斷絕過;而台灣跟中國大陸居民的往來,曾有清代的海禁、日本的統治、國共的對立等,彼此影響的機會比較小(鄭良偉 1987)。

[編輯] 詞匯差異
而曆來對於台灣閩南語與廈門話語言本身的比較研究,學者們一致的結論是:雖然台灣閩南語與廈門話都是由漳州話和泉州話混合而成,但二者混雜的方式不太一樣。其中在語音及語法上的差異很小,尤其台灣閩南語中的台北話跟廈門話在語音上最為接近。台灣閩南語和廈門話最主要的差異是在詞匯方麵,約有10﹪的不同(王育德 2002;鄭良偉 1987;周長楫 1996;張振興 1997;梁淑慧 2004)。這些詞匯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兩地因受本身自然或文化環境的影響而產生的特有詞匯。如:鶴佬話的大甲藺、在來米、九孔、花枝、唐山……等。
對於同一個事物或概念的用詞有異。如:“黑板”在台灣閩南語是“烏枋(o•-pang)”,廈門話是“烏牌(o•-pâi)”。“鈔票”在台灣閩南語是“銀票(gîn/gûn-piò)”,廈門話是“紙字(chóa-lī)”……等。
有些詞語,詞義範圍的大小不同。如:“烏白(o•-pe̍h)”在台灣閩南語可指(a)黑和白。(b)胡亂。如:烏白講、烏白做。廈門話則無(b)義。又如“古意(kó•-ì)”在台灣閩南語意為“忠厚老實”;廈門話除此意之外,另有“古道熱腸”之意。
由於兩地的華語詞(普通話)不同而帶來的差異,表現在現代的、科技的詞匯上。如:鶴佬話的“電腦”,在廈門話裏也可以稱為“計算機”。台灣閩南語的“出租車”廈門話也常被稱為“出租汽車”……等。
台灣閩南語因曆史背景而特有的外語借詞,尤其是日語借詞為數眾多,是其他各地閩南語所沒有的。如﹕甲(土地麵積單位,荷蘭語)、放送(廣播,日語)、tha-tha-mih(榻榻米)、水道水(自來水,日語)……等。(詳見下一節的說明)

[編輯] 標準語問題
廈門自19世紀中葉成為通商口岸以後,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大陸閩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廈門話也逐漸成為閩南地區的優勢方言,取代了早期泉州話、漳州話的地位而被視為是閩南話的代表(周長楫 1996;張振興,1997)。而台灣在日治時期到40、50年代之間,也確實有把廈門話視為台灣閩南語的標準語並加以仿效的傾向(王育德 2002;鄭良偉,1987)。但這種觀念在現在已經消失,由台灣民間語言及媒體語言的自然使用、字典詞典及教科書的編輯等看來,所使用的都是台灣閩南語而不是廈門話(鄭良偉 1987)。


[編輯] 鶴佬話和台灣原住民文化以及外來文化的交融
如上一節所述,台灣的鶴佬話在三百多年的發展下,由於種種外來文化的影響(參見台灣曆史),原本由閩籍先民帶來的閩南語,也由於台灣原住民文化的影響、殖民政權種種語言的影響、以及與外界接觸的影響,而和福建本土產生了一些差距。不過,這些外來語並不一定通用於全部講鶴佬話的人口,有些隻流傳於特定族群和地區。以下是一些常見的例子:


[編輯] 受平埔族語言影響者
茫然不知實情 = a-se(阿西):源自南部平埔語 assey(不明白、不知)
發妻 = khan-chhiu(牽手):據稱源自平埔語,但此說尚未獲得學界全麵認可

[編輯] 受馬來語影響者
西穀米 = se-kok-bi:源自馬來語 sago
檳榔 = pin-nng:源自馬來語 pinang

[編輯] 受日本語影響者
海苔 = no-li:源自日本語“のり(苔)”
便當 = pian-tong:源自日本語“べんとう(弁當)”
阿給 = a-ge:源自日本語“あげどうふ(揚げ豆腐)”(炸豆腐)的別稱:“あげ”
黑輪(關東煮裏的魚漿製品)= ou-lian:源自日本語“おでん”
天婦羅(甜不辣)= thian-puh-la:源自日本語“てんぷら”(但是日本所謂的てんぷら指的是一種肉類或蔬菜裹麵粉油炸的食物,跟台灣的天婦羅不同,參見天婦羅)。而日本語又是借自葡萄牙語 tempero)
山葵 = wa-sa-bi:源自日本語“わさび(山葵)”
生魚片 = sa-si-mi:源自日本語“さしみ(刺身)”
黑鮪魚 = tho-lo:源自日本語“とろ”:鮪魚肚肉(特指富油脂的部分)(見注)
章魚 = tha-kho:源自日本語“たこ(章魚、鱆)”
(做事)幹脆 = a-sa-li:源自日本語“あっさり”(日語是指清爽,引申為做事不拖泥帶水)
司機 = un-chiang:司機的日本語為“うんてんしゅ(運転手)”,昵稱“運ちゃん(うんちゃん)”(這個詞在日語有輕蔑之意)(見注)
老先生 = o-ji-sang:源自日本語“おじさん”(日語中是晚輩對中年男子的敬稱)
老太太 = o-ba-sang:源自日本語“おばさん”(日語中是晚輩對中年女子的敬稱)(在台灣中南部更有“a-sang”的說法)
榻榻米 = tha-tha-mi:源自日本語“たたみ(畳)”
(銀行)戶頭 = kháu-chō:源自日本語“こうざ(口座)”(“口座”在台灣中南部較常使用,北部多用“戶頭”)
(房屋)裝潢 = si-a-ge:源自日本語“しあげ(仕上げ)”(見注)
出差 = chhut-tiuⁿ:源自日本語“しゅっちょう(出張)”(“出張”老一輩的台灣人會使用,年輕一輩多用“出差”)
(礦坑)支坑 = kha-ta:源自日本語“かた(方)”(“kha-tha(tha台語變音為ta)”一般隻用在台灣中北部的礦場,表示礦工在那一支坑)
心情(情緒,感覺)= ki-mo-chi:源自日本語“きもち(気持)”(見注)
(某某)先生 = sang:源自日本語“さん(様)”(見注)
父親 = to-sang:源自日本語“とうさん(父さん)”(見注)
母親 = ka-sang:源自日本語“かあさん(母さん)”(見注)
兄 = ni-sang:源自日本語“にいさん(兄さん)”(見注)
大哥 = ani-ki:源自日本語“あにき(兄貴)”
姐 = ne-sang:源自日本語“ねえさん(姉さん)”(見注)
住宿、休息 = khiu-khe:源自日本語“きゅうけい(休憩)”
胡蘿卜 = nin-jin:源自日本語“にんじん(人參)”(見注)
壽司 = su-si:源自日本語“すし”
注:此些用語另有其他說法。

[編輯] 受日本外來語影響者
打火機 = lai-ta:源自日本外來語的“ライター”,此外來語源自英語的 lighter
鮮奶油 = khu-li-mu:源自日本外來語的“クリーム”,此外來語源自英語的 cream
奶油 = 此外來語源自英語的 butter
蕃茄 = tho-ma-to:源自日本外來語的“トマト”,此外來語源自英語的 tomato
打工 = a-lu-bai-to:源自日本外來語的“アルバイト”,此外來語源自德語的 Arbeit(見注)
機車 = o-to-bai:源自日本外來語的“オートバイ”,此外來語源自英語的 auto bike(自動腳踏車)(見注)
卡車 = tho-la-ku:源自日本外來語的“トラック”,此外來語源自英語的 truck(見注)
螺絲起子 = lo-lai-ba:源自日本外來語的“ドライバー”,此外來語源自英語的 driver(screwdriver)
短路 = sio-to:源自日本外來語的“ショート”,此外來語源自英語的 short
混凝土 = khong-ku-li:源自日本外來語的“コンクリート”,此外來語源自英語的 concrete
麵包 = phang:源自日本外來語的“パン”,此外來語源自葡萄牙語的 pão
蕃茄醬 = khe-chhah-phu:源自日本外來語的“ケチャップ”,此外來語源自英語的 ketchup
肥皂 = sap-bun:源自葡萄牙語的“sabão”
瓷磚 = thai-lu:源自日本外來語的“タイル”,此外來語源自英語的 tile
輪胎 = 此外來語源自英語的 tyre
機車(腳踏車)手把或汽車方向盤 = han-to-lu:源自日本外來語的“ハンドル”,此外來語源自英語的 handle
收音機 = la-chio:源自日本外來語“ラジオ”,此外來語源自英語的 radio(見注)
發型設計 = set-to:源自日本外來語“セット”,此外來語源自英語的 set
襯衫 = sia-chu:源自日本外來語“シャツ”,此外來語源自英語的 shirt
胸罩 = bu-la-jia:源自日本外來語“ブラジャー”,此外來語源自英語(法語)的 brassiere(brassière)(見注)
領帶 = ne-ku-tai:源自日本外來語“ネクタイ”,此外來語源自英語 neck tie
水管 = ho-su:源自日本外來語“ホース”,此外來語源自英語(荷蘭語)的 hose(hoos)(見注)
瓦斯 = ga-su:源自日本外來語“ガス”,此外來語源自荷蘭語的 gas
網球 = the-ni-su:源自日本外來語“テニス”,此外來語源自英語的 tennis
水桶 = ka-ton:源自日本外來語“カトン”,此外來語源自英語的 carton
注:此些用語另有其他說法。

[編輯] 參見
台灣語言
閩南語
鶴佬人
白話字
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拚音方案
台語文

[編輯] 外部鏈接
維基百科有此種語言版本:
台灣話維基百科您可以在維基教科書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電子教程:
台語
[編輯] 在線字典
允言 Ún-giân ê 台文/華文線頂辭典
台語線頂字典
台語/華語線頂辭典:白話字Unicode接口

[編輯] 相關文獻
閩南語典藏:曆史語言與分布變遷數據庫
Ethnologue Report For Chinese Min-Nan
在線書籍:福爾摩沙的烙印:台灣閩南語概要

[編輯] 其它資源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係:台語羅馬字進修教學網站
台灣羅馬字協會官方網站
PSDB(普實台文)
MLT/MTSS(台語現代文)
KHDB(科學台文)
dmoz(開放目錄專案)上的台灣話
Travlang (language resources for travellers): Hō-ló-oē
白話字聖經
紅皮聖經(新約台語羅馬字原版)

[編輯] 參考資料
↑ 采用“台灣閩南語”(指相對於福建的“閩南語”)這個名稱的文獻,包括曹逄甫、蔡美慧(1995);董忠司(2001);侯俊榮(1901);以及臧汀生(1989)等。相關文獻上對於台灣話的其他稱呼還包括“台閩語”(曹逢甫 2000)、“福台語”(餘伯泉等 2003)。
↑ 台灣省資料館,史跡文物簡介,《http://www.tpg.gov.tw/c-life/tpaih/history/link2_10.htm 曆代之經螢--明代》
↑ 同上
↑ 洪惟仁,《台灣河佬語聲調研究》,1987年。
↑ 泉州旅遊信息網,泉州方言文化
↑ 洪惟仁,《台灣方言之旅》,前衛出版社,1991年:145頁。ISBN 957-9512-31-0。
↑ 據廈門大學周長楫教授指出三千七百五十八個漢字中文白異讀的字有40%左右。
↑ 董忠司。《福爾摩沙的烙印(上)》。台北:文建會,2001:55頁。
↑ 梁淑慧,《碩士論文》,2004年:第二章第二節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7%BA%E7%81%A3%E8%A9%B1&variant=zh-cn
4個分類: 有未列明來源語句的條目 | 使用國際音標字符的條目 | 台灣語言 | 閩語

這頁的最後修訂在 2007年8月5日 (星期日) 10:56。 本站的全部文本內容在GNU自由文檔許可證之條款下提供(詳情)。
Wikipedia®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注冊商標;維基™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
維基媒體基金會是在美國佛羅裏達州登記的501(c)(3)免稅、非營利、慈善機構。
隱私政策 關於維基百科 免責聲明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